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字數:522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人民的名義(影視原著) !
    今天,沙瑞金召集一個會議,內容事先沒通知。李達康和高育良分別趕往1號樓,在樓前不期而遇。李達康主動談起了趙瑞龍。道是這小子膽子實在夠大的,在這種敏感時刻跑到京州撈一個嫖客法院副院長,理由竟然是山水集團有他的股份。還傳了旨,說老書記趙立春讓他們少打內戰。李達康話裏有話說:育良書記,咱們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哪來的什麽內戰?是不是?高育良滿臉親切的笑容,很有風度地頻頻點頭:就是,就是!達康,在我看來,現在我省的政治局麵好得很,可以說是最好的曆史時期了。這個趙公子,真拿他沒辦法!
    這時,沙瑞金從背後過來了,哪個趙公子?是不是趙立春同誌的兒子趙瑞龍?我正想問你們呢,趙瑞龍怎麽在我省有這麽多生意啊?群眾反映很大,尤其是呂州的那個湖上美食城,可以說是天怒人怨啊,這麽多年了,你們就聽不見?高育良苦笑:聽見了也沒辦法,投鼠忌器嘛!李達康也說:誰敢動趙家的印鈔機啊。
    沙瑞金手一揮:也不盡然!呂州有個區委書記叫易學習,這位同誌就動了嘛!一個電話打到北京,打到趙立春同誌家裏,直接通氣匯報,下麵準備動真格的了。我和國富同誌前幾天專程去看了看他,他給我和國富同誌上了生動的一課。這上課的一堆教材呢,我和國富從呂州帶來了,回頭請諸位欣賞,欣賞過後,送省改革成就展覽館收藏……
    沙瑞金這麽一說,李達康和高育良才知道,今天這個會竟然是為老處級易學習開的。到會的除了他們倆,也請來了另外幾個和易學習有過交集的老同誌。當然,還有紀委書記田國富和組織部部長吳春林。
    眾人到齊,沙瑞金開門見山說,今天這個會是他提議召開的,內容比較集中,就做一件事:解剖一隻麻雀。沙瑞金說話時,機要秘書將一幅金山縣道路規劃圖掛到了牆上。李達康看著那幅熟悉的金山縣道路規劃圖,很意外,一下怔住了。沙瑞金敲了下桌子,掃視眾人:哪位同誌熟悉這張圖啊?李達康站起來,說是他熟悉。他怎能不熟悉呢?這是當年的金山縣道路規劃圖啊,曾經掛在縣委招待所101房間的正牆上。圖的主人是時任金山縣委書記的易學習,當時他是縣長,就住在隔壁103室。沙瑞金不動聲色:好,達康同誌,那就請你給我和同誌們講講這張圖的故事,回顧一下改革開放初期那段艱辛的曆史!
    李達康鎮定了一下情緒,開始講述當年修路的往事。與會者大多知道易學習頂雷的故事,但李達康的講述還是深深地感染了大家。麵對陳舊的規劃圖,李達康難得動了真情,眼含淚光,聲情並茂。結束講話時感慨萬端——我真慶幸當年遇到了易學習這樣的好班長啊。
    沙瑞金示意李達康坐下,對眾人點評說,戰爭年代,老同誌陳岩石為攻城背炸藥包;改革年代,易學習這也是背炸藥包嘛,出了問題主動承擔責任,讓金山縣老百姓贏了,也為我們保住了一位省委常委!
    這時,機要秘書把另一張破舊的地圖又掛到了牆上。
    沙瑞金看看眾人:這張圖誰熟悉啊?
    省政協錢秘書長舉手認領。道是二十二年前,他在林城做地委書記,時任道口縣縣長的易學習家裏就掛著這張圖。這是一張道口縣扶貧示意圖,當時道口是林城地區最窮的一個縣,易學習任職期間,跑遍了圖上每個自然村和扶貧點,組織道口建築隊伍走出去,靠勞動力轉移,讓道口成為了小康示範縣。現在道口縣成了著名的建築之鄉。
    一張又一張圖掛出來,引出易學習一段又一段感人故事。其中一張竟然與高育良有關。高育良做呂州市委書記時,易學習也做過他的部下,在市交通局抓過反腐倡廉。高育良也隨著眾人感慨起來,誇易學習是個好同誌。這時,與會者都看清了動向:省委書記沙瑞金要做伯樂呢!李達康很及時地發出了歎息:八張規劃圖,一把辛酸淚啊!沙瑞金見李達康有所觸動,就讓李達康說說感想。
    李達康就勢而起,侃侃而談——這些年來,我們幹部人事製度到底哪裏出了問題?為什麽像易學習這樣的同誌多年提不上來?我說點體會,供大家參考。大家都清楚,作為一把手啥事最難辦?就是提拔安排幹部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安排了這個,怕虧待了那個。幹部隊伍又是寶塔形結構,越往上人越少。一把手眼麵前的幹部都安排照顧不過來了,誰還能想到易學習呢?何況他不跑不送,隻會幹活!
    沙瑞金慢條斯理地接過話頭:易學習隻會幹活,總覺得自己的努力組織上能看得到,實際情況呢?組織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的,是由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的一把手掌控的。中國的政治就是一把手政治嘛,你不向一把手靠攏,不經常出現在一把手的視線裏,進而把一把手變成你的政治資源,你就不可能出現在一級組織的考察範圍裏。
    李達康響應附和,聲音洪亮:瑞金書記這話沒錯!如果政治生態進一步惡化,比如這位一把手拉幫結派,不是他的人一概不用,你怎麽辦?再比如,一把手若是心術不正,要賣官帽子發財,那你就更別指望他唯才是舉了。這種政治生態說到底就是腐敗的生態!它促使下麵幹部去跑去送嘛,所以能送啥送啥,有些女同誌就把她自己往一把手床上送。黨風政風社會風氣就一點點搞壞了,以至不可收拾……
    這時,高育良笑眯眯地開口了:達康同誌說得不錯,但也不要以偏概全。像易學習的情況畢竟還是少數,不能因此否定組織工作。關於幹部人事,黨內有規章製度,有選拔標準和考察辦法。田國富插話:問題是這些規章製度是否執行了呢?有些幹部一直被群眾舉報,卻一路提拔。為什麽?有政治資源嘛!易學習不是個別現象,在我省是大量存在的,這次正是嚴格執行了組織人事規定,才發現了這位同誌!高育良又爭辯:政治資源也是相對的,上麵領導是下麵幹部的政治資源,下麵幹部又何嚐不是上麵領導的政治資源呢?我在呂州用易學習做市交通局長,就是把他當成我的政治資源了嘛!所以,在幹部人事安排上,主管領導使用一些身邊比較熟悉的幹部也有情可原。熟悉的,知根知底,啥性情,啥能耐,心裏大體有數,用著就放心嘛。
    錢秘書長曆史上曾是高育良的對立麵,到退休也沒能上到副省級,便趁機向高育良發難:易學習是你育良同誌熟悉的幹部,你都把他當成自己的政治資源了,那為啥不把這位同誌推薦上來啊?所以,我認為這些年山頭主義、團團夥夥是有的,不承認不行。
    高育良笑著反駁:哪來這麽多山頭啊?我省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區嘛!再說了,好同誌就一定要提上來做大官嗎?當年少奇同誌和淘糞工人時傳祥說,我做國家主席,你淘大糞,我們都是為人民服務!
    錢秘書長皺起眉頭,惱火地敲了一下桌子:老高,你少唱高調。
    高育良卻繼續笑著爭辯,調門益發高昂:再舉個例,雷鋒是什麽官?什麽級別啊?二十二歲的解放軍戰士,汽車班班長嘛,可雷鋒同誌卻是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學習榜樣,至今仍然是我們的道德楷模!
    李達康實在聽不下去了,指出高育良偷換了概念:現在討論的是幹部人事問題,是在總結經驗教訓,不是評學雷鋒標兵。錢秘書長又用大白話直指要害:大教授歪理多,一邊要求易學習他們提著飯盒學雷鋒,一邊把自己的弟子拚命向上推薦,安排副省級,能服人嗎?
    高育良這才發現,自己今天好像犯了點錯誤,怎麽把好端端的辯證法搞成了詭辯論?似乎還激起了眾怒。哪裏出毛病了?他秉持的正確理論怎麽會出現這種不正確的效果呢?要檢討總結呢!再一想,又覺得不是他的錯誤,而是權力效應!因為他不是一把手啊,權重不夠大嘛!如果這些話都是沙瑞金說的,那就是堂堂正正的辯證法了。
    沙瑞金這時接了上來,態度鮮明:育良同誌啊,你說的道理都不錯,但用錯了地方就難以服人了!幹部任用我們一直有明確的規章製度、選拔標準和考察辦法,但長期以來沒得到很好執行,為什麽?因為在某些時期,組織部不是黨的組織部了,成了某位一把手的組織部了!這話的分量很重,指向也很明確,幾乎就差點趙立春的名了。
    高育良和李達康注意地看著沙瑞金,臉上都現出驚愕的神色。
    沙瑞金環視眾人,說:今天我們的組織部重新成了黨的組織部,才發現了易學習等一批德才兼備的好同誌!這次到呂州調研時,我就特意和易學習接觸了一下,到他家親眼看了看,這麽一看一聊,我放心了,使用這樣的幹部就有了底氣。
    高育良這時已有預感,省委書記做起了伯樂,易學習必成駿馬。
    果然,沙瑞金接著說:我提議把易學習擺在這次省委表彰的十位優秀區縣幹部第一名。下一步建議安排呂州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當然嘍,這還要在常委會上認真討論,然後進行公示!
    說完,沙瑞金宣布散會,卻把高育良和李達康留下了。
    收拾著桌上的文件,沙瑞金對二人說,自己調過來已經有一段日子了,還沒開過民主生活會,提議召開一次班子的民主生活會。高育良和李達康都說手上事多,希望推遲一些日子。沙瑞金不依,話裏有話說:不好再遲了吧?我還希望你們二位在會上為大家帶個好頭呢。
    李達康心裏一緊,當即表態要在民主生活會上第一個發言。準備從前妻歐陽菁落馬談起,在這件事上,他有不少話要說,得對組織有個交代。沙瑞金也不客氣,批評說:本來就等著你來找我談,可你沒來,那就在生活會上談吧。沙瑞金指出,離婚不是錯,但離婚後用專車把涉嫌犯罪的前妻往國際機場送,那就錯了,起碼是沒有警惕性。
    李達康接受批評,道是自己心硬了一輩子,關鍵時刻卻軟了。高育良在一旁歎息:可以理解,幾十年的夫妻嘛,平時關係又不好,最後時刻對方提出了也不好不送。再說當時也不知道歐陽菁涉嫌犯罪嘛。沙瑞金很嚴肅:話雖這樣講,可如果沒有侯亮平,會是啥後果啊?李達康坦承道:後果就太嚴重了,我沒法對省委、對中央交代啊!
    沙瑞金又不動聲色地和高育良談了起來:還有你育良同誌,呂州那個美食城又是怎麽回事?據說是你批的,是當年的政績工程嗎?高育良苦笑不已:沙書記,還真讓您說對了,就是政績工程嘛!經濟滑坡了,趙立春同誌和當時的省委提出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美食城就匆忙上馬了。認識不足,沒想到會嚴重汙染環境,教訓沉痛啊。沙瑞金同樣不客氣:這個教訓是夠沉痛的!你高育良書記大筆一揮,批下了一個權貴項目,呂州的名片月牙湖就成了汙水坑,代價也太大了吧?
    高育良也出汗了:是啊是啊,曆史局限性啊,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個嘛!沙瑞金緊抓不放:育良同誌,缺少說服力吧?達康同誌怎麽沒有這種局限呢?他在呂州做市長就沒批這個項目嘛!到了林城,又改造采煤塌陷區做開發區,這一正一負結果我都親眼看了,令我觸目驚心啊!李達康不失時機地點出問題要害:關鍵在“權貴”二字上。如果這座美食城不是趙家公子要上馬,相信育良書記的局限性會小一些。
    高育良隻得咽下苦果,主動檢討:達康同誌說得對,這正是我要好好反省的。認識上的局限性,加上不唯實隻唯上,就犯了一個曆史性錯誤。沙瑞金嗬嗬笑了起來,指點著高育良打趣:哎,瞧瞧,我們育良同誌都出汗了,這個民主生活會應該能開出一個好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