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紂王進香 妖幡怒卷
字數:3202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升仙道 !
瑞靄紛紜,金鑾殿上紂王端坐龍攆,殿內祥光繚繞,白玉階前成列百官文武。沉檀噴金爐,旦見珠簾高卷,蘭麝氤氳籠罩整個大殿,竟是一派氣象。此時紂王尚未昏庸,召見文武,商議國事,卻是眉頭深深皺起,蓋因東海戰事要緊,聞仲帶幾十萬大軍竟是遲遲拿將不下,雖是未上兵將,但卻僵持不下,紂王不禁有些不喜。
天子問當駕官:“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
言未畢,隻見自那左右之中行出一人,俯伏金階,:“臣商容待罪宰相,執掌朝綱,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叁月十五日,乃是人族聖母女媧娘娘聖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降香!”
紂王微微不悅,問道:“女媧有何功德?我乃萬金之軀,怎可輕出敬拜。”
商容耐心解釋道:“女媧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聖德,以土捏造人族先賢,後又人族大統,那時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娘娘乃采五色石之,以補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報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則四時康泰,國祚綿長,夙調雨順,災害潛消。此福國庇民之正神,陛下當往行香!”紂王微微沉思,竟是想起聞仲平日教導,不敢違逆:“準卿奏章!”
次日,紂王乘輦,左右帶文武百官,竟是金燈搖曳,浩浩蕩蕩,往女媧宮進香。行至南門,旦見家家焚香設案,戶戶結彩鋪氈,竟是微微點頭,甚為滿意,再看身後叁千鐵騎排列整齊,又有禦林八百,武成王黃飛虎保駕左右,滿朝文武隨行。前至女媧宮,天子離輦上殿,香焚爐中,文武隨班拜賀畢。紂王觀看殿中華麗,一番沐浴,由禮官迎入殿中。
待入殿中,見殿宇齊整,樓閣豐隆,正要祭拜,忽一陣狂風,卷起帳幔,現出女媧聖像,容貌瑞麗,瑞彩翩□國色天姿,宛然如蕊宮仙子臨凡,月殿嫦娥下世。紂王一見,神魂飄蕩,陡起淫心,命左右拿來筆硯,自女媧聖像之上提筆作詩“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眾人大驚失色,首相商容更是麵色大變,上前勸諫道“我王不可,女媧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請駕拈香,祈求福德,使萬民樂業,雨調風順,兵火寧息。今陛下作詩,有褻渭聖明之嫌,恐驚怒聖人,願我王以水洗之,好生祭拜,以求娘娘原諒過失。”
此時紂王似是換了一人,滿臉不屑:“朕看女媧之容,有絕世之姿,因作詩以讚美之,豈有他意,卿無多言!況孤乃萬乘之尊,留與百姓觀之,可見娘娘美貌絕世,亦是孤之遺筆耳。”
商容還要勸諫,卻觀那紂王麵色不虞,不敢再言,文武百官,默默點首,莫敢誰何。
時逢娘娘生辰,娘娘心喜,先是與自己兄長伏羲一番喜慶,卻是端坐彩鳳,四目遊賞,時至朝歌,見下方紫氣升騰,隱隱透漏出喜慶之氣,卻是稍稍有些驚奇,問身旁金羽仙子“此是何處,倒是何事這般喜慶?”
金羽仙子微微一笑,躬身道:“娘娘,此處乃是那人間皇室祭拜娘娘之所,此時略顯喜氣,想來怕是那人間帝王拜祭所致。”
娘娘麵露微笑,暗道這人王倒是有心,下得彩鳳,飄身進了殿堂。娘娘猛頭,看見粉壁上詩句,竟是粉麵寒煞,怒氣橫生,大怒罵道:“殷受無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詩褻我,甚是可惡!我想成湯伐桀而王天下,享國六百餘年,氣數己盡;若不與他個報應,不見我的靈感。”
就要來取紂王性命,卻恰逢那紂王二子拜見,女媧娘娘遙遙相望,竟發現殷商雖是氣運衰敗,卻隱隱有兩道帝王之氣隱隱而生,阻住娘娘去路,知道殷商還有二十八年氣運,冷哼一聲,回轉媧皇宮中。
待回轉宮中,卻是滿臉怒意,思索片刻,命那金羽仙子自後殿取來一金色葫蘆,娘娘單手一指,隻見彩光大盛,包裹金葫蘆,揭起葫蘆蓋,又是一指;葫蘆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椽,高四五丈有餘。白光之上,懸出一麵小幡來,隻見那幡麵非絲非線,光分五彩,瑞映千條,名曰:“招妖。”乃是當年妖族兩位大帝為討好娘娘,娘娘成聖之後便將此幡交與娘娘,今日卻是娘娘首次搖動此幡,可見氣的不清。一時間,竟是悲風颯颯,慘霧迷迷,陰雲四合,風過數陣,天下群妖俱到行宮,聽候法旨。
娘娘掃視一圈,將下首眾妖看的膽戰心驚,不知何事竟然使娘娘如此氣惱,開口道:“你等卻退去,隻留軒轅墳中三妖與鯤鵬、陸壓伺候。”
這軒轅墳三妖一個是千年狐狸精,一個是九頭雉雞精,一個是玉石琵琶精,見得娘娘麵色不善,也不敢出言,躬身伏地,不敢喘氣。
女媧娘娘看了三妖一眼“你三人聽我旨意,今成湯氣運敗亡,當可亡國,西周氣運頗足,乃有帝王之象,恰逢封神將起,你叁妖可隱其妖形,托身宮院,惑亂君心,不可殘害眾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
娘娘吩咐一通,三妖叩頭謝恩,化做清風而去。
女媧娘娘怒搖招妖幡,天地變色,雷聲滾滾,洪荒稍有修為的積年老妖皆有感應,待見過娘娘,心中惶惶不安。
其餘幾個聖人皆有感應,稍有推算,便知道其中緣由,東方三聖微微歎息一聲,隻道天數使然。西方二聖卻靜坐不動,接引道人麵無表情,準提道人卻是微微露出喜色,不知何故?
華光坐鎮升仙島上,忽見天地變色,雷雲滾滾,知道聖人發怒,稍有推算,竟是不得其果,一番沉思,忽然想起朝歌,再行推算,卻也是麵上怒色橫生,暗罵自己這些年隻顧玩樂,竟然將此等大事也忽略而過,這紂王一向廉潔,此次能做出這等荒謬之事,定是後世傳聞的那般,有人背後搗鬼,是不是那準提聖人所為倒是好欠缺考量。不禁又是一陣思索,便命身側童子召喚島上眾人。
眾人坐定,華光微微皺眉,卻不見石寶三人,但也並未放在心上,對其餘眾人道:“此番天地變色,定有大事發生,白壽且坐鎮升仙島,為師卻是出島些時日,待考量一番,再做計較。”
眾人聞言,皆是心驚,但卻應諾。華光又道:“我島上眾人大多有功德護身,卻是無礙,不過有幾人倒是身犯殺劫,不得不防。”稍稍掃視一圈,卻不見了那守門的敖丙,眉頭更皺,稍稍掐算,便知因果,徒自暗歎一聲,果然大劫來時,心被蒙蔽,竟是徒遭劫數,也隻能看他造化了。
遣散眾人,卻是隻身而出,手握一杆竹杖,乃是華光念自己沒有合適武器,取苦竹一節煉製,內有無窮妙用,煉入眾多材料,如那三光聖水便是其一。華光不做停留,向混沌深處的媧皇宮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