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生存秘訣

字數:439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中餐館的秘密 !
    到了晚飯時間,宋福祿下廚房做飯,曉玲幫姐夫做飯。
    姐夫給她講了一個華人子女嫁老外的故事。有一個華人餐館廚師的女兒在法國上了大學,畢業後嫁給了她的一個大胡子老師。那姑娘姓張,她當時24歲;而她的老師年齡很大,是離過婚的人,當時快到退休年齡了。
    “這個小張怎麽能嫁給年齡那麽大的人呢?”曉玲很好奇。
    “你聽我說。這個小張崇洋迷外,就覺得老外好,所以就嫁給她的老師了。在法國,華人子女找老外很不容易。他們結婚後,小張生了一個小孩。”
    “這個小張也太糊塗了,不但嫁給年齡大的人,為什麽還要孩子呢?”
    “還不止這些呢。後來小張發現她丈夫的嗜好還很多:其中一個嗜是喜歡喝酒,交友,每天都要泡酒吧,半夜三更才回家。她丈夫一個月的工資不過2500歐元,但他的酒量極大,特別喜歡喝高檔法國紅酒和啤酒,每月下來,工資所剩無幾,家裏的生活難以維持。”
    “我看,小張是自作自受。”
    “小張手頭幾乎沒有一分錢,她隻能維持最低的生活,所以她不得不出門做工,補貼家用。她在一家雜貨店找到一份售貨員的工作,每天起早趟黑,非常辛苦。在店裏工作一天,回到家裏還要做飯,照料小孩,操持家務。丈夫不喜歡吃中餐,她就學會了做西餐。每天等丈夫和孩子吃完飯,她打掃一下他們吃剩下的就算一頓飯。”
    “你怎麽知道這麽詳細,大姐夫?”
    “我在巴黎當大廚時,這個大胡子老外帶著小張去我們餐館吃過幾次飯,所以我和小張很熟,有時就聊起了家常。你聽我說,大胡子是音樂老師,留的頭發比小張的女發還長,一身藝術家的打扮。”
    “我在裏爾見過那種打扮的人,看起來挺嚇人的。”
    “這個老外喝酒有一套,他先喝啤酒,說是先簌簌口,然後才開始喝紅酒。他說,真正會喝酒的人都那麽喝酒。我看他是胡說八道。大胡子的酒量比一般法國人的酒量大不少。他喜歡喝法國波爾多紅酒。除了波爾多紅酒外,他還喜歡喝意大利紅酒和西班牙紅酒。他說,意大利和西班牙頂級紅酒並不比法國紅酒差。他最喜歡喝的意大利紅酒是標明docg字樣的酒,這個標識的葡萄酒為意大利葡萄酒等級中最高的一級,一瓶價格大約200歐元。”
    “多少錢?200歐元一瓶?他為什麽要喝那麽貴的紅酒呢?”
    “我們餐館都沒有這種意大利紅酒。你想,他喝這麽貴的意大利紅酒,他那點工資夠用嗎?肯定不夠用嘛!”
    “照大胡子的這種喝法,他家的日子還真沒法過了。那小張怎麽辦呢?”
    “小張結婚兩年後,大胡子退休了,每月隻能拿到1200歐元的退休金。但他照樣喝好酒,而且每天都喝,這樣他那點錢每月一分不剩,根本養不了家。小張和女兒饑一頓飽一頓,生活沒了著落,可是大胡子一點也不著急。”
    “小張為什麽不製止他呢?”
    “她製止不了。小張一看這樣下去,他們家的水電費都快要交不起了。於是小張在巴黎一家小店裏找到一份售貨員的工作,每月能掙到1500歐元。她掙的錢要交水電費、物業費,同時三口人的吃飯錢都由小張出。這樣一來大胡子不但不往家裏交一份錢,還時常和小張要錢。”
    “這個小張也太好說話了。”
    “小張沒辦法,有時也給大胡子一點酒錢。大胡子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生活習慣,60多歲的人酒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大。他根本不體諒小張在外麵工作的辛苦,也不想在外麵找點事做,整天不著家,小張拿他根本就沒辦法。”
    “小張為什麽不和她丈夫好好談談,讓他少喝一點呢?”
    “這你就外行了。在歐洲嫁給老外的華人女子都得聽老外的;她們要是不聽話,隨時有可能被趕出家門。在外麵找一份工作很難。她們要是一旦被趕出家門,生活都成問題。”
    “那她也不能總這麽忍著呀,什麽時候有頭呢?”
    “不忍著怎麽辦?誰讓她當時主動嫁給老外呢?又不是人家逼她的,她是自願的,你說的沒錯:這叫自作自受。”
    “也是啊。”
    “一次,我在另一家餐館和朋友吃飯,正巧趕上那個大胡子到那家餐館吃飯。我的朋友也知道那個大胡子,他指給我看,嚇我一跳。”
    “怎麽,長得可怕嗎?”
    “這家夥人高馬大,有一個很大的啤酒肚,我估計他的體重足有200多斤。他梳著一個長辮子,辮子用黑布條紮起來;他留著大胡子,胡子和頭發已經灰白,完全是一幅藝術家的打扮。過去中國清朝時男人紮得辮子和這個大胡子的辮子一樣長,我當時就想,他是不是學清朝的遺老遺少才留起長辮子的呢?”
    “姐夫,你的想象力還挺豐富!”曉玲一下子笑出了聲。
    宋福祿越說越來勁:“大胡子是一個人來的,他先要了一大瓶紮啤,沒過一會兒就喝完了,就象喝涼開水似的。接著他又要了一瓶波爾多紅酒,那瓶酒在餐館至少買30歐元,一盤紅燒豆腐,邊吃菜邊喝酒,不到一個小時酒瓶就見底了。他讓服務員又上了一瓶紅酒,開始有滋有味地喝起來。不到半個小時第二瓶紅酒也喝光了。”
    “那麽能喝呀?”
    “我的朋友告訴我說,大胡子若放開了喝,一次喝幾瓶紅酒,一點事都沒有。過一會兒,他站起來招呼老板過去說,他身上沒帶錢,一會兒他妻子過來結賬。他剛說完,沒一會兒,他妻子,就是小張,走進餐館,手裏抱著一個三歲的女孩。我聽她說了一句:‘你怎麽還不回家呀!’他說:‘我還沒結賬呢,你先把帳結了吧。’小張拿錢給他結賬,一共花了82歐元。這個小張身材矮小,弱不禁風,她和大胡子走出餐館時,我看著這一家三口人的背影,心裏很不是滋味,法國生活的艱難和不易透過他們的身影映在巴黎大街上,像一幅活生生的漫畫。”
    “大姐夫,你說得有聲有色,稍一整理就是一篇短篇小說啊。”
    “我和你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訴你,嫁老外是靠不住的。你別一時衝動嫁一個老外。”宋福祿有意敲打曉玲,他還惦記著大順。
    曉玲暗暗想:穆爾可不是那樣的老外,不過她和穆爾已經沒關係了。
    “小張和老外的婚姻,在巴黎中餐館成了人們談論的話題。從此,好多話人家長都說,他們的女兒決不能嫁給老外。”
    “姐夫,你說的那個大胡子老外是例外,並不見得所有老外都是那樣的男人。”
    “我看都老外都差不多,他們的腦子和中國人的腦子不一樣,想不到一塊兒去。他們隻知道吃喝玩樂,不知道存錢。他們的腦筋呆板,教條,固執,不如中國人那麽活分。總之,他們是另類人,和中國人不一樣。”
    “可是我覺得你說得也太絕對了,他們發明了那麽多東西,科學技術那麽發達,怎麽能說他們一無是處呢?”
    “我說的是兩回事。你看咱們對麵那幾家西餐館,菜單上就那麽幾樣菜,常年不更換,無非是幾樣菜:牛排、豬排、羊排、魚、雞、沙拉。在他們的餐館,你隻要告訴服務員,是要肉,還是魚,或雞就可以了。一份牛排就是主菜,配上一碗湯,兩個麵包,就是一頓飯。你再看看我們的菜單,多豐富!法國餐館的魚遠不如中國餐館做的魚那麽好吃。法國餐館大都提供冷凍的魚,做出來的魚沒有鮮美味道。他們就不知道吃鮮魚的味道。他們的蔬菜品種太少,隻有土豆、洋蔥、胡蘿卜、大頭菜、西紅柿、黃瓜、蒜苗等幾樣蔬菜,而且這些蔬菜與中國的蔬菜不一樣,吃起來口感比較生硬。”
    “大姐夫,你還研究了你的競爭對手呀?”
    “我是開餐館的,我當然要注意他們了。你看我們這個餐館,後廚就兩個人,我和振鋼就把廚房所有的活兒都做了,最多找一個服務生幫忙;前台你既負責收錢又負責招呼客人,。我們這麽大的餐館一共隻用15個服務生,外加6個人。你看對麵那家小西餐廳,麵積隻有200平米,可是他們用了多少人?他們用了12個人!你說他們能競爭過我嗎?我的進料和用料都精打細算,不象他們那樣大手大腳地浪費。我們一天幹多少活?他們才幹多少活?我要是開西餐館,我隔壁這家早就關門了。”
    曉玲想著姐夫的話時,姐夫又說,她畢竟還年輕,對生活的理解還不夠準確;她慢慢就會懂得許多過去不懂的道理。
    姐夫的話意味深長,曉玲覺得姐夫在給她上了人生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