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技術工人

字數:263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中餐館的秘密 !
    布朗在介紹“德國製造”時,多次提到德國的技術工人。照他的說法,德國產品質量過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德國的技術工人。
    梁曉秀問他為什麽那麽說。他說德國技工幹活嚴謹、紮實、可靠,在他們身上體現了德國人嚴謹的做派。德國技工工作時決不會偷懶,更不會糊弄,12道工序他們絕不會隻做11道工序。正因此,可以說沒有德國的技術工人,就沒有“德國製造”的美譽。
    梁曉秀說“德國製造”反映了德國民族那種一絲不苟的精神,值得她學習。她請布朗展開講一下“德國製造”的精髓。
    布朗分析說,“德國製造”之所以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是因為德國有一大批訓練有素的技術工人。德國通過“雙元製”,即職業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專業技術人員,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員工隊伍。一件產品需要設計、研發、生產,最終還要靠技術工人完成最後組裝的程序。德國技術工人出色地完成了產品製造,從而保證了高品質的德國產品。
    相比之下,歐洲其他國家企業的技術工人的素質還有待提高,隻有他們的素質提高到德國技術工人的水平時,他們的產品才能在世界市場上得到應有的尊重。歐洲一些國家的有些產品用和德國企業一樣的設備和材料製造,但在產品的細節方麵卻暴露出問題:做工不夠精細,完美。
    為什麽會出現這些問題呢?因為那些技術工人對技術的把握和應用還不到位;此外,他們沒有德國技工那種一絲不苟的精神。在製造領域,特別是在高端產品製造領域,德國在歐洲居領先地位。
    梁曉秀覺得技術工人這個環節非常重要。在她的餐館也存在這個問題,即那些做基本工作的員工還不夠認真,往往做得不到位。梁曉秀就這個問題請教布朗。
    布朗說梁曉秀雇傭的是法國員工,他們當然和德國員工有區別。法國員工沒有德國員工那麽能幹、那麽認真。她將來在德國開中餐館,雇傭德國員工,她就能體會到德國員工的工作狀態。
    梁曉秀說,她將來在德國開餐館,一定雇傭德國員工,看看他們究竟好在什麽地方。梁曉秀平時喜歡這麽事,遇到不懂的東西,她總要設法搞明白。德國的許多事她還不明白,她覺得非常有必要總結出幾個關鍵問題,和布朗好好探討一次。她考慮問題注重現實,總是和現實相結合。
    她在法國聘用的員工還沒有一個大學生,都是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她想將來在德國聘用大學生做飯店的員工。她問布朗怎樣評價德國大學畢業生。
    布朗說,德國高等教育以嚴謹和質量著稱,在西方國家中有良好的聲譽。在德國讀大學,拿文憑特別是拿博士文憑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輕的事情。德國大學生在學習上肯下功夫,一般來說大學四年他們都能打下紮實的基礎。
    德國教授嚴謹的教學態度對大學生影響很大,教授絕不會輕易“寬恕”他們的學生。在做學問上、在教育質量上,他們決不通融。如果哪個學生想走捷徑,想僥幸過關,那是癡心妄想,在教授那裏根本通不過。德國的博士學位是名副其實的博士學位,這一點在德國攻讀博士的外國留學生深有體會。
    “布朗,我想將來在德國開餐館時聘用德國大學生,你覺得可行性如何?”梁曉秀認為布朗跑題了,扯遠了。
    “應該沒問題,”布朗說,“德國失業率比較高,雇傭員工很容易。梁小姐,你想聘用什麽樣的員工呢?”
    “餐館經理、廚師、服務生、收銀員,都是餐飲方麵的工作。”
    “可是德國人不會做中餐呀。”
    “我們培訓他們,讓他們學會做中餐。事實上,我們在裏爾已經開始培訓法國廚師了,第一批培訓了10個中餐廚師,效果很好。我想法國人能做中餐,德國人應該也能做中餐,你說呢?”
    “我想他們會願意學習做中餐的。”
    他們從德國員工問題一直談到了德國人賺錢的問題。梁曉秀認為,不管是哪國人,他們辦企業目的都是為了賺錢,她在德國開餐館,當然首先也是為了賺錢;但她想按照德國人賺錢的方式賺錢。
    布朗問她為什麽要按德國人賺錢的方式賺錢。
    她說,她感覺德國的企業和商人非常聰明,他們在賺錢上都凸顯出他們的民族特性:紮紮實實賺錢。
    布朗笑了,說梁曉秀觀察得真細致。他說德國商人都是實用主義者:賺錢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事。
    梁曉秀也笑了,她說賺錢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重要的事。她想聘用德國員工,就是因為他們的素質較高;德國員工為飯店工作能得到理想的報酬。
    布朗推薦說,德國員工的工作態度好:他們耐得住寂寞,能踏實、安心工作;隻要報酬理想,他們極少跳槽。他們不會像法國人那樣急功近利,他們會一步一步走下去,在他們看來急功近利決不會有大成就。
    反觀其他歐洲一些國家的員工,他們掙錢心情迫切,恨不得立竿見影。他們不明白急功近利就是欲速則不達。
    梁曉秀想要的員工就是布朗說的那種員工:踏踏實實幹活,把本職工作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