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8章 會議(八)老兵不死

字數:656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

    這次會議,斯大林表揚了科涅夫提出的士兵叛逃問題。

    科涅夫感覺欣慰,他的心情也一直不錯。

    能作為一場龐大戰役的主攻力量,能獲如此殊榮的將領是罕有的。

    對於科涅夫,他一直認為有愧於祖國和人民,有愧於斯大林,以及戰死與悲劇被俘的那幾十萬將士。

    巴甫洛夫的抗命撤退變成了不管包圍圈戰友死活的大潰退,德軍遂如割草一般收割者潰兵的生命。最終,驚濤駭浪般的德軍撲向加裏寧方麵軍。

    1941年,科涅夫的加裏寧方麵軍沒有守住防線,雖是一番奮戰,德軍占領了斯摩棱斯克。

    斯摩棱斯克一戰,蘇德雙方幾乎沒有在城內爆發巷戰,城外的戰鬥決定了德軍的勝利,喪失鬥誌的蘇軍持續後撤。

    一個將軍,他縱使可以有一百次勝仗,往往一場關鍵的戰敗,就能讓他身敗名裂,甚至飲彈謝罪。

    斯大林曾氣急敗壞的嚷嚷:“科涅夫把戰局搞得一團糟!現在,莫斯科已經門戶大開。”

    可以說,若不是朱可夫這位“救火隊員”一直在斯大林耳畔勸諫,科涅夫早就以出師不利之罪被軍事法庭逮捕,之後的戰爭也無他的事。

    所以,將要發生在1942年底的北方大戰,科涅夫能夠擔任主攻斯摩棱斯克的力量,報仇雪恥戴罪立功,就看這一仗了!

    蘇軍必將勝利!現在的科涅夫就是這樣想的。

    是啊,開戰後的確戰無不勝的朱可夫,但凡是他製定的戰役,照著規劃上去打,蘇軍從未有過敗績。再說了這次朱可夫是重拳出擊,兩個集團軍的兵力要加強達到超過二百萬人!三分之一的一線戰鬥力量集結在北方,另一個三分之一的力量集結在伏爾加河下遊。

    有龐大的兵力,有大膽又振奮人心的戰略戰術,甚至還有最新武器的助戰。

    這一戰,怎麽輸?怎麽可能輸?!

    科涅夫還有斯大林,以及所有在場者,大家都在聽朱可夫提出作戰的時間。

    蘇軍的北方冬季攻勢合適展開,該攻勢最初的目的是支援斯大林格勒地區反攻的佯攻,如今是擴大成了意義不亞於南方的大戰略。

    計劃上,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大反攻在十一月中期或末期。那麽,北方的反攻自然也要與該時間完美協調好。

    “我們應該以十一月十五日為預定的作戰時間,最遲,我們也是在十一月二十五日發動戰役。我們要與南方的戰役盡量在同一天發生,這樣,兩個戰場同時發動聲勢浩大的進攻戰役,我相信敵人沒有更多的人力物力來應對,我們極有可能順利的贏得兩場戰役。

    所以,當南方的第一輪反攻部隊投入作戰,北方也要開始猛攻斯摩棱斯克。

    為了戰役能順利實施,軍隊需要一個四十五天到五十天的秘密調運期。

    我們必須快速的給前線補充大量軍隊,並組織戰略預備隊以防不測。為此我們要訓練更多的軍隊,現在正於各訓練基地整訓的新部隊,他們的歸宿也需要調整。”

    接著,朱可夫立刻提及科涅夫提到的兵力問題。

    “加裏寧方麵軍,還需要增加二十個整編師的預備力量,西方麵軍同樣需要二十個。”

    兩者加起來,就是四十個整編師,也意味著四十萬人的戰鬥力量!

    斯大林當然為朱可夫的大手筆震驚,這便質問:“我們有這麽多的後備部隊嗎?”

    “嗯……目前我們是沒有的。不過,一個月後,我們或許可以。我們抓緊時間征兵,按照我們現在一個月時間的訓練標準,給兩個方麵軍增加六十萬人,它是完全可行的。我們要從烏拉爾地區、西伯利亞地區,還有中亞廣泛招兵。我們還可以征召大量女兵,還可以到學校中去征兵。我們應該放寬征兵標準,把五十歲的男人也編入進來。如果戰爭狀況持續的更久,我們就必須做好把六十歲男人也編入軍隊的覺悟。”

    “什麽?把六十歲的老人也編入軍隊?”斯大林驚愕的問。

    “是的。如果必要,我們需要這麽做。”

    此時絕非小可。斯大林踱步想了一下,突然停下說:“我們已經降低標準了,我想不到,您是這樣的想法……難道我們已經到了這種絕境了嗎?”

    “是的,斯大林同誌。”朱可夫依舊麵不改色:“謝謝您,謝謝堅持戰鬥的蘇聯人民,將指揮將指揮戰略決戰的重任交付於我手裏。現在是國家真的到了生存還是毀滅的時機,我們必須拿出我們全部的力量。為此,士兵的年紀不應該作為絕對的征召門檻,那些拿得動槍的男人就應該服役!

    我們現在麵臨著重大戰略機會,我軍極有可能在明年春季到來前恢複我們1942年夏季的陣線,甚至在明年夏季接觸列寧格勒的圍困。曾經我認為,在北方施行一次大戰役是對於南方作戰的支援,現在我的想法已經變了。

    您擔心兩線作戰,擔心我們無法照顧變得顧此失彼。我看並不會如此。隻要我們投入的兵力足夠多,我們就不會出現局部兵力不足的問題,兩線作戰的弊端也就不會存在。”

    朱可夫看到,斯大林的一雙大眼正在顫抖,他懂得斯大林是動了心。

    是啊,南方恢複1942年夏的陣線,北方解除列寧格勒的圍困,完成這些,戰爭的戰略主動權就又回到蘇軍手中。

    當然斯大林知道要完成這一戰略目的,以蘇軍現在的狀態非得大出血一次。

    如果代價是可以接受的,奪回戰略主動權又付出幾十萬條生命,在斯大林看來這是合算的。他也認為,如果注定要有數十萬人犧牲,讓年長者犧牲,總比年輕人犧牲要好。充斥於軍隊中巨量的二十歲到三十歲的青年人,他們是國家的基幹力量,曆次作戰他們也是蒙受最大損失的人群。

    年輕人要是犧牲殆盡,國家定是後勁乏力。

    似乎把年長者投入軍隊是一種積極的應對措施?不!它有好處,弊端一樣明顯。

    朱可夫繼續說:“我們的新編部隊,他們從未參與過任何的戰鬥,所以他們的戰鬥素養應該天然的比不過德軍。然而這樣的新部隊數量龐大,就能以數量彌補質量的不足。”

    “可是,隊伍裏安置大量年長者,我非常擔心隊伍的素質。”斯大林捏著下巴說,“人不得不服老,我非常擔心,五十歲的人,能否拿得起槍,能否長途行軍,能否受得了前線的惡劣。”

    “您的擔心是合理的,或許我的想法也過於理想。幹脆這樣做。”朱可夫突然想到:“很多五十歲的老者,他們年輕時就加入軍隊對抗白衛軍。他們曾是戰士,他們也是我們偉大聯盟的締造者,我想當祖國再度召喚,他們會非常願意加入軍隊。或許,他們已經迫不及待了。”

    “他們畢竟老了!就像我,我已經六十多歲,最近的睡眠狀況一直不好。也許您的解釋是非常正確的。”斯大林當即問起其他人的態度:“科涅夫同誌、普爾卡耶夫同誌,你們的態度如何?”

    “這……如果他們能夠在一線作戰,這樣的士兵我是歡迎的。”普爾卡耶夫暫且謹慎回答。

    “我也是一樣的態度。”科涅夫說,“也許他們還能有另外的作用!”

    斯大林猛地抬起頭:“是怎樣的額外作用?”

    “就如朱可夫同誌所言,他們是聯盟的締造者之一,我想他們是對於國家最為忠誠的那批人。他們或許因為年紀大了不善於作戰,但他們可以以身作則教育年輕人,尤其是教育意誌不堅定者。以我的觀察,士兵的叛逃往往與基層軍官脫不了關係。很多下級軍官根部不懂得如何教育士兵為何而戰,一味以命令施壓,甚至大量使用體罰,這是錯誤的。也許在基層隊伍安置一批老戰士,甚至讓他們做班長、排長,會取得不錯效果。”

    “聽起來很好。”斯大林已經打算批準朱可夫的這一項倡議,他又猛地一想,眼神瞄著靜候的楊明誌。

    “別列科夫同誌,您怎麽看呢?”

    “我……我當然是支持的。”對此,楊明誌當然早就憋了一些話,此刻他靈機一動,立刻援引起某個美國軍人的話:“老兵不死,隻是慢慢凋零。”楊明誌又緊跟一句:“他們曾為軍人,就永遠不會忘了自己曾為軍人,隻要國家一聲號令,他們依然會衝鋒在戰鬥的第一線。”

    “說得好!”斯大林突然鏗鏘有力的說,雙手也情不自禁的鼓噪起來。

    這話確實讓斯大林非常欣慰,對於朱可夫,別列科夫將軍的意思再明顯不過,原來在這位將軍眼裏,但凡是退役的軍人,他們自然就是預備役。

    如果說現役戰士是軍刀,退役的戰士不過是把軍刀放進刀鞘封存,對著時間的流逝,一些軍刀變得鏽跡斑斑不再鋒利。不過若是打磨一番,依舊可以擊倒敵人。

    “隻要服役,就永遠是軍人。您的意見我很欣賞。”朱可夫拍拍手意識讚賞,接著,他的目光又看著斯大林:“所有戰士們都有這樣的覺悟這是最好的,然而現在我們還必須看到殘酷的事實。相當多的軍人,他們並沒有必勝的信心和為國犧牲的覺悟。當戰鬥順利的時候,他們的士氣異常高漲,一旦戰局不利,許多部隊就試圖撤退。這是非常現實的事,也是我們無法僅僅通過反撤退小組和士兵之間互相監督,或是通過別的手段進行完美遏製。

    如果我們暫時不能很好避免這種情況,那就想盡辦法讓戰鬥變得順利。我想我們有一個辦法。”

    “哦?是什麽?”斯大林連忙問。

    “我們還可以動用一些新式武器,例如別列科夫同誌研發的裝備。”

    楊明誌一個機靈立正,趕緊洗耳恭聽朱可夫的高論。

    話說高科技武器能多大程度的左右戰爭,至少在當今的戰爭,交戰各國都意識到了新式武器往往有著戰術優越性,他們的想法基本就止步於此了。

    即便是另一個位麵,還是完成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美軍,用高科技武器於二十世紀末,打了一場完全不對稱的戰爭。一方還認為戰爭會像是二戰那樣的大兵團正麵作戰,不曾想,另一方是純粹的高科技碾壓。

    也是因此,世界旋即掀起了一場“唯武器論”的大討論。

    無論是怎樣的討論,到了二十一世紀,已經沒有某個軍隊會拚命鼓吹“精神無敵”。

    堅韌不拔的戰鬥意誌當然是一支優秀軍隊的必備要素,同樣,他們也必須擁有盡可能先進的高科技裝備。

    因此,接受並了解自21世紀軍事的楊明誌,他的諸多理念在本位麵的1942年,那是絕對的超前。

    雖是如此,本時空還有相當多的人有著明顯超前的腦洞,而這些奇怪的腦洞匯聚一起,就形成了下個世紀的戰爭理論。

    朱可夫,他就是這樣一個人。

    朱可夫一直推崇一種戰術,即擊中優勢兵力主攻敵人關鍵之所在,為此他曾與斯大林發生過激烈爭吵。那還是一月份的戰略大反攻,偏偏那場引發爭吵的戰鬥規劃,就是為了解放維亞濟馬!

    大半年前,朱可夫完全可以把手頭的裝甲部隊集結成兩支精銳的突進力量,而斯大林更喜歡傳統的方法,把裝甲部分愣是分散成“七路大軍”。斯大林執意要求這麽做,最終朱可夫做出讓步,這就造成蘇軍沒有足夠的突擊力量割裂德軍第六集團軍的防線。德軍的確是退卻了,接著德軍的瘋狂反撲也讓蘇軍失去了全部戰果。

    如今,斯大林非常聰明的不親自“微操”百萬人的大戰役。就讓手下去指揮!就讓專家朱可夫去指揮!打得好,朱可夫有榮譽,自己也有榮譽。打的菜,那就是朱可夫的全責。

    朱可夫何嚐不知道?他自詡現在就是如履薄冰!如若自己指揮的不好,結果會……

    朱可夫無法想象,他知道自己付不起戰敗的曆史責任,更不想成為俄羅斯的曆史罪人,他希望成為人民的英雄,一位庫圖佐夫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