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淹死
字數:396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陰河擺渡人 !
聽到這話的一瞬間,我猛然回想起在渡河時老幺兒媳衝我笑的情景。那時她神情痛苦的捂著肚子,可嘴卻是咧開對著我笑。
我越想心裏越覺得老幺兒媳像是知道自己要死一樣,趕緊丟掉手邊的東西,趕去了老幺家。
老幺家門口的屋簷下有一灘水跡,我仔細看那灘水,竟然從裏頭發現了一株河底的水草。
我一進老幺家院子裏,就看到老幺兒媳的屍體躺在木板上。
一塊白布蓋住了她半截身子,上麵已經印上了清晰的水印,老幺兒媳死時果真是全身濕透了的。
我心裏難過,走近了看一眼老幺兒媳。
剛看到老幺兒媳的臉時,我差點以為她還沒死。
老幺兒媳的眼睛沒合上,從哪個角度都像是在盯著你看。
我歎了口氣,孩子早產你都熬過來了,就算沒了丈夫,你這個孩子娘還在啊,怎麽非要跟自己過不去呢!
每個選擇自殺的人都是可憐人。
我娘是產後抑鬱死的,老幺兒媳的死,讓我想到了我那可憐的母親。
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看一眼母親,可惜這願望不可能實現了。
我越想越覺得難受,眼淚不自覺得就掉下來了。
這時候,門外忽然傳來一陣聲響,接著就進來了幾個人。
原來是村裏的李先生帶著徒弟來了,李先生是村裏的算命先生,平時都不怎麽出門的。
因為李先生是個瞎子。
我遠遠看到老幺走在李先生前邊,將李先生慢慢帶到了家院子裏。
我說怎麽一直沒見到老幺的人,原來是請李瞎子去了。
我心裏凜然,老幺兒媳死得蹊蹺古怪,老幺又是那種打心底裏迷信的人,自然而然就請李瞎子來走一趟了。
隻見老幺臉上盡是一副複雜的神色,有悲痛,更有無奈。
“李先生,您請。”老幺作了一個手勢。
就見李先生點了點頭,就開始繞著老幺家走了一圈,又檢查了老幺兒媳的身子。
當時正是中午,李先生緩緩摘下了墨鏡,我看到他一雙白眼陷在眼眶裏。
他麵對著太陽的方向站著,身子一動不動,隻有手上有些動作,像是掐著某種手訣。
半晌,李先生轉過了身,對著眾人說,“老幺的兒媳是被淹死的!”
我一想,這說法有點道理,但說不通她會吊在自家門口啊。
但如果是上吊的,又無法解釋全身衣服都是濕的。
李先生接下來又說,“老幺兒媳招惹上了水裏了那些東西,成了替死的人了!”
李先生說這些時麵不改色,在場的村民都嚇得不輕。
老幺的身子哆嗦了一下,臉刷的就白了,他回頭看了我一眼。
我知道老幺在想著那晚渡河的事情,犯了村裏的規矩,難道這就是報應嗎?
我突然有種深深的內疚感,感覺老幺的兒媳就像替我死的。
那河真有著某種禁忌嗎?
李先生接下來的話才讓我鬆了一口氣,他說那東西很可能就在老幺家的井裏,不然剛才也不會說老幺兒媳是被淹死的了。
我順著李先生所指的方向,果然看到老幺家旁的一口井。
那井有些年頭了,井壩都有了裂痕。
老幺一聽這話,立馬就開始哭了,“那井我們一直都在用啊!”
老幺拉著李先生的胳膊問,“眼下該怎麽辦啊?”
“你們一家都喝了那井裏的水,如果不做法事,都要受牽連。”李先生一甩手就是五根手指頭。
我知道那意思是要價五萬。
這個李先生隻要出手,沒有不收錢的買賣,這七裏八鄉就他一個算命先生。
老幺不知道從哪裏拿出了錢,從房門出來就數著,五萬塊錢一分不差的遞到了李先生的手裏。
前段時間他兒子出車禍,估計那是公家賠償的錢,家中還有個嗷嗷待哺剛出世的孫兒,想想我都替他肉疼。
李先生仔細摸了那幾遝鈔票,臉上露出很滿意的表情。
李先生也不再多說什麽,就在老幺家布置了下法壇,法壇正對著的就是老幺家的那口井。
法事做到第三天的時候,卻李先生瘋了。
瘋之前的兩天李先生還好好的,老幺家四周都被他灑了黑狗血,每次揮著桃木劍做法時,法壇冒出的燒香味傳的老遠。
那口井前兩天也沒什麽異樣,據說第三天的時候,李先生說聽到井下有動靜,讓老幺找來水泵來把水抽幹,他要下去。
老幺雖然不知道李先生什麽意思,但還是照做了。
等井裏的水被抽完的時候,李先生揮舞著手中的桃木劍,往那口井衝了過去。
李先生雖是個瞎子,但耳朵聽的比眼睛還準。
讓人想不到的是,李先生這回竟吃癟了。
據在場的人說,李先生身子被絆了一下,整個人順著井口掉了下去。
幸虧當時被看到了,在場的人把他拉上來立即就送到醫院搶救。
結果他在醫院醒來了,就變得神誌不清了。
幾個膽子大的下井拉李先生上來之後,說在井下除了光溜溜的岩壁,什麽東西也沒發現。
隨後村裏就傳,老幺的孫兒是克爹娘的命,而且老幺一家晦氣的很,任何人靠近他家會倒黴一輩子。
李先生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為此,老幺家旁原先的鄰居都搬了家。
然而這幾天我也可以說非常倒黴,大概在老幺的兒媳下葬之後,我每晚都會和上次春夢裏的古典美女相會。
隻是每次夢到一半,古典美女那張精致的臉就會變成老幺兒媳死時候的臉。
她還瞪著眼睛看著我,次次都把我嚇醒了。
更奇怪的是,第二天早上醒來,我在床頭地上發現一灘水跡,上麵竟還漂著河底的水草。
我想到了老幺兒媳死時他家屋簷下的那灘水,背後不禁冒出了一層冷汗。
我決定去找老幺說說,反正我是不信村裏人說的倒黴不倒黴的。
而我心事重重的走在路上,快到老幺家的時候,迎麵卻撞上了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