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肢體語言分析理論溯源(2)
字數:501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行為心理學:肢體語言解讀與識謊 !
在20世紀初的時候,德國的一匹名叫漢斯的馬曾經引起世人的高度關注,原因是這匹馬懂得算術。漢斯的主人威廉·馮·奧斯滕是一位退休的中學教師,平時,他深居簡出,很少與人交往,但卻非常喜歡和馬打交道。
1901 年,他買了匹馬,並給它取名叫漢斯。
奧斯滕一直想弄清楚,通過給馬進行係統的授課,他的思維能力究竟能提高和發展到什麽程度,於是他開始嚐試著給漢斯上課。沒過多久,令人吃驚的事情就發生了,漢斯居然學會了自己敲著蹄子數數,隻要主人把一個數字寫到黑板上,並大聲地讀出這個數字,漢斯就能用蹄子在地板上敲出相應的數字,比如說,主人在黑板上寫上5,然後大聲地讀出來,漢斯就會在地板上用蹄子敲5次。更令人吃驚的是,經過主人的耐心訓練,又過了一段時間,聰明的漢斯就掌握了4種基本的數學運算。當人們對漢斯說出一些算術題目時,它會用蹄子準確地敲出答案,除此之外,漢斯還學會用敲擊蹄子的方式把每個字母翻譯成數字代碼。具備超強算術能力的漢斯在德國各地進行了多場表演。
很快,聰明的漢斯就引起了許多動物學家和心理學家們的高度關注。柏林心理研究所的一位年輕研究人員奧斯卡·普馮斯特經過反複的實驗,最終揭示了其中的奧秘。他在研究中注意到,每次當馬開始踏步數數時,奧斯滕都會漫不經心地做一個令人幾乎無法察覺的點頭動作,當漢斯踏到正確數目時,他會微微地抬一下頭,似乎表示對漢斯的出色表現感到敬佩,漢斯正是由此而得到了信號,知道自己算對了,於是就停下來。
例如,如果讓漢斯計算“7+2=?”時,它開始用蹄子踏地,剛開始時,奧斯滕會肌肉繃緊,雙唇緊閉,目光一直盯著馬的蹄子,但當它踏到第9下時,奧斯滕的緊張表情一下放鬆下來,嘴角露出一絲滿意的微笑,漢斯馬上就明白,應該停下來了。不但如此,漢斯還會通過周圍觀看者“下意識發出的信號”得到正確答案的線索。比如,每當漢斯的蹄子敲擊到正確的次數時,觀眾都會做出一些下意識反應,以表示讚歎和吃驚,看到這些表情時,漢斯就會停下來。
所以,事實的真相是,奧斯滕並不是有意欺騙大家,漢斯也沒有計算能力,但是它卻具備另一種特殊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這使它能讀懂各種各樣人的肢體語言的意義,從而從中獲得微妙的提示以得出正確的結果。
除了聰明的漢斯以外,後來在世界各地還陸續出現了懂得四則運算的狗,會高難度算術的小猴, 其根本原理都是一樣的,隻要人不向它們發出肢體語言信息,他們就會變得像普通動物一樣。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肢體語言常常會泄露一個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信息,而且任何人都無法真正地完全掩飾這些信息,隻要你發出信息,就一定能被捕捉到並且解讀出來。
第二,人和動物一樣,每個人都懂肢體語言解讀,隻是人們很少去有意識地挖掘自己這方麵的能力,經過認真的學習和實踐,每個人在肢體語言解讀方麵都可以超過任何一種聰明的動物。
)六、肢體語言不說假話
人,是一種會說謊的動物,說謊的功能器官是嘴巴;人,又是一種誠實的動物,肢體語言最為誠實,它隻是如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常常有一些肢體語言分析愛好者會問到,“肢體語言真的有意義嗎?”“通過肢體語言獲得的信息真的可靠嗎?”“我們能不能在自己的肢體語言上做手腳呢?”諸如此類的問題。要想把這些問題完全搞清楚,還得從肢體語言產生的途徑說起。
那麽,肢體語言是怎麽產生的呢?從大的方麵來講,人的肢體語言產生受兩方麵因素的製約和影響。一是來自於外界信息刺激的結果;二是來自於內部信息刺激的結果。來自外界的信息刺激主要指經過人的外部感覺器官而進入人大腦的刺激,比如,突然聽到刺耳的聲音,猛然看到有一個足球飛過來,等等;而來自內部的信息則是指經過人的內部感覺器官而進入人大腦的刺激,比如,突然出現身體某個部位疼痛或不適。不管是來自內部的信息刺激,還是來自外部的信息刺激,最終都會匯集在中樞神經係統,然後通過肢體語言表現出來。因此,肢體語言的產生與信息加工的關係極為密切,從某種意義上講,肢體語言是人腦對來自內外信息加工結果的直接延伸和表現形式,是人類有機體對主客觀環境做出的適應性反應,是真實可靠和值得分析的。
當人在說真話的時候,語言、語音語調及肢體動作往往都是協調一致、流暢自然的,這一切都源於人的主觀意願和客觀表達的一致性和協調性,而人在說謊的時候,尤其是在說謊的代價還比較大的時候,語言、語音語調及肢體動作的配合往往會出現許多生硬、僵化、做作的表現。
到這裏,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們說謊沒有被人識破的原因不是由於我們善於在肢體語言上做手腳,而是由於在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擅長通過分析肢體語言來識謊。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隻要你在說謊,總有辦法能將你的謊言識破,不被識破的唯一方法就是實話實說。
雖然有些人可以在日常溝通交流過程中偶爾故意擺出某種肢體動作,以幹擾對方的判斷,但人不可能在整個交流過程中一直刻意做出各種動作,故意而為的肢體動作不是本書關注的重點,也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心理意義,這種肢體動作,我們將其稱為意識性肢體動作。而真正有意義的肢體動作是無意識性肢體動作,即受無意識支配的肢體動作,兩種肢體動作常常會在交流和溝通中同時出現,交互影響,相比較而言,無意識動作更加值得分析,因為,我們無法用意識完全左右無意識動作,就好比我們不能在說話時同時要求自己心跳的速度是多快、血壓升到多高、眼球轉動到哪個方向一樣。我們可能會把無意識的真實願望暫時改頭換麵,但總會在不經意間露出馬腳,正如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所說:“如果一個人用眼睛去看,耳朵去聽,他確信沒有一個凡人能保持住秘密。如果他的雙唇緊閉,他會用指尖交談,背叛無孔不入。”(轉引自劉莉貞《盲聾啞人的識謊與說謊研究》,杭州:浙江師範大學, 2006 年12 月,第1 頁)
)七、人類有三個大腦
腦是人身體上最重要、最神秘的一部分,它掌握著人類的一切言談舉止。腦可分為端腦、間腦、中腦、後腦(包括腦橋和小腦)以及延髓五個部分,通常把中腦、腦橋和延髓合稱為腦幹,端腦(俗稱大腦)可分為左右大腦半球。但美國著名的神經學專家保羅·麥克裏恩卻認為人類有三個大腦:爬行動物腦、邊緣係統(哺乳動物腦)和新皮質,這三個腦的運行機製就像三台互聯的生物電腦,各自擁有獨立的智能、主體性、時空感與記憶。
這三個大腦作為人類不同進化階段的產物,按照出現順序依次覆蓋在已有的大腦層之上,如同考古遺址一樣,保羅稱其為“人腦的三位一體”構造,見圖1-4 所示(圖片來自百度圖庫)。
1 爬行動物腦
爬行動物腦即舊皮質,又稱原始(爬行動物)腦或“基礎腦”,包括腦幹和小腦,是最先出現的腦成分,麥克裏恩稱其為“r- 複合區”。對於爬行動物來說,腦幹和小腦對物種行為起著控製作用,出於這個原因,人們把舊皮質稱為“爬行動物腦”。在爬行動物腦的操控下,人與蛇、蜥蜴有著相同的行為模式:呆板、偏執、衝動、敏感、一成不變、多疑妄想,如同“在記憶裏烙下了祖先們在蠻荒時代的生存印記”。爬行動物腦控製著身體的肌肉、平衡以及呼吸、心跳等自動機能,腦的這個部分一直保持活躍狀態,即使在深度睡眠中也不會休息,24 小時處於工作狀態。
2 邊緣係統
1952年,麥克裏恩第一次創造了“邊緣係統”這個詞,用來指代大腦中間的部分,這部分同樣可以稱為中間腦(哺乳動物腦),與進化早期的哺乳動物腦相對應。
邊緣係統與情感、情緒、直覺、安全、哺育、搏鬥、逃避以及性行為緊密相關,尤其是其中的情感係統更是愛恨分明的,要麽喜歡,要麽厭惡,根本沒有緩衝地段或中間狀態,因此,也有人將其稱之為誠實的大腦。在惡劣的環境中,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是依賴這種簡單的“趨利避害”原則,生存才得到保證。
生理學家通過實驗發現,當人大腦的邊緣係統受到弱電流的刺激時,便會產生恐懼、歡樂、憤怒、愉悅、痛苦等多種情緒。雖然各種情緒在大腦的特定位置存留的時間很短暫,但可以肯定的是,整個邊緣係統是產生情緒、注意力以及情緒記憶的主要區域。從生理結構上看,邊緣係統包括下丘腦、海馬體以及杏仁核,它可以幫助人類判斷事物的基本價值和特別之處,還有助於人類感知客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行創造性活動。
與邊緣係統關係最為緊密的是新皮質,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二者共同操控著大腦功能的發揮,缺少任何一方,大腦都將無法正常獨立地運行。
3 新皮質
新皮質就是我們所知道的高級腦或理性腦,它幾乎將左右大腦半球全部囊括在內,還包括了一些皮層下的神經元組群。由於其是由一種較新的皮質類型組成,故稱其為新皮質。與新皮質對應的是包括人類在內的靈長類哺乳動物腦。正是新皮質中所具有的高級認知功能,才使人類從動物群體中脫穎而出,麥克裏恩將新皮質稱作是“發明創造之母,抽象思維之父”,也有人將之稱為愛說謊的大腦。人類大腦中,新皮質約占據了整個腦容量的三分之二,而其他動物種類雖然也有新皮質,但是相對來說很小,少有甚至沒有褶皺。
生理學家研究表明:左側的腦皮質控製著身體的右側,更多地與邏輯、語言、數學、文字、推理和分析等功能相關,因此,常被稱之為抽象腦或學術腦;而右側的腦皮質控製著身體的左側,更多地與圖畫、音樂、韻律、情感、想象和創造能力有關,因此,常被稱之為藝術腦或創造腦。從左右腦皮質的功能來看,左腦皮質的功能整體趨於理性,而右腦皮質的功能則偏向於感性,見圖1-5 所示(圖片來自百度圖庫)。
)八、邊緣係統的八種行為反應
在人類的“三個大腦”中,和生存關係最為密切的是邊緣係統,這一部分大腦有三個重要的特點:第一,邊緣係統會遵循“趨利避害”原則,如實地對外界刺激做出條件反射式的反應,不假思索,堅決如實反應,而且不受意誌的控製;第二,邊緣係統主要負責人類與人類生死存亡相關的行為和反應,它從不休息,一直處於“警戒”狀態;第三,邊緣係統掌握著人類的情緒情感,隨時不斷地向大腦的其他部位發出指令,左右著人類的各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