第1725章 借可樂發揮

字數:7689   加入書籤

A+A-




    據說裏固施科夫還在主城區的兵工廠加夜班,他急匆匆趕來也需要些時間。

    楊明誌不介意繼續等一會兒,現在,他覺得自己正麵對著的“普裏皮亞季武器設計局”的一票新老同誌,需要一些手段重新樹立起自己的權威,再用一些手段鼓舞士氣。

    他決定立刻給予同誌們一些物質上的支援,所謂的支援品,就來自自己千裏迢迢帶來的那些購自莫斯科的寶貴物資。

    他先是詢問了一下那位二十歲出頭的多布洛夫:“同誌,你和其他同誌,平日裏都吃什麽?”

    “是麵包。昨天我們吃了一些麵包,又輔以一些馬鈴薯。”

    楊明誌點點頭:“麵包是寶貴的,麵包的分量又是如何?”

    “是四百克,局長同誌。”

    “四百克?這是一頓飯的量?”

    “是一整天的。”

    “糧食有些少啊,你們都是這樣嗎?”楊明誌抬起頭,麵對著眾人的眼神,他明白了一切。

    從事武器方麵的科研可是非常消耗能量的,要使得聰明的大腦高效運作,工作者的糧食需求量不比一線士兵差。而從社會與軍事的貢獻角度對比,後方的科研工作者真是太重要。

    看看他們再聯想起剛才的大餐,一種負罪感油然而生。

    不行,我個人大魚大肉,我的部下每天吃的麵包甚至不到一斤,這是錯誤的!

    楊明誌定了定神,他基本估計出了,科學院對科研工作者的糧食配給狀況。很顯然,配給糧的發放量與工作者的等級是正比的,像是今天才認識的多布洛夫,這個年輕人初來乍到是十足的新人,配給的量定是一個底線。

    如今,對這些工作者談工資收入,其意義已經不大。糧食的配給量,簡直就是衡量一個工作者貢獻的唯一標準。

    或許在這裏,一切恍若回到1920年列寧主政的時期,一切回到了“戰時共產主義”的狀態。

    隻是這種極端的狀態隻適合極端的時局,待戰爭結束,盧布已然是衡量工作者貢獻的標杆。

    “看來,同誌們每天都可能餓肚子啊!這是不對的,是必須要被改變的。同誌們,我們在沼澤地,雖然一直麵臨著敵人圍剿的風險,我們何時麵臨過糧食危機?尤其是我們的武器設計局,麵包的供應量的確有限,馬鈴薯可是近乎無限的。”楊明誌隨手指指:“你們幾個老人,每每工作到淩晨,都能再吃幾個馬鈴薯。我估計,若是我命令你們加班,隻怕一個個都能餓昏。”

    楊明誌的話說出了大家的新生,畢竟老人們抵達新西伯利亞有一周的,這一周時間,他們都覺得,雖然住宿條件得到巨大改觀,夥食方麵與沼澤地相比不但沒有改觀,量還降低了。

    他們按捺不住心裏的煩躁,這便紛紛說出自己的訴求。

    到了現在,楊明誌也才終於弄清楚,科學院的糧食配給之底線:最基層的工作者,每天麵包四百克,馬鈴薯五百克,酸菜一百克,輔食不定期供應。

    “真是太糟糕了!難道偉大的聯盟居然成了這個樣子,連一天一公斤的糧食都不能保證了麽?!”

    多布洛夫覺得自己的新領導很值得交談,聽其抱怨,他也壯著膽子說:“局長同誌,我們的確希望吃到更多的糧食。聯盟現在的確困難,作為蘇聯公民我們會忍耐饑餓。也許……也許等麥子收獲了,科學院的夥食狀況能得到改善。”

    “苦行僧式的生活我不喜歡,你們也不該做苦行僧。”楊明誌聳聳肩,看著此人微藍的雙眼:“麥收了,糧食狀況能得到緩解?這是錯的!想要更高的糧食配給?我們必須拿出成績。這樣我會向上級申請,以提高我們的待遇。不過,我已經來了,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我能改善大家的生活。”

    那些購進的糧食全是裝在木箱裏,箱子被釘子釘得非常嚴實,不知內情者如何知道裏麵全是糧食?

    科學院的內衛部隊幫著卡車司機,把將軍帶來的所有行李,一股腦的裝卸進科學院的小倉庫內。那是一些五花八門的東西,也全都是將軍規模龐大的私人物品。

    波波夫以敏銳的嗅覺,聞到了土豆的氣味,但他沒有聲張。他已經打完了電話,正欲急匆匆趕回來向將軍匯報,不曾想,聽到了將軍對全體人員的重要指示。

    “我從莫斯科買了一些糧食,還有其他一些寶貝,例如伏特加。把那些平坦到每個人,增加的口糧並不多,若僅僅是以改善生活的角度來看,未來的兩周,大家都是能吃上夜宵了。”

    此言一出,楊明誌覺得自己恍若麵對著一群餓犬,大家竭盡所能保持淡定,臉上清一色欣喜表情。

    “哈哈?諸位很高興?當然!你們當然高興,一切還和在沼澤地一樣,我別列科夫吃肉,你們所有人跟著我吃肉。我們的武器設計局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所有人都是設計局的一份子。我比你們都年長一些,我一直不喜歡一些軍隊的軍官,因軍職高,麵對基層士兵一副趾高氣昂的模樣。我是你們的局長,也是你們的兄長。先在,我這個兄長應該立刻給予你們一些禮物。”

    所謂的禮物就是伏特加,楊明誌始終堅信著,烈酒之於毛子,就如蜂蜜之於棕熊。的確,得到了喝酒的承諾,整個大辦公室沸騰了!

    急於匯報的波波夫馬上湊過來:“將軍,我親自指揮那些士兵搬您的行李。我聽到了一些玻璃瓶的碰撞聲,難道那些都是酒!它們……真是很多。”

    “當然!我可是搞了許多酒,就是為了現在準備的。也不僅僅是酒,還有一些珍貴且特殊的飲料。”

    “是格瓦斯?!”波波夫驚訝的問。

    “不。是一種比格瓦斯更為甜膩的,待會兒你就知曉了。既然你已經來了,走,你帶我去倉庫看看。”

    “好吧。在這之前,我還要向您匯報。裏固施科夫同誌已經獲悉了您的命令,他暫停了手頭的工作,正抓緊時間向這裏趕路,大概半個小時後他就到了。”

    楊明誌點點頭:“好的。我們先解決酒的問題。”

    ……

    武器設計局所在的區域,一幢獨立的木刻楞作為了設計局的專門倉庫。它的內部是溫暖的,先有的所有貨物亦是碼放的很整齊。

    那些木箱都是自己的私人物件,遂在木箱上,楊明誌早就做了些許自己認得懂的符號——其實就是漢字。

    哪個箱子裝的全是土豆,哪些又都是酒,他門兒清。

    楊明誌以撬棍撬開一箱,其中皆是整齊碼放的玻璃瓶,瓶中透明的液體是什麽,不言而喻。

    “將軍!這裏麵真的都是酒?!”激動中,波波夫幹脆稱呼楊明誌為將軍。

    “嗬嗬,看來你您非常興奮?不錯!都是酒。還有一個箱子,裏麵裝著更為神奇的飲料。”

    畢竟已經是晚上,讓大家喝太多酒著實不好。楊明誌亦是擔心,若把一箱子伏特加全拎到大辦公室,隻怕這群骨子裏就好酒量的毛子,兩三個小時,就能造就一堆空酒瓶。

    他就給波波夫三瓶:“這次我帶來的酒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斯大林同誌說了,每人一天最多喝一百毫升,至於咱們的同誌,今晚喝一口解解饞就行了。”

    “*****波夫點點頭:“他們還有許多資料要整理,適當的酒令人精神抖擻,喝的多了就非常糟糕。”

    “嗯,接下來看看這個……”

    一個特別的木箱又被打開,其中裝著的不是別的,都是些原裝進口的美國可口可樂。這裏麵已經有幾個喝過的空瓶子,剩下的量還有很多呢。

    楊明誌估摸著,初次見到這種飲料的人們,很可能會因為液體是棕褐色的而有本能的恐懼,但若知曉其是何等的甜蜜,欲罷不能的簡直就是必然的。

    他就拎起一瓶可樂,以及專用的啟瓶器。

    “走吧,波波夫同誌,給兄弟們看看眼。”

    一切不出所料,伏特加的出現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還有一些眼神尖銳者,震驚的看到了酒瓶的標簽,這些居然是內務部特供。

    因議論紛紛,整個辦公室熱熱鬧鬧的。

    “夠了,全體肅靜!”

    一聲大聲的訓示,房間安靜下來。

    “很好,你們去取自己的水杯,我們共進一杯酒,以慶祝咱們的武器設計局新的開始。”

    其實普裏皮亞季武器設計局早就重新開張了,實際上,僅僅是依靠那些帶回來的各類技術圖紙,設計局吃老本就能吃上很久。尤其是其中的火箭炮相關圖紙,出自於設計局的原始圖紙在科學院內的印刷室緊急複印,裏固施科夫已經拿著大量的複製圖紙,在其負責的工廠內製造火箭炮了。

    包括波波夫,所有人迅速拿來酒杯,等候著局長的獎勵。

    楊明誌還不著急與眾人分享究竟,他做了一出人意料的舉動,當眾展示其一個裝滿黑色不明液體的特殊玻璃瓶。

    “同誌們,你們可識得此物?”

    在平靜了十多秒後,終於有一人通過玻璃瓶上的銘文,讀出了COKACOLA的發音。

    “哦?你知道這種飲料?”楊明誌驚訝的問。

    “不,局長同誌,我不知道。或許,這是一種美國的援助品?”

    “是的,親愛的謝苗。這是一種非常甜蜜的飲料,你們看它特別的顏色,這可是焦糖的顏色!你們可以發揮聯想,它將會是多麽的甜蜜。你們也都是聯盟的高級知識分子,一定知道糖分對於人的重要性。我告訴你們,這是美國人是一種神奇飲料,美國的士兵幾乎每天都能喝到!美軍士兵天天都在吃大量的糖,所以,那些軍人才能時刻保持非常充沛的體力。”

    如今的戰爭卻是如此,美國的後勤狀況最為優秀,羅斯福當局定下的戰時國策,就是把軍事生產與後勤保障,提升到第一位。遂在美國士兵的休息地,總能有著堆積起成山的物資。甜蜜的飲料以及甜蜜的黃桃罐頭,過量的供應甚至造成部分士兵超重。

    但在如今的蘇聯,一瓶可口可樂出現在1942年的新西伯利亞,就仿佛一塊月球岩石出現在1942年的地球表麵,神奇不可思議。

    話已經說到激動處,楊明誌幹脆借題發揮:“同誌們,一會兒我將與大家分享這瓶甜蜜的美國飲料。你們千萬不能小看這瓶飲料,它簡直就是美國科技的象征。

    我們必須放眼整個地球,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蘇聯科技是比不上美國的,這是一個現實又無奈的事實。我們也應該明白,聯盟的兩個五年計劃使得我們成為了工業國家,我們才有強大的製造業實力去對抗由德國組織的,幾乎大半個歐洲的入侵者。聯盟如何有著這等非凡的工業實力?固然有我們體質的優越性,數千萬工人階級同誌的奮鬥熱情,也有美國的一些技術幫助。

    現在,美國正是我們最大的盟友,我手裏的這瓶飲料,就是從阿爾漢格爾斯克下船的。我獲悉,同時下船的還有大量的糧食、大量的肉罐頭,還有特種鋁、特種鋼。

    也許你們並不了解美國,我在莫斯科遇到過一些美國人。那些人告訴我,美國的首都,那裏有著高度超過一百米的大樓,那裏的大街不比莫斯科的狹窄,幾乎所有的街道都有汽車狂奔。

    那些美國人還告訴我,蘇聯進行了全民動員,美國幾乎也做到了這一點。他們動員了至少五千萬人投入有關於軍事的後勤生產,更是動員了整個國家的科學家。他們在大規模的研究高科技武器,以求以最小的傷亡代價獲得更大的勝利。

    我們必須明白,他們的科學技術比我們高超,甚至比全世界的其他國家都要高超。這場殘酷的戰爭大大刺激的美國的科技發展,當戰爭勝利後,美國的科技必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我說的這些話並非是吹捧美國,我所說的都是事實。那麽,我們現在就麵臨一個問題,戰爭結束後,我們的蘇維埃聯盟,又將是怎樣的處境。或許諸位會認為,國家的治理是斯大林同誌的事,和我們這些科學工作者無關。

    不!有巨大的關係!我們也必須緊抓這次世界大戰的契機,拚命發展我們的科技水平,否則,我們將與美國有著巨大的差距。

    現在一切都來得及,我們必須奮起追趕,如果我們這麽做了,是可以超過他們的!”

    楊明誌洋洋灑灑說了一大段,所有人瞪著雙眼認真聽著,每個人心裏都有著自己的思考。

    他們都是些蘇聯的年輕人,許多人幹脆是在十月革命後出生的。

    一個人的三觀如何,往往和他兒童期與青春期的遭遇有著巨大的關係。這些年輕人,他們就生長在蘇聯蒸蒸日上之時,而非腐朽黑暗的沙俄,一個個更是聯盟培養的絕對精英。

    戰爭爆發,家園淪陷,入侵者瘋狂殺戮的可怕事實人盡皆知。

    處於這樣狀況下的年輕人該有著怎樣的心理動態,楊明誌一想便知他們渴望的究竟是什麽。

    見得大家的情緒激動起來,楊明誌覺得時機完全成熟,這便拿出“究極大餅”:“同誌們!咱們的武器設計局一定會在某些技術方麵,短時間內超越美國,並成為領域的第一。我們將製造一些新銳武器,恐怕還能改變戰爭的方式。

    你們這些年輕人,有的跟著我一年了,有的剛剛加入。

    那些老同誌們,你們對我了解多少?你們以為很了解我了?不!你們隻是了解了皮毛。”

    說至此,楊明誌伸著腦袋,右手突然指著自己的腦子:“我告訴你們,我的這顆顱骨就是一個寶箱,裏麵全都是比黃金珍貴無數倍的知識。你們作為我的部下,我們把這些知識落實成實實在在的高科技武器,以助我們早日勝利。而我們這些科學工作者,也將獲得無上光榮!聽著,你們所有人,有朝一日必然像我一樣,胸口掛滿勳章!甚至去克裏姆林宮,接受領袖的接見。甚至於走完了這美妙的一生,安息在新聖女公墓,和那些昔日的偉人一樣,接受後人的祭奠。”(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