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滅教求存!

字數:251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帶著係統去天龍 !
    第四百二十一章:滅教求存!
    “多年來我發展明教,終於將明教發展至如今地步,可是我才發現雖然我在這教眾乃是至高無上,卻始終的受到波斯明教的控製!”說道波斯明教的時候,方臘更是咬牙切齒,他是漢人,不是波斯人,以前或許沒什麽,但是……如今中原明教越加發展強盛。
    教眾的弟子早就以漢人居多,但是波斯人卻看不起漢人,教內市場發生波斯教眾欺負漢人教眾的事情,而以往,明教之內還有陽、月、星三使以及四大寶樹王,再加上都站在他們那一邊的波斯教眾,可以說,方臘盡管身為明教教主,又有不低的武力卻難以抗衡。
    而且,最重要的是,想要除掉他們若是不成的話,他們必定通知波斯總教,波斯明教實力驚人,手下十二使者雖然少了三個,但還有九個,都是實力強勁,更是有數百位的寶樹王,甚至連波斯王族都信仰明教,倒是波斯總教壓力一來,他們雖然發展的極其強盛而且又是身在中原,恐怕也難以抵擋。
    “我明教聖火令共有六枚,四枚在沈島主手中,還有兩枚如今在我手中,此事那四大寶樹王,已經通知了波斯明教,恐怕他們不久便會派人前來追究責任,他們波斯人自護著波斯人,定然將所有的罪責推到我們漢人教眾身上!”隨後方臘繼續的開口說道。
    “你想我將那四枚聖火令還給你?”
    “不!不需要,說實話,沈島主一開始殺了羅陽使的時候,方某隻想取回聖火令,但是第二次沈島主殺了皓月使和流星使的時候,我有了不同的想法,其實,三使在教中武功隻在我之下,沈島主能將他們除去對我漢人教眾來說卻是是大好事。
    那寶樹王見我久久沒有動作,便通知了波斯總教想要前來追究責任,所以……所以我想……”沈蕭開口後,方臘卻是立刻開口駁回,竟是不要沈蕭歸還聖火令。而話落之時,眼神中閃過一絲瘋狂和決絕,好似下定了什麽重大的決定一樣。
    “你想要置之死地而後生!讓明教徹底擺脫波斯總教的控製!”沈蕭卻是一眼看出了方臘心中的想法。同時一番思索之後,也知道了方臘究竟想要做什麽了,這方臘果真是一代梟雄,這樣的方法都想得出來,難怪曆史上,方臘造反之後,明教卻依然存在原來是這個原因。
    若是說明教徹底脫離波斯總教的控製,應該是明教至第四代教主的時候聖火令丟失,因為那個時候,第一代教主對抗大宋最後失敗,明教死傷慘重,已不存一個波斯人,第二代教主也就是方臘如今的徒弟王宗石繼任中原明教教主的位置,正式的與波斯總教脫軌。
    波斯明教對於中原明教的做法也甚是惱怒,多次想要派人前來,卻是鞭長莫及,不過兩教之間還是摩擦不斷,一直到六枚聖火令丟失之下,波斯明教探得消息,開始大肆的尋找聖火令,終於到一個前往波斯從商的漢人商人的手中將聖火令尋回,但那已是數十代之後的事情了。
    方臘所謂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大致上與曆史的發展也差別不到哪裏去,唯一的就是比原來早了幾十年,因為聖火令提前的丟失,而且隻是丟失的四枚,波斯明教卻是要追究中原明教的責任,方臘又不是甘心屈服的人,所以決定和波斯明教一拚。
    他想要帶領明教造反,如果能成功固然好,不能成功的話,明教必定損失慘重,其中自然是要以波斯人教眾首當其衝,再讓他值得信任的人,比如說王宗石帶領一些明教核心教眾,最為忠心和有實力的那一部分帶走隱藏起來,戰敗後明教自然已經不複存在,波斯總教自然想要控製他們也控製不到了。風聲一過王宗石再帶領教眾回來光明頂重建明教。好計謀!
    “不錯!既然波斯總教,一心想要算計著中原,那我也不能讓他們好過!”方臘聽了沈蕭的話點了點頭。他是下定了決心要讓波斯總教也吃一次虧了,要知道就算是真的造反了,那些波斯人沒有全部死絕,造反這種重罪,他們怎麽可能還敢繼續留在中原呢?
    “計謀是好,不過將我找來,應該不是隻是為了告訴我這些吧!”沈蕭聞聲開口道。要知道告訴自己這些一點好處都沒有,甚至自己還可能泄露出去,不管是泄露到朝廷耳中還是泄露給那些波斯人,方臘都絕對不會有什麽好結果的。
    “當然不是……還有一件事,希望沈島主能夠幫忙,那就是……”隻見方臘開口的時候,手忽然伸到了背後,隨即隻見空中一道赤紅流光飛來,三女見狀紛紛站起身來,沈蕭卻是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麵對紅光,緩緩伸出手將紅光握在手中。
    “這是剩餘的兩枚聖火令,波斯明教派來的人,不日便會前來,而且會收回聖火令,並且會找尋丟失的聖火令,不過想必……在沈島主手中的東西,他們是沒機會取回了!”沒錯,方臘決定將聖火令交給沈蕭,這是經過深思的,不但可以讓波斯明教失去聖火令,同時也為明教未來發展留個後路。
    握住聖火令,沈蕭知道,接下來中原恐怕不會安寧了,波斯明教來到中原囂張,給他們一些教訓確實也應該,聖火令丟失,留在中原的波斯教眾死傷慘重,相信也夠波斯明教吃一壺的了,短時間之內他們必定是不敢再入中原,明教就會有喘息的機會,再加上聖火令不再明教的手中,他們急於尋找聖火令,不會想到要去找一個已經滅亡的明教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