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當你還有青春的時候,別悔恨青春

字數:235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 !
    你總是在高中的時候懷念初中,大學時懷念高中,工作了懷念大學,青春時想著長大,老去了又懷念青春。等到很久以後你會發現,你經曆的每個時期都是最好的,如果說真有什麽遺憾的話,那便是在當時你沒能好好度過。不活在過去,也不活在未來,活在當下最重要。
    當得知《致青春》要被搬上熒幕的時候,我一點兒也不意外,仿佛在這個全民回憶的時代裏,不隔三岔五出現這樣的電影才奇怪。
    然而電影是電影,生活是生活。
    大丹看完電影哭得稀裏嘩啦,邊哭邊說:“這他媽的才叫青春。”我跟她說:“你這樣的,也叫青春。”她白了我一眼,說:“我怎麽覺得自己的青春平淡得要死?”我說:“那難道就不是青春了嗎?二逼,你的那些日子難道是假的嗎?”
    像鄭微那樣遇上陳孝正轟轟烈烈地愛一場,當然是青春。像阮莞那樣在青春的時候包容了一個錯誤的人,當然是青春。像張開那樣默默地愛著阮莞,甘願做配角的青春,也是青春。而你每天早上去圖書館占位,連著三個月遇到同一個人,而今天在你猶豫著要不要跟她打招呼時,她卻對你突然一笑,這樣的日子,毋庸置疑,也是青春。
    你總有自己的生活,跑到別人的軌道上的火車,永遠到不了你想去的目的地。
    我相信生活中大部分情況,一定不是像鄭微這樣,更多的是像張開那樣默默地暗戀一個人,從來沒讓那個人知道;或者是曖昧了很久,最後自己在那兒糾結得快要死掉了,卻還是沒能在一起。在很多電影裏,這樣的青春隻是配角的戲份,而對於每一個身陷其中的人,卻占據了所有戲份。平淡也好,轟轟烈烈也罷,都一樣。
    鄭微在阮莞死去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她說生活不是隻有感情。
    青春更是如此,不是隻有轟轟烈烈的感情,才算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有人把青春耗在暗戀裏;有人把感情短暫地放到了一邊,選擇追逐夢想。每個人的青春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會遇到讓你仰望的人,也會遇到自己想做的事。這些或許在別人看來根本不值一提,但對於每個身處其中的人來說,卻都是實實在在的經曆。
    記得我在北京第一次和大家見麵時,說的主題就是:“當內心還不甘心的時候,就沒到放棄的時候。”在這裏想稍微改變一些:當你內心還不想放棄現在還堅持著的東西時,你的青春就還在,你就至少還沒有老去。更何況,那些口口聲聲說著自己青春不在的人,明明正處在別人無比羨慕的年紀裏;那些常常說著自己老的人,根本就沒到老去的時候。
    如果你問我青春和努力到底有什麽意義,那麽變成更好的獨一無二的自己,便是青春和努力的全部意義。青春所經曆的一切能帶給你的,除了更從容的你自己,別無他物。而隻有你足夠從容地能真正麵對生活的時候,你才會遇到一個跟你無比貼切的人。
    其實你早就知道,你之所以不停地追憶以前,說著自己老了,隻是因為現在過得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般。10歲剛出頭的你、15歲的你、20歲的你,一定對未來充滿渴望,覺得20多歲一定是個無比美好的年紀。隻是現實常常不像我們想的那般,所以我們開始不想長大,開始不停地懷舊,沉浸在回憶裏。
    有時候回憶是會騙人的,一滴眼淚都能變成琥珀,再小的事附著所謂的回憶都能熠熠生輝。但其實經曆的時候,也不過隻是那樣。總有一天你的現在也會變成將來的舊照片,懷念過去無法改變你的現在,永遠要在現在製造一些將來回憶起來有力量的回憶,永遠要現在努力。我們可以偶爾回頭看,但總要向前走。如果一個人一直回頭看,那麽他的青春或許就真的不在了。
    回憶到底是什麽?我認為,回憶是一種力量。盡管有時它讓你痛苦不堪,但在之後,你會從裏麵看到前行的力量。
    當你還青春的時候,別悔恨青春。不是說你看了《致青春》,你的青春就也跟著消逝了。明明是20歲出頭的年紀,卻硬要以40歲的心態過日子。你在15歲的時候,明明最羨慕的就是現在你這個年紀。真的到了這個年紀,你又在哀怨些什麽呢?如果你不把今天過得比昨天更有意義,那明天的到來又有什麽用呢?
    如果你在20歲的時候,不做一些能填滿你40歲回憶的東西,那到了40歲你該用什麽填補生活呢?
    關於你的青春,你隻能自己過,再多彎路你也隻能自己走。轟轟烈烈也好,平平淡淡也罷,你都得自己走完。關於你的未來,隻有你自己才知道,想要的東西隻能自己去爭取,衝破牢籠這件事情隻有你自己能做。
    電影明星約翰·巴裏莫爾說過:“人不會老去,直到悔恨取代了夢想。”以此共勉。
    至少在悔恨取代夢想之前,我們還有足夠的理由和時間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