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彼美孟薑,德音不忘(2)

字數:842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雲中歌2:浮生夢 !
    機靈的富裕早吩咐了小宦官去拿皮襖,這時剛好送到,忙捧過來交給抹茶,換下了雲歌身上已經弄髒的襖子。
    雲歌走到劉弗陵身側,笑問:“你要不要玩?很好玩的。”
    劉弗陵盯了她一眼,看著冰麵上的飛龍沒有說話,雲歌湊到他身旁,小聲說:“我知道你其實也很想知道是什麽滋味,可是堂堂一國天子怎麽能玩這些小孩子的玩意兒?在這麽多宦官宮女麵前,怎麽能失了威儀呢?咱們晚上叫了小妹,偷偷來玩。”
    劉弗陵沒有搭理雲歌,隻問:“這是你小時候玩過的?”
    雲歌點頭:“聽爹爹說,東北邊的冬天極其冷,冷得能把人耳朵凍掉,那邊的孩子冬天時,喜歡坐在簸箕裏麵從冰坡上滑下。我聽到後,嚷嚷著也要玩,有一年我過生日時,爹爹就給我做了這個。我當時就想著,可惜你……”
    劉弗陵微笑:“現在能玩到也是一樣的。”
    雲歌滿臉欣喜,“你答應晚上來陪我和小妹玩了?”
    劉弗陵未置可否,雲歌隻當他答應了。
    上官小妹低著頭,不好意思地過來給劉弗陵行禮,“臣妾失儀在先,失禮在後,請陛下恕罪。”
    劉弗陵讓她起來,淡淡說:“性情流露又非過錯,何罪可恕?”又對雲歌叮囑了一聲:“別在冰麵上玩太久,小心受涼咳嗽。”說完,就帶著於安走了,雲歌叫都叫不住,氣得她直跺腳。
    劉弗陵來後,周圍的宦官和宮女如遇秋風,一個個都成了光杆子樹,站得筆直,身上沒一處不規矩,劉弗陵一走,一個個又如枯木逢春,全活了過來,躍躍欲試地看著“冰飛龍”,想上去玩一把。
    雲歌笑說:“都可以玩。”
    抹茶立即一馬當先,衝到梯子前,“我先來。”
    橙兒有些害怕,卻又禁不住好奇,猶豫不決。最後還是在抹茶鼓動下,玩了一次。
    上官小妹站在雲歌身側,看著眾人大呼小叫地嬉鬧。每個人在急速滑下的刹那,或驚叫,或大笑,都似忘記了他們的身份,忘記了這裏是皇宮,都隻能任由身體的本能感覺展現。
    很久後,小妹對雲歌說:“我還想再玩一次。”
    雲歌側頭對她笑,點點頭。
    眾人看皇後過來,都立即讓開。
    小妹慢慢地登上了最高處的方台,靜靜地坐了會兒,猛然鬆脫拽著欄杆的手,任自己墜下。
    這一次,她睜著雙眼。
    平靜地看著身體不受自己控製的墜落,時而快速、時而突然轉彎、時而慢速。
    平靜地看著越來越近的地麵。
    然後她平靜地看向雲歌。
    沒有叫聲,也沒有笑聲,隻有沉默而甜美的笑容。
    雲歌怔怔看著小妹。
    凝視著殿外正掛燈籠的宦官,小妹才真正意識到又是一年了。
    她命侍女捧來妝盒。
    妝盒是漆鴛鴦盒,兩隻鴛鴦交頸而棲,頸部可以轉動,背上有兩個蓋子,一個繪著撞鍾擊磬,一個繪著擊鼓跳舞,都是描繪皇室婚慶的圖。
    小妹從盒中挑了一朵大紅的絹花插到了頭上,在鏡子前打了個旋兒,笑嘻嘻地說:“晚上吃得有些過了,本宮想出去走走。”
    一旁的老宮女忙說:“奴婢陪娘娘出去吧!”
    小妹隨意點點頭,兩個老宮女伺候著小妹出了椒房殿。
    小妹一邊走一邊玩,十分隨意,兩個宮女看她心情十分好,賠著笑臉小心地問:“今日白天,娘娘都和宣室殿的那個宮女做了什麽?”
    小妹嬌笑著說:“我們去玩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人可以從很高處掉下來,卻不會摔著,很刺激。”又和她們嘰嘰咕咕地描繪著白日裏玩過的東西具體什麽樣子。
    說著話的工夫,小妹已經領著兩個宮女,好似無意地走到了滄河邊上。
    月色皎潔,清輝灑滿滄河。
    一條蜿蜒環繞的飛龍盤踞在滄河上。月光下,晶瑩剔透,如夢似幻,讓人幾疑置身月宮。
    銀月如船,斜掛在黛天。
    兩個人坐在龍頭上。
    從小妹的角度看去,他們好似坐在月亮中。
    那彎月牙如船,載著兩個人,遊弋於天上人間,身畔有玉龍相護。
    小妹身後跟隨的宮女被眼前的奇瑰景象所震,都呆立在了地上,大氣也不敢喘。
    龍頭上鋪著虎皮,雲歌側靠著欄杆而坐,雙腳懸空,一踢一晃,半仰頭望著天空。
    劉弗陵坐於她側後方,手裏拎著一壺燒酒,自己飲一口,交給雲歌,雲歌飲一口,又遞回給他。
    兩人的默契和自在愜意非言語能描繪。
    雲歌本來想叫小妹一塊兒來,可劉弗陵理都沒有理,就拽著她來了滄河。雲歌的如意算盤全落了空,本來十分悻悻,可對著良辰美景,心裏的幾分不開心不知不覺中全都散去。
    雲歌輕聲說:“我們好像神仙。”她指著遠處宮殿中隱隱約約的燈光,“那裏是紅塵人間,那裏的事情和我們都沒有關係。”劉弗陵順著雲歌手指的方向看著那些燈光,“今夜,那裏的事情是和我們沒有關係。”
    雲歌笑,“陵哥哥,我看到你帶簫了,給我吹首曲子吧!可惜我無音與你合奏,但你的簫吹得十分好,說不準我們能引來真的龍呢。”
    傳說春秋時,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公主,愛上了一個叫蕭史的男子。兩人婚後十分恩愛。蕭史善吹簫,夫婦二人合奏,竟引來龍鳳,成仙而去。
    雲歌無意間,將他們比成了蕭史、弄玉夫婦。劉弗陵眼中有笑意,取了簫出來,湊於唇畔,為他的“弄玉”而奏。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彼美孟薑,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
    將翱將翔,佩玉將將。
    彼美孟薑,德音不忘。
    曲子出自《詩經·國風》中的鄭風篇,是一位貴公子在誇讚意中人的品德容貌。在他眼中,意中人的一切都是最好的,不管再遇見多美麗的女子,他都永不會忘記意中人的品德和音貌。
    劉弗陵竟是當著她的麵在細述情思。
    雲歌聽到曲子,又是羞又是惱。雖惱,可又不知該如何惱,畢竟人家吹人家的曲子,一字未說,她的心思都是自生。
    雲歌不敢看劉弗陵,扭轉了身子,卻不知自己此時側首垂目,霞生雙暈,月下看來,如竹葉含露,蓮花半吐,清麗中竟是無限嫵媚。
    上官小妹聽到曲子,唇邊的笑容再無法維持。幸虧身後的宮女不敢與她並肩而站,都隻是立在她身後,所以她可以麵對著夜色,讓那個本就虛假的笑容消失。
    一曲未畢,小妹忽地扭身就走,“是陛下在那邊,不要驚了聖上雅興,回去吧!”
    兩個宮女匆匆扭頭看了眼高台上隱約的身影,雖聽不懂曲子,可能讓皇帝深夜陪其同遊,為其奏簫,已是非同一般了。
    小妹的腳步匆匆,近乎跑,她不想聽到最後的那句“彼美孟薑,德音不忘”。隻要沒有聽到,也許她還可以抱著一些渺茫的希望。
    德音不忘?!
    不忘……
    真的這一世就不能忘了嗎?
    劉弗陵吹完曲子,靜靜看著雲歌,雲歌抬起頭默默望著月亮。
    “雲歌,不要再亂湊鴛鴦,給我、也給小妹徒增困擾。我……”劉弗陵將簫湊到唇畔,單吹了一句“彼美孟薑,德音不忘”。
    雲歌身子輕輕一顫。
    她刻意製造機會讓劉弗陵和小妹相處,想讓小妹走出自己的殼,把真實的內心展現給劉弗陵。他們本就是夫妻,如果彼此有情,和諧相處,那麽一年後,她走時,也許會毫不牽掛。卻不料他早已窺破她的心思,早上是轉身就走,晚上壓根兒就不讓她叫小妹。
    德音不忘?
    雲歌有害怕,卻還有絲絲她分不清楚的感覺,酥麻麻地流淌過胸間。
    霍光府邸。
    雖是小年夜,霍光府也布置得十分喜慶,可霍府的主人並沒有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中。
    霍光坐於主位,霍禹、霍山坐於左下首,霍雲和兩個身著禁軍軍袍的人坐於右下首。他們看似和霍禹、霍山、霍雲平起平坐,但兩人的姿態沒有霍山、霍雲的隨意,顯得拘謹小心許多。這兩人是霍光的女婿鄧廣漢和範明友,鄧廣漢乃長樂宮衛尉,範明友乃未央宮衛尉,兩人掌握著整個皇宮的禁軍。
    範明友向霍光稟道:“爹,宣室殿內的宦官和宮女都由於安一手掌握,我幾次想安插人進去,都要麽被於安找了借口打發到別處,要麽被他尋了錯處直接攆出宮。隻要於安在一日,我們的人就很難進宣室殿。”
    霍雲蹙著眉說:“偏偏此人十分難動。於安是先帝臨終親命的後宮總管,又得皇帝寵信。這麽多年,金錢、權勢的誘惑,於安絲毫不為所動。我還想著,曆來皇帝疑心病重,想借皇帝的手除了他,或者至少讓皇帝疏遠他,可離間計、挑撥策,我們三十六計都快用了一輪了,皇帝對於安的信任卻半點不少,這兩人之間竟真是無縫的雞蛋——沒得叮。”
    霍光沉默不語,霍山皺眉點頭。
    性格傲慢,很少把人放在眼內的霍禹雖滿臉不快,卻罕見地沒有吭聲。上次的刺客,屍骨都不存。他損失了不少好手,卻連於安的武功究竟是高是低都不知道。本來,對於安一個閹人,他麵上雖客氣,心裏卻十分瞧不起,但經過上次較量,他對於安真正生了忌憚。
    鄧廣漢道:“宣室殿就那麽大,即使沒有近前侍奉的人,有什麽動靜,我們也能知道。”
    目前也隻能如此,霍光點了點頭,看向範明友,“近日有什麽特別事情?”
    範明友謹慎地說:“昨天晚上皇帝好像歇在了那位新來的宮女處。 ”
    霍禹憋著氣問:“什麽是‘好像’?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皇帝究竟有沒有……睡……了她?”
    霍光看了眼霍禹,霍禹方把本要出口的一個字硬生生地換成了“睡”字。
    範明友忙說:“根據侍衛觀察,皇帝是歇息在那個宮女那裏了。”
    霍光淡淡地笑著,“這是好事情,陛下膝下猶空,多有女子沾得雨露是我大漢幸事。”
    屋內的眾人不敢再說話,都沉默地坐著。
    霍光笑看過他們,“還有事情嗎?沒有事情,就都回去吧!”
    範明友小心地說:“我離宮前,椒房殿的宮女轉告我說,皇後娘娘身邊新近去了個叫橙兒的宮女。”
    霍雲說:“這事我們已經知道,是皇帝的人。”
    範明友道:“的確是於安總管安排的人,可聽說是宣室殿那個姓雲的宮女的主意,打著讓橙兒去椒房殿照顧什麽花草的名義。”
    霍禹氣極反倒笑起來:“這姓雲的丫頭生得什麽模樣?竟把我們不近女色的皇帝迷成了這樣?這不是妃不是嬪已經這樣,若讓她當了妃嬪,是不是朝事也該聽她的了?”
    範明友低下頭說:“她們還說今日晚上也和那個宮女在一起,又是吹簫又是喝酒,十分親昵。”
    霍光揮了揮手:“行了,我知道了,你們都出去吧!”
    看著兒子、侄子、女婿都恭敬地退出了屋子,霍光放鬆了身體,起身在屋內慢慢踱步。
    他昨日早晨剛去見了雲歌,劉弗陵晚上就歇在雲歌那裏,這是成心給他顏色看嗎?警告他休想幹涉皇帝的行動?
    看來劉弗陵是鐵了心,非要大皇子和霍家半點關係都沒有。
    長幼有序,聖賢教導。自先秦以來,皇位就是嫡長子繼承製,若想越製,不是不可能,卻會麻煩很多。
    霍光的腳步停在牆上所掛的一柄彎刀前。
    不是漢人鍛造風格,而是西域遊牧民族的馬上用刀。
    霍光書房內一切布置都十分傳統,把這柄彎刀凸現得十分異樣。
    霍光凝視了會兒彎刀,“鏗鏘”一聲,忽地拔出了刀。
    一泓秋水,寒氣冷冽。
    刀身映照中,是一個兩鬢已斑白的男子,幾分陌生。
    依稀間,仿似昨日,這柄刀架在他的脖子上,那人怒瞪著他說:“我要殺了你。”他朗笑著垂目,看見冷冽刀鋒上映出的是一個劍眉星目、朗朗而笑的少年。
    霍光對著刀鋒映照中的男子淡淡笑開,他現在已經忘記如何朗笑了。
    大哥去世那年,他不到十六歲。驟然之間,他的世界坍塌。
    大哥走時,如驕陽一般耀眼。他一直以為,他會等到大哥重回長安,他會站在長安城下,驕傲地看著大哥的馬上英姿,他會如所有人一樣,高聲呼喊著“驃騎將軍”。他也許還會拽住身邊的人,告訴他們,馬上的人是他的大哥。
    誰會想到太陽的隕落呢?
    大哥和衛伉同時離開長安,領兵去邊疆,可隻有衛伉回到了長安。他去城門迎接到的隻是大哥已經腐爛的屍體,還有嫂子舉刀自盡、屍首不存的噩耗。
    終於再無任何人可以與衛氏的光芒爭輝,而他成了長安城內的孤兒。
    大哥的少年得誌,大哥的倨傲冷漠,讓大哥在朝堂內樹敵甚多,在大哥太陽般刺眼的光芒下,沒有任何人敢輕舉妄動,可隨著大哥的離去,所有人都蠢蠢欲動,他成了眾人仇恨的對象。
    他享受了大哥的姓氏——霍,所帶給他的榮耀,同時意味著,他要麵對一切的刀光劍影。
    從舉步維艱、小心求生的少年,到今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就是那一個“之上”的人也不敢奈他何,他放棄了多少,失去了什麽,連他自己都不想再知道。
    雲歌?
    蠟燭的光焰中,浮現出雲歌的盈盈笑臉。
    霍光驀然揮刀,“呼”,蠟燭應聲而滅。
    屋內驟暗。
    窗外的月光灑入室內,令人驚覺今夜的月色竟是十分好。
    天邊的那枚彎月正如他手中的彎刀。
    “哢嗒”一聲,彎刀已經入鞘。
    如果皇子不是流著霍氏的血,那麽劉弗陵也休想要皇子!
    如果霍家的女子不能得寵後宮,那麽其他女子連活路都休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