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截教動作<第一更>
字數:3758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升仙道 !
不說石磯和鎮元子在五莊觀內相互論道,那人族當中自被少昊治理以來,到處祥和,一派和氣之象,但仍舊有些戰亂,乃是當年軒轅氏收服的九黎部落,經過百年發展,九黎部落漸漸有些生機,後有來了大巫九鳳,不忿當年軒轅氏斬殺蚩尤,刑天也被天庭上帝昊天折辱,自那以後不曾再回北蘆俱洲祖巫殿,是故九鳳親臨九黎,發展民生,也是常與那人族大統有摩擦。九鳳也不主動挑釁,堅守九黎之地,不服教化。少昊也是痛疼不已。但終是無法,自己師尊趙公明自傳下仙法,便早已回轉峨眉山羅浮洞靜修,人族當中雖然有些修士,但少昊知道,這些人終是不能收服九黎。
轉眼之間,數十年便已過去,少昊雖然修習截教仙法,但終日操勞人族之事,修為卻未入仙道,堪堪達到元嬰期而已。雖是仙風道骨,但終究顯出老年之態,又有南方有熊部落之中也出了一個有賢之士,乃是當年人皇軒轅氏之孫,名曰顓頊。字號高陽氏,居於商丘之地。自小便聰明敏慧,是有大智謀,出生之時神繞神龍,天降異響,也是一個奇人。在有熊部落也素來有很高的威望。顓頊也是心胸寬廣,繼承軒轅氏擅長攻略,知人善任,坐下又有多個得力助手,知事明理。他善以養材以任地,結合軒轅氏當年傳下的皇帝外經載時以象天,製定出多個利民之策,卻是大賢之人。少昊聽聞也是心中高興,就在此時,趙公明也發來符召,命他在人族當中挑選大賢,退居人祖殿。少昊本有此意,不想自己師尊發來符召,忙急匆匆趕往有熊部落接見高陽氏。將他接回陳都,好生調教,數年之後,少昊便將人王之位傳給了高陽氏,退居人祖殿。在少昊交接之時,天降功德,但並沒有當年三皇之時那般威勢,但也了得,少昊頓時吸收了功德,證得大羅金仙之位,而趙公明身為人王之師,也是得了些功德,修為也提升至大羅金仙中期頂峰,一眾相助人族的修道之人也稍許得了些功德,依舊留在人族之中教化人族,其中尤為
在顓頊任人主之後,踏足洪荒各地,北到幽陵之泉,南到交阯舊地,西到流沙源流之山,東到大海蔚藍之濱,凡是日月所照的地方,莫不歸附。同時製定出諸多禮儀製度,以教化人族。但惟獨那九黎部族不曾抵達,高陽氏心中甚為惱怒。
高陽氏乃是軒轅氏之孫,當年軒轅氏拜在闡教門下,對石磯甚為不滿,是故牽連與截教,高陽氏亦是如此,但也不敢表現太過。他自小便被闡教赤精子收在門下,悉心調教,也是有些法力。自此之後,這高陽氏便有些狂傲自大,不將一眾修士放在眼中。
這一日,正在五莊觀中論道的石磯徒然驚醒,表情吃驚,與鎮元子道了聲罪,便帶著火靈,駕起八臂急急朝那金鼇島而去。卻是通天教主自紫霄宮歸來之後,翻來覆去的思量,便叫多寶道人敲響玉磬,召集一眾截教門人。想要吩咐一二,也免得遭了劫數。
金鼇島召集門人,一時間,隻見洪荒四處生煙,或是騎著八叉鹿,頭挽道絮者,或是騎猛虎,披頭散發者,亦或是兩袖空空,赤目青麵者,千奇百怪,不足而論。但皆是向東海金鼇島急急而去。
截教動作,自是瞞不過其餘幾位聖人,身在八景宮中的太上老君毫無反應,玉虛宮中的元始天尊冷哼一聲,抬眼向東海之處忘了一眼,眼中精光四溢,似是計較著什麽。媧皇宮中的女媧娘娘麵色不解,略帶吃驚。而西方二聖卻是麵上微笑,不做動作。
眾聖反應,通天教主自是不知。隻見碧遊宮雲床之上空空如也,但宮中氣氛卻是壓抑的緊,知道通天教主注視著殿中眾人,萬千弟子均不敢言,心中揣測,不知何事惹得通天教主這般不喜,萬年來也不曾見通天教主這般嚴肅可怕。
石磯降下雲頭,直落金鼇島山門之前,見山門之處一童子閉目養神,時有鼾聲四起,心中不禁有些羨慕,輕咳一聲。那童子被石磯輕咳一聲驚醒,見麵前兩個道人,仙風道骨,周身仙氣縈繞。再定眼看去,卻是認得石磯,忙躬身行禮,口稱師叔。石磯微笑點點頭,出口問道:“童兒,你可知此番師尊召集我截教門人乃是何事?”
那守山童子搖搖頭,苦笑道:“師叔說笑了,老爺行事我如何得知。”
石磯聞言,也是訕訕一笑,知道自己多此一問,便從懷中取出一些靈果送給他,便帶著火靈向碧遊宮而去。
那童子見石磯急切的背影,又斜靠在山門之上,閉上眼睛,嘴了喃喃道:“做什麽核心弟子啊!像我這般不是挺好的麽!”卻是又進入夢鄉當中。
石磯火急火燎的進入大殿,見萬千同門皆是在碧遊宮中,或是三五成群一起,或是閉目不言,見有人進入大殿,皆是抬眼望去。石磯麵帶微笑,吩咐一臉驚駭的火靈找位置坐下,便徑自向前排緩緩而去。
截教眾人大多不識石磯,原因卻是石磯自被通天教主收做弟子,平日裏不在金鼇島上行走,且平日裏行事頗為低調,難怪這些個門人不識自己。對石磯指指點點,但也知道石磯乃是通天教主親傳弟子,自是心中各有計較,也略有吃驚。
待行至前排,眾人見石磯來了,皆是起身見禮,多寶道人也不例外。眾人見禮一番,又見宮門之口進來一道人,頭挽道絮,周身威嚴,身著墨色道袍,麵上沐浴春風,卻掩飾不住本來的黑色色澤。正是從天庭紫微宮趕來的烏雲仙。
烏雲仙卻是光鮮的緊,他乃是天庭紫薇大帝,自是被眾人識得,自是忙的不可開交,與一眾截教門人相互見禮,待到近前,見石磯已然到了,微微頷首,又與眾人一番見禮,才坐於蒲團之上,閉目不語。
通天教主見眾人來的差不多時,卻是顯出法身,端坐於雲床之上。眾人見通天教主,皆是起身向通天教主行禮。通天教主微微點點頭,也不說話,掃視一番門人,點點頭又搖搖頭,也不知何故。眾人都是心中踹踹,有些不安。
通天教主不顧眾人表情,出言道:“此番為師被道祖召於紫霄宮中,卻是有事。道祖相招我等六位聖人,隻因自當年巫妖大戰之後眾多修士因果糾纏太深,我道門三教弟子又在萬年之內不得斬屍,與天道結下大因果,而那闡教諸多弟子在人皇之爭之時身犯殺劫,故天道將於千年之後降下封神之劫,是為封神之劫,以供那天庭之上的昊天驅使。此次大劫,以根行因果而論,成仙神人三道,為師與你等兩位師伯商議許久,尚未有定論。封神完結前,爾等若無貧道差遣,切莫隨意出山行走,需緊守洞府,靜誦黃庭,莫要沾染紅塵,平白增加自身因果,召來殺身之禍。到時候,為師也保你們不得。”
眾人聞言,皆是心頭大驚,麵上表情千奇百怪,或有驚恐不安者,或有低頭沉思者,亦或是交頭接耳者,皆是踹踹不安,不知如何應對。通天教主也不怪罪。
坐下的金靈聖母本就替通天教主掌管教務,回身瞪了一眼眾人,嚇得眾人忙閉口不語,噤若寒蟬,不敢再出聲。金靈聖母麵上不解,出言問通天教主道:“師尊,即是他闡教門人身犯殺戒,與我教弟子何幹?”
通天教主聞言,卻是沉吟道:“卻是不然,此次大劫涉及甚廣,不光是我等道門三教弟子身在大劫之中,就是其他教中之人,亦或是一些個散修。大劫之中若是不識天數,妄自下山阻止者,沾染因果者,也是身在大劫中。道祖曾言,此次大劫連道祖都無法預測何等程度,可想而知何等慘烈。”
眾人聞言更是心中揣測,不發一言,通天教主見狀卻是又開口道:“當年為師你等兩位師伯有言,那五帝之事歸我截教教化,是以我教也不好撒手不管,多寶,此事便交與你處理,莫要讓過多弟子出山便是,免得沾染因果。”
多寶聞言,忙起身恭命。
通天教主見狀,有叫眾人各歸洞府靜頌黃庭,便自隱去身形,不見蹤影。
眾人見狀,皆是結伴而去,一時間,偌大的碧遊宮中卻是空蕩蕩一片,隻留下一些個童子童女。
給讀者的話:
回玲瓏子道友的話:謝謝你的提醒我會改過來的厚顏求收藏金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