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縣委門口的靜坐事件 [求收藏,求票]
字數:515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混跡官場 !
李愚離開了忘懷茶樓之後,就直接往縣裏趕。在路上的時候,陳元和突然給他打了電話,說是造紙廠的工人出亂子了。
因為淮河汙染嚴重,國家要治理淮河的水汙染問題,造紙廠被關停。這些工人們就集體上訪,聚集在縣委大院門口靜坐呢。縣長張家林卻在這個節骨眼上外出考察去了,不在家。隻好讓李愚等這些常委們馬上到縣委賓館會議室召開緊急會議。
李愚不敢怠慢,心想這可是個大事,掏出手機就給信訪局局長董剛打電話。但是董剛的電話卻一直正在通話中。
司機小劉就跟李愚說:“李縣長,你先別急,信訪局的同誌這時候肯定都在現場維持著局麵呢。估計董局長的電話也被打爆了。所以這個時候,你不可能打通他的電話。”
小劉司機自從李愚到了縣裏任職以後,也就從柳河鎮過來繼續給李愚開車。李愚主要是想打通董剛的電話,問問現場的情況。
這時董剛的電話就打了過來:“李縣長,我剛才一直在和陳書記匯報事態的發展情況。手機提示你也在給我打電話,我就準備向你匯報呢。現在靜坐的群眾到了晚上逐漸的在增多,我們一直在現場維持著局麵,向群眾做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但是他們怎麽也不理解,聽不進去,有幾個頑固分子還出現了過激行為,拉拉扯扯的。”
李愚說:“現在縣公安局的同誌在現場嗎?”
董剛回答道:“公安局的王局長也親自在現場維持秩序,但是那些工人也不聽任何勸說,怎麽解釋都無濟於事。極個別的女工還不停的拉扯我們的警察,搞得我們的警察同誌很被動。”
李愚繼續問道“如果我們公安局的同誌人手不夠的話,要立即給駐地武警中隊打電話,讓他們派人來幫助維持現場的秩序。”
董剛:“但是現在局麵控製的還好,縣委辦的同誌已經給這些靜坐的群眾買了礦泉水,餅幹等吃的物品。”
李愚指示道:“你現在和公安局的王輝局長相互商量,配合好,爭取不要讓事態進一步發展,等待常委會研究結果。”
董剛說:“好,請縣委領導們放心,堅決按照領導的指示辦,與縣委領導保持一致。”
李愚說:“你們辛苦了,代我想堅持在現場的同誌問好。”
解決造紙廠工人集體上訪靜坐事件的常委會正在緊張的開著。陳元和首先講了話,讓常委們都說說自己的看法,多出主意,想辦法。但是大家卻在這個時候都保持沉默,因為解決這個一千多人的吃飯問題,實在是個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就是能想出辦法,誰也不願意出頭攬這個爛攤子,如果誰想出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有可能由誰來處理這件事。
常委們眼睛都緊緊盯著唱主角的縣委書記陳元和。會議是不能冷場的,況且這是縣常委會議。參加會議的都是常委一級的領導幹部,所以陳元和沒必要對大家點名道姓。可是大家現在都覺得這件事確實不太好講,就是因為事件非同一般,所以大家都保持沉默。
陳元和隻有接著說:“對於造紙廠工人鬧事的這起事件,這對我們縣的穩定工作極為不利,如何保持全縣的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麵,關鍵就是要解決造紙廠工人的生存問題。隻要解決了這個問題,這起事件也就平息了。那麽如何能夠妥善的解決轉移安置這些人,請大家發表看法,各抒己見吧。”
主角陳元和的戲算是唱完了,接下來就輪到這些配角副職們發言了。但這些人還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發言。
縣長張家林不在,接下來按照慣例就該輪到常務副縣長李愚說了。李愚環視了一下會場上其他幾個常委,說道:“接下來我看說幾句。解決這起造紙廠工人上訪鬧事事件,的確是一件非常棘手的問題。這些工人提出的主要條件就是,他們的企業如何轉產,以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其實大多數工人們還是很講道理的。我們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也可以感覺到他們的難處,他們要生存要吃飯,要養家糊口。所以就采取了這種極端的不理智手段,迫使我們縣委縣政府出麵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發動全縣各個企業,特別是那些企業經濟效益發展比較好企業,分流轉移這些造紙廠的工人重新上崗。哪些企業經濟能力比較強,我們大家都想想辦法。集思廣益。問題就不難解決。”
縣委副書記劉說:“可惜張縣長在關鍵時候外出考察了,他要在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張縣長原來在城關鎮的時候,對情況比較熟悉。城關鎮就有幾個企業相當有實力,特別是酒廠,效益不錯,每年創稅七八千萬。可以解決一大部分造紙廠的人員分流問題。”
陳元和一聽劉副書記這樣一說,心裏就有點氣。認為他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縣長張家林不在,還偏偏提起他。張家林是他派出去的,名義上是外出考察,實際上就是公費去旅遊,到外麵散散心。如果上級要追究起來,這可是很嚴重的違紀問題。
關鍵時期,縣裏出了這麽大的事,縣長去不在,而是外出遊山玩水。
想到這,陳元和就說:“好了,我看大家都保持沉默,難道這事與你們無關們,要知道我們都是拿著國家俸祿的人,我們要為民做事。你們都不說話,怎能對得起黨對得起國家。這樣吧,我也不想點名讓大家發言了,既然大家都不願意說,我就拍板了就這樣定吧:從現在起,我們縣委成立解決分流造紙廠工人重新上崗領導小組,有我任組長,縣長張家林不在,就由常務副縣長李愚任副組長,其他常委們都是組員,由李愚同誌具體抓,負責這起事件的落實工作。
李愚心想陳元和又把皮球踢給了他,但是又不好提出異議,畢竟這是關鍵的時候。既然陳元和一把手這樣定了,沒辦法隻好說:“剛才陳書記的決定,大家看看,還有什麽意見和建議,都說說。”
李愚看看大家,發現其他常委還是一片沉默,就說:“既然大家都保持沉默,就代表沒意見,那麽陳書記的決定就這樣通過了。陳書記你看最後還有什麽指示。”
陳元和說:“大家基本上都能形成了一致意見,我最後再強調幾點,第一:會後我們縣委領導帶頭不傳播不利於安定團結的話;第二,大家要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堅決製止和杜絕散布不利於穩定的謠言,如發現將按違紀處理。分管的企業的副職要親自上陣做好工人的安撫工作;第三;由李愚同誌親自掛帥,盡快抽調有關人員組成工作組,抓緊解決問題。”
陳元和說完之後,會議就結束了,時間已到了淩晨1點了,這個會議開的的確不短,接近三個小時,常委們都感覺筋疲力盡。一結束就紛紛的往外走散了。
李愚就問陳元和如果沒有其他事情,自己也要回去休息了。陳元和說:“好的,隻是這階段張縣長不在,就要辛苦你了,不但要親自處理這起事件,縣政府那邊的全麵工作,還需要負起責任來。”
“陳書記,放心吧,我會給你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陳元和這次對李愚的配合非常滿意,關鍵時候能為他當一把。
李愚走出了縣委賓館,來到了這起事件的現場,信訪局長董剛和公安局長王軍還一直堅守在現場,在不停的給這些靜坐的工人做思想工作,他倆一見李愚就走過來說:“李縣長,現在局麵控製的還好,沒有出現過激行為。”
李愚就向他們傳達了常委會的決定,要求他們繼續堅守在這裏。自己便走到靜坐的人群中,大聲喊話:“各位,讓你們受苦了,我是常務副縣長李愚,你們的問題,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由我來具體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現在夜已經很深了,還有幾個小時天就亮了,我希望大家要冷靜對待這件事。你們要吃飯要生存,我理解。但是你們總是在這裏坐著,也沒事任何意義,問題還是需要慢慢解決的。現在縣委的決定就是,要讓大家有飯吃,有事做。我們將盡快考慮大家重新上崗問題,我敢向你們保證,一個月時間,把你們的問題解決掉。希望大家趕快離開,回家等待企業轉產。希望大家顧全大局,工作組明天就到你們廠去解決問題。”
李愚說完,這些靜坐的工人,無人吭聲,還是沒人離開。過了大約10多分鍾,其中一個長相魁梧的工人突然站了起來大聲對李愚說:“你就是李愚縣長,我認識你,我的老家也是柳河鎮的,我叫張三喜,是造紙廠的一名工人,聽說你在我們老家威信很高,既然你這樣說了,我們大夥相信你,希望你能夠把我們的問題解決好。”張三喜說完就轉過臉來對靜坐的人群喊話:“李愚縣長是個說話算數的好官,大家盡管放心,我相信他,我們今天都回去吧。給李縣長個麵子。”
其中一個刀削臉的青年人站起來卷起來胳膊,露出了手臂上的龍頭刺青說道:“我們不要相信他,當官的都是會忽悠群眾,等到我們回去了,他們就不會再問我們的事情了。”
張三喜突然顯得有點激動說:“虎子,你不要亂說,聽我的,大家都回去,李愚縣長不是說話不算數的人,這一點我可以向大家保證。我要先回去了,老婆孩子現在都還沒睡覺。在等著我回去呢,我先走了。”
張三喜說完,小褂一拿先回去了。這時靜坐的人群出現了騷動。大家都在竊竊私語。
不一會,就陸續三個兩個的離開了這裏。刀削臉一看大家都陸續離開了,過大約半個時辰,自己也隻好灰溜溜的跑了。
李愚見這些人逐漸的離開了這裏,就把董剛以及王局長叫到信訪局接待室開個會,要求他們加入工作組,天一亮就去到造紙廠開展調查摸底工作。
公安局王軍局長說:“李書記,你也回去休息一會吧,時間不早了,天都快亮了。”
李愚笑道:“真正辛苦的是你們,我不回去了,馬上到辦公室稍微迷瞪一會,打個盹。你兩先回吧,手機開著,等我電話。”
他們見李愚不回去,也不好意思回家。董剛就說:“李縣長都在辦公室,我們也不回去了,陪李縣長呆一會。嗨呀,真想不明白,這些造紙廠的工人不好好的呆在家裏等待再就業。卻偏要跑到這裏來靜坐,提什麽要求。”
李愚說道:“這些工人也不容易,他們也要生存,要養家戶口。我們要站在這些人的立場上,理解他們,幫助他們徹底解決實際問題。”
王局長說:“是啊,李縣長說的對,是誰麵臨著即將失業的困境,也都會向政府提出要求的,隻是他們采取的方法不對,不應該跑到這裏來靜坐。迫使政府解決。而應該選出幾個會說話的代表出麵和我們談判,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
李愚向他們安排了幾句之後,就回到了辦公室,在沙發上和衣而睡,簡單的休息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