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7章 想法新穎

字數:296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仕途三十年 !
    黎菁笑著說:“誰知道這是為什麽呢?你滿肚子都是鬼主意,我又不是你肚子裏的蛔蟲。”
    夏天伸手揮了揮,自豪地說:“我們夏家的老祖宗,當年選擇這裏安家,那是非常有眼光的,在咱們背後的不遠處,就是一年四季川流不息的鍋底河,這就解決了人畜的用水問題,整個村子建在一塊高地上,不但能有效的預防洪澇災害,還能很好的扺禦土匪河霸的襲擊,咱們的西麵是一片丘陵,那是進村出村的唯一通道,向北經渡口直至縣城,向南可到南嶴街,向西沿鍋底河可達內陸其他鄉鎮,而最重要的是南麵和東麵,黎菁姐你看到了什麽?”
    黎菁向南麵和東麵眺望了一會。
    “我看到了梯田,東麵的有三層,南麵的也有三層,每一塊梯田的麵積都很大,但東麵和南麵的梯田,被一條東南走向的峽穀分開了。”
    夏天說:“所以,夏家村原來的名字叫八台村,六塊梯田六個台,加上村子所在的平台和咱們腳下的土崗,一共是八個台。”
    黎菁說:“夏家村得天獨厚呀,如果我看得沒錯的話,西南方向的那片樹林,應該是你們村的果園吧。”
    “看得還算仔細嘛。”讚了一句,夏天笑著說:“東麵的三塊梯田共一千兩百畝,是水稻田,南麵的三塊梯田共兩千三百畝,但因為土質的原因,隻能種植其他農作物,比方說小麥玉米蕃薯土豆等。”
    黎菁說:“夏家村總人口兩千三百多,水田平均每人半畝,旱地正好最平均每人一畝,這都超過全縣的平均水平了,村民的口糧應該不成問題呀。”
    夏天笑著說:“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的饑,城裏人不知道鄉下人的苦,你看東麵和南麵的六塊梯田,地形最低的兩塊,每到雨季就全被淹掉,所以隻能是秋種春收,任何農作物在冬季光照偏弱的情況下,都是很難有好收成的,中間位置的兩塊梯田,據水文資料記載,二十年來被淹過十六次,幾乎也是一年隻種一季的地,也就是說,唯有最上麵的兩塊梯田是可以做到旱澇保收的,水田七百三十畝,旱地八百一十畝。”
    黎菁一邊聽著,一邊點著頭,“小夏,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這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在這裏不好落實呀,誰都想要最上層的田地,誰都不想要最下層的田地,這確實是個實際問題。”
    “所以啊,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也是我暫時不派鄉裏幹部進駐夏家村的主要原因。”
    頓了頓,夏天說:“我原來是這樣想的,六百多戶人家,六塊梯田,搞個平均主義,好田好地與壞田壞地,按人頭計算承包到各家各戶去。”
    黎菁說:“這很公平公正嘛。”
    搖了搖頭,夏天道:“旱地是可以這樣分的,但東麵的水田不能這樣分,如果這樣分了,不但提高不了產量,還會大大提高生產成本,反而會造成很大的浪費,有違家庭聯產承包製的初衷。”
    黎菁問道:“你具體說說,這是什麽道理?”
    夏天說:“以最上麵的那塊水田為例,總共七百三十畝,按人頭數平均分給全村的農戶,那就要分割成六百二十多塊,我計算過了,這六百二十多塊水田的田梗和水渠的建設,就需要占用大約三十五畝水田,三十五水田,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浪費啊。”
    黎菁問道:“需要那麽多水田去建田梗和水渠嗎?水田分到戶了,但水渠可以共用,田梗也可以省略麽。”
    夏天笑道:“你的想法是美好的,但實際上不行,各家各戶各幹各的,你今天要施肥,我明天要灌水,你要施過肥的田能讓我的水過嗎,那非很得打個你是我活不可,總而言之,分田到戶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田梗必須有,入水口出水口必須有。”
    黎菁嗯了一聲,“這確實是個問題,大家都單幹了,耕作的時間肯定統一不了,是得有屬於自己的田梗和水渠。”
    夏天道:“具體到那幾塊水田,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呢。”
    黎菁問道:“什麽問題?”
    夏天道:“那幾塊水田的水來自鍋底河,村裏在鍋底河邊建造了水泵站,用柴油機帶動抽水機,先把鍋底河裏的水引到高出水麵約三兩百米高的蓄水池,再通過明渠把水送到五百多米外的水田,原來集體引水用水的成本是每一噸零點三元,你想一想,如果各家各戶不統一用水,那會是什麽結果?”
    “浪費,以及成本上升,影響農戶的生產積極性。”點了點頭,黎菁問道:“那你有什麽具體的計劃嗎?”
    夏天道:“我的計劃主要有兩點兩麵,兩點之一,那三塊旱地按政策承包到戶,兩點之二,那三塊水田不直接承包到戶,由村經濟聯社組織經營,兩麵之一,那三塊水田由村經濟聯社雇人種植,類似於農場的生產方式,兩麵之二,那三塊水田可以由個人或幾個人合夥承包,但承包麵積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黎菁思忖著道:“小夏,你的想法很新穎,可以試一試嘛。”
    夏天苦笑著道:“可惜啊,我的想法通過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去征求村民的意見後,村民的意見形成了非常有趣的對立,一半對一半,一半的人支持,一半的人主張一分到底,水田和旱地一樣,也承包到戶。”
    黎菁微笑道:“我聽說夏家村人都姓夏,最大的特點就是團結,很少有不齊心的時候,你可真行,竟然讓他們出現了一半對一半的意見對立。”
    夏天點著頭道:“年輕人支持我的計劃,因為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到外麵去打工賺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些旱地交給他們的父輩就可以了,年長的的人視土地為生命,巴不得多分田多分地,夾到碗的菜才是自己的菜,這是他們的根本心態。”
    黎菁笑著問:“那你父親呢?他是有名的種田能手,他是什麽想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