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酒足飯飽
字數:4772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中餐館的秘密 !
送走了諾翰和服務生,梁曉秀一臉輕鬆,她在廚房裏一連喝了三杯茶水,感覺好多了。宋福祿走進廚房悄悄問她:“你沒事吧,曉秀?”她想著回答:“沒事,我繼續上菜吧。菜都涼了,我得熱一下;你去餐廳招呼他們。”
宋福祿從廚房出來對眾人說,他們繼續上菜,接著吃飯。
她開始上第七道菜和第八道菜:尖椒土豆絲和清炒空心菜。
最後上的是兩道素菜。梁曉秀解釋說,他們先前吃的都是肉類菜品,比較油膩,現在要吃清談的,換換口味,這樣有利於消化。
四個老外剛才原本吃得興高采烈,但諾翰喝醉酒打斷了上菜的節奏,現在又回到餐桌上,他們的食欲又勾起來了。不一會兒功夫,他們便把兩盤素菜吃完,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吃飽喝足的滿意神態,但沒有人打嗝。
皮爾斯太太問道:“粱小姐,菜都上完了吧?”
“還有一盆湯,西紅柿雞蛋湯。”
皮爾斯說:“怎麽還有湯呢?我們剛開始不是已經喝過西湖你羊肉羹嗎?”
“那是濃湯;這是清湯。”宋福祿解釋說。
梁曉秀端來了一大盆西紅柿雞蛋湯,給每人盛了一碗湯。
“中餐的品種就是豐富,那我們就喝湯吧。”布熱教授高興地說。
所有人都開懷大笑。梁曉秀覺得吃飯的氣氛非常好,他們已大獲成功。諾翰和服務生離開後,餐廳裏氣氛變得和諧了。
“宋先生,你給我們講講今天的菜譜吧,”漢學家說,“我很喜歡你做的中餐。”
宋福祿拿出專職廚師的派頭有板有眼地說:“我們今天一共上了八道菜,外加兩個湯。土豆燉牛肉和小雞燉蘑菇,這兩道菜屬於燉菜係列,也算是我們的招牌菜;烤豬排和清蒸海魚兩道菜屬於我們的特色菜,接近法國菜的口味;豬肉炒白菜和豬肉炒黃瓜,這兩盤菜屬於葷菜;尖椒土豆絲和清炒空心菜屬於素菜係列;不用說,西湖牛肉羹和西紅柿雞蛋湯都屬於湯類,一個濃湯,一個清湯。”
這時漢學家說,吃飯前他們本應該把那些菜品都拍成照片留下來,很遺憾他們都沒帶相機,沒有留下那個曆史性的場麵。
梁曉秀便說:“拍照?以後有的是機會!我們以後開中餐館,一定要請各位來就餐,到時候你們想怎麽拍,就怎麽拍。”
宋福祿插話說:“我們以後會有更多的新菜品問世。今天這些菜都是家常菜,不足掛齒。”
“宋先生,你們能不能事先給我們透露一些菜品名稱呢?”布熱教授好氣地問道。
宋福祿來了情緒,他說:“我們會不定期推出幾大係列菜品。以海鮮為例,我們有宋嫂魚羹、蒜蓉基圍蝦、紅燒龍蝦、龍蝦三吃、紅燒三文魚、素燒海魚,魚肉丸子,等等。以燒烤係列為例,我們有烤豬排、烤羊排、烤牛排,烤雞、烤鴨、烤魚。以炒菜為例,我們有至少20幾種炒菜。”
四個老外聽得入神了,宋福祿說的那些菜又勾起了他們的食欲。
這時眾人把該吃的菜都吃完了,他們又望著梁曉秀。她對這幫老外的胃口刮目相看了:這幫人也太能吃了。
於是她說,現在可以上主食了。主食是蒸餃,是她特意在早晨做的。她到廚房重新熱了一遍蒸餃,心想難道這幫老外還能吃進去?
當她把熱氣騰騰的蒸餃端上來時,四個老外不約而同都想到了宋代卷餅。卷餅的麵皮也是蒸出來的,和蒸餃一樣。
皮爾斯太太忍不住當場吃了一口蒸餃。她對眾人說:“這個蒸餃太好吃了,我說一句客觀的話,比宋代卷餅都好吃,你們快嚐嚐吧。”
皮爾斯太太那麽一說,其他三個老外也不客氣了,每個人都動手品嚐蒸餃。皮爾斯說:“確實好吃,至少不比宋代卷餅差。”漢學家和布熱教授也一再說,蒸餃味道鮮美,口味頗佳。
梁曉秀解釋說:“蒸餃是水餃中的一個品種。蒸餃有蒸餃獨特的味道。但是真正好吃的還是水餃;他們人手少,沒來得及做水餃。”
“我們沒吃過水餃,梁小姐,哪天你有時間到我們家給我們做一頓水餃吧。”皮爾斯太太急於品嚐水餃。她沒吃過水餃,所以很好奇,急著想盡快品嚐水餃。
布熱教授心想:你倒是會說話。你們憑什麽讓人家給你們做水餃?
梁曉秀笑著說:“我們會去的,會給你們做水餃。”她還沒登過皮爾斯家的門,總想看看老外的家是什麽樣的。她還想借此機會和他們搞好關係,人家畢竟是房東,將來還有很多事有求於他們。
所有人都說蒸餃非常好吃。皮爾斯若有所思地說:“看來,梁小姐擅長做主食,而宋先生擅長做菜。你們是各有所長呀!”
梁曉秀注意到,這幫老外吃的雖然挺文雅,但速度並不慢,每個人都幾乎不停地吃著,三大盤蒸餃似乎都不夠他們吃。
宋福祿說,梁曉秀做得菜中餐一點也不比他做的中餐差,有些菜她做得更好一些。那幾個老外還沒品嚐過梁曉秀做的中餐,所以無從比較。
皮爾斯太太又說,等梁曉秀他們什麽時候有時間,他們邀請他們到她家做一頓中餐,她想看看梁小姐做的飯菜和宋先生做的飯菜到底有什麽區別。
布熱教授便想:既然皮爾斯太太能邀請梁曉秀到她做中餐,他為什麽不能邀請梁曉秀到他家也做一次中餐呢?
眾人的表情越來越豐富,他們吃得耐心,滿意,高興,不斷說宋福祿做的中式大餐一點也不次於法國頂級餐館做的法式大餐。漢學家甚至說,宋福祿他們將來要是開中餐館,艾福爾的法國餐館將會受到影響,甚至有可能倒閉。
梁曉秀問漢學家:“諾阿讓先生,今天的中餐如何?”
“非常好,非常棒,你們大獲成功!”
餐桌上還剩下一瓶紅酒,梁曉秀給四個斟上酒,讓宋福祿敬他們酒。四個老外喝了酒,又想起了梁曉秀的酒量。
“中國有鬥酒一說嗎?”布熱教授問梁曉秀。
“有哇,但我們喝的是白酒,中國白酒。度數高的白酒高達60度呢,勁兒非常大。”
“60度?那不能燒著了嗎?”
“能燒著啊。你用火柴火一點,那酒就著,就像酒精一樣燃燒。”
皮爾斯太太心想,怨不得梁小姐那麽能喝酒呢,原來人家在家喝的都是高度酒。以60度的白酒為例,她喝四瓶法國紅葡萄酒才等於喝一瓶中國白酒。諾翰那個傻蛋和人家拚酒,他就是一個土老帽,他哪是人家的對手呢?
梁曉秀發現,這四個老外遠比那兩個老外懂禮貌,有規矩,他們吃菜時都很安靜,吃幾口菜,喝一口紅酒,不緊不慢,很有大家風範。看來,有身份的人就是不一樣。她在心裏盤算著要和這幾個人交上朋友怎樣,將來再遇到麻煩,就向他們求救,他們肯定會幫忙。出門在外沒有朋友那行呢?更何況他們是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他鄉呢。
那頓中式大餐一直持續到晚上下午4點鍾才結束。8盤菜、兩盆湯、三大盤蒸餃一掃而光,一點都沒剩。宋福祿做菜時就考慮到人多,老外又能吃,所以每盤菜都按8人的份量做的,盤子很大。他當時還以為這桌菜至少會剩下一半。他想這些老外大都是有身份的人,按理說應該吃的量不會多;他此刻又想可能是這些法國人沒吃過中國菜,所以才吃這麽多菜吧。
梁曉秀開始收拾桌子,準備餐後的咖啡和茶水。
4個老外都喝咖啡,隻有梁曉秀和宋福祿喝茶水。宋福祿說,吃了中餐,喝了紅酒之後,最好喝茶,便於消化。
布熱教授問:“照你這麽說,中餐不利於消化了,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喝茶是一種習慣,就像你們喝咖啡一樣。”
那天他們一共喝了25瓶紅酒,梁曉秀和諾翰兩人喝了18瓶酒,其餘7瓶酒是宋福祿陪著45個老外喝的。
吃完飯,老外都站起來,端著茶杯聊天。他們吃得確實太飽了,需要散散步,消化吃下的食物。
宋福祿和梁曉秀陪著客人聊天,他們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梁曉秀感覺到了做女主人的樂趣,心裏十分高興。他們今雖然很辛苦很累,但四個老外高興,給足了她麵子,把她看成這家的女主人,氣氛和諧熱烈。
她便想:等他們開了中餐館,一定還要請這四位客人光臨,那時她要親自上灶,給他們做一桌豐盛的晚餐。
漢學家說,他相信梁曉秀做的中餐肯定好吃,他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他問她大約需要多長時間能把中餐館開起來。她說最多不會超過5年時間。
中式大餐一直持續到傍晚才進入尾聲。
梁曉秀宣布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他們的午餐到此結束。四個老外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快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