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群妾談

字數:314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美人相宜 !
    “毫無疑問,有人不想讓我和元旭回大良去,尤其是元旭,他若回去了,定會危及某些人的地位,陛下,臣妾覺得這是一場後宮之爭,你覺得呢?”
    秦琰眸色深邃,輕輕用指尖劃轉著青瓷茶碗,未發一語。
    宋相宜接著說道:“還有芸歡這丫頭,依我看她是故意接近少逸的,要想知道指使她的幕後之人是誰,必須從她下手,可是這丫頭精明得很,我暗中對她進行調查,竟然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留下。”
    宋相宜本來想找到她的那件帶血的衣服,可是並沒有找到。
    就在宋相宜一心沉浸在錯綜複雜的猜測中時,秦琰突然問她:“相宜,跟了朕,你後悔嗎?”
    宋相宜不禁抬頭看著他,與他視線相接,目光中微微一熱。
    “陛下何出此言?”
    秦琰起身來到她身邊,伸出手按住了她正在整理孩子衣服的一雙手:“是誰在背後搗鬼作祟,你我心中其實都明白。”
    “劉若昕,當今陛下後宮中地位最高,也是唯一被冊封為貴妃的女人。”宋相宜脫口而出,輕輕從秦琰的掌中抽出了自己的手,轉身背對著他,故意不讓他看到自己臉上的表情,接著長長歎了一口氣,打開了一個避諱已久的話題。
    “早在臣妾出現之前,她便已經存在於陛下的人生中,她出自為大良皇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定國公府,身份地位之顯赫不言而喻,又早早為陛下誕下第一個兒子,按理說,她應該是皇後的不二人選。陛下隻封了她一個貴妃,雖然是目前後宮中地位最高的女人,可以她的性子,怎麽會就此滿足呢?”
    秦琰微微蹙眉,點了點頭,劉若昕的性子他是最了解不過的。
    宋相宜繼續說道:“想當初,臣妾剛剛進入太子府的時候,她屢次以陰毒的手段對付臣妾,陛下均是親眼所見。然而臣妾此生,既然注定要做陛下的女人,便注定要接受這一切,所以每一次被她陷害,被她折磨,任憑陛下念及情分也好,出於利弊權衡也好,屢次放縱她的作為,疏於懲戒,臣妾都毫無怨言。”
    宋相宜說的話都是事實,秦琰對此沒有絲毫異議。
    看著宋相宜的背影,想想這些年來,她受的罪,吃得苦,大多是因他而起,心中不禁充滿了歉疚,眼眶也微微有些濕潤:“相宜,這些事情朕都是知道的,朕一直都在試著補償你,以後也會繼續補償你的……”
    宋相宜聽到秦琰隻是說補償二字,對劉若昕曾經的作為絲毫不加評價,便突然打斷了他的話:“陛下,臣妾不是在抱怨,也不是在博取陛下的同情,臣妾是在向陛下坦白而已。”
    “坦白?!”秦琰微微一怔。
    宋相宜堅定地說道:“是,坦白!臣妾願意隨陛下一同回宮,但臣妾必須提前向陛下坦白,臣妾這一生不想活在後宮女子的勾心鬥角之中。”
    “不想活在後宮女子的勾心鬥角之中?”秦琰反複琢磨著宋相宜的這句話,問道,“愛妃這話是什麽意思?”
    “倘若劉若昕再以過去那種拙劣的手段來對付臣妾,臣妾絕不會像以往一樣任她欺辱,臣妾會對她進行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反擊,既然陛下能屢次饒恕劉若昕的罪行,那等到臣妾設法讓其服罪受罰之時,還望陛下也能同樣念在家父十幾年為陛下鞍前馬後,念在臣妾對陛下忠貞不渝的情分上,不要阻攔臣妾。”
    秦琰伸手抬起了她那弧線完美的下巴,臉上沒有一絲表情:“愛妃說得真好,朕既然連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都可以放過,又怎麽能阻攔一個行正義之舉的人呢……”
    “陛下金口玉言,那臣妾便是當您答應了。”宋相宜閃動著美眸,神情淡若地看著秦琰。
    秦琰沒有說話,眸色深沉地看著宋相宜,宋相宜卻問他:“陛下覺得,臣妾的要求過分嗎?”
    秦琰看著她,嘴角牽出一絲淡淡的笑,輕輕搖了搖頭:“不過分。隻是……”
    當然不過分,怎麽會過分呢?誰人受了欺負能不反抗,像她宋相宜這樣反抗還要與他商量一番的,那是絕對出自對他的尊重了。
    隻是,道理雖是如此,可是當宋相宜真正向將秦琰透露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時,秦琰還是倍感吃驚。
    他曾以為,他的美人,就應該小鳥依人,永遠離不開他的庇護,他甚至自私地覺得,她不應該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以前隻看到她的美麗、聰慧、堅韌、大度,從不嫉妒,從不爭奪,從不無理取鬧,整個人幾乎都是通透而完美的,沒有一絲一毫讓他感到厭惡的地方,她很讓他滿意,而且已經足夠滿意了,可是她自己卻不肯滿意,他感覺得到,她想從他的庇護中掙脫出來,舒展開自己的翅膀。
    “隻是什麽?”宋相宜問道。
    秦琰深深吸了一口氣,他心中想的是另一個兒子鴻鈞,實際上他早就猜測鴻鈞的下落與宋相宜有關,剛剛一時激動險些便問了出來,然而還是能體諒宋相宜有自己的難處,便改了口道:“朕希望你與若兒能和平相處,鴻鈞與元旭也能成為好兄弟,你比她聰明也比她大方……”
    聽到秦琰提起鴻鈞,宋相宜的心中也不禁微微慟動,本來她不想對他隱瞞,可是在劉若昕的事情上,秦琰實在是偏頗明顯,劉若昕的事情不解決,她便不會說出鴻鈞的下落。下定決心後,便再次打斷了秦琰的話:“陛下的想法,臣妾能夠理解。先帝也曾希望董妃與皇後能和平相處,陛下與魏王能做好兄弟,你們可如他老人家的願了嗎?”
    “……”沒有想到宋相宜會以此時來作比喻,秦琰心中猛然一震,當時那些驚心動魄的場麵又一幕幕浮現在腦海之中。
    董妃暴亡、魏王逼宮、先皇慘死、兄弟相殘……
    每一幕都是殘忍無比、血流遍地,每一幕都是事與願違、骨肉相殘……
    事情雖然過去了很久,可是仇恨似乎並未隨著亡者離去,依然飄蕩在大良皇宮的每道宮牆和每個角落裏,連同留在人心中的陰霾一起,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