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歐洲優勢
字數:599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中餐館的秘密 !
梁曉秀從歐洲的曆史到現狀梳理一遍,她想找出歐洲現今的優勢。歐洲在世界上究竟有哪方麵的優勢?她整理出了幾個明顯的優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在美國的幫助下,經濟得到了迅速恢複和發展,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產生了廣泛而重要的影響。西歐和北歐的經濟、科技水平在歐洲處於領先地位,在某些領域甚至領先於美國。總體上看,歐洲經濟發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工業、交通運輸、商業貿易金融保險等行業在世界經濟中占重要地位,在科學技術的若幹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最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工業。
歐洲是世界工業的發源地,曾引領世界工業發展長達幾百年之久。歐洲工業興旺發達時,美國還處在學習階段,日本也一樣拜歐洲為師。那時,歐洲工業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傲視全球。
20世紀60-70年代,日本工業迅速崛起,在一些工業領域超越了歐洲。歐洲人則說日本人模仿、抄襲了歐洲的技術和產品,否則日本人根本趕不上歐洲的工業水平。在世界三大專利申請地美國、日本和歐洲,日本每年的產品專利申請數目超越了歐洲。歐洲產品申請專利的數目少於美國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二戰後,美國迅速崛起為世界工業強國,總體經濟實力超過歐洲。但是經過戰後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歐盟的擴大,如今歐盟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趕上來,成為美國的強大競爭對手。歐洲的工業化水平很高。美國和日本的工業水平雖然也很高,但是在一些領域如汽車製造業、機械製造業等工業領域歐洲仍然占據著領先的地位。歐洲是外向型經濟,工業製品大量出口,機械化程度較高。歐洲的主要工業是鋼鐵、機械、化學、食品等部門。汽車、船舶、飛機、發電設備、農機、電子器材等產量占世界40-50%。
在當今世界,新科技、新技術一日千裏,發展速度之快超出人們的想象。
梁曉秀想,中國什麽時候能從整體上趕上歐洲的工業水平,甚至全麵超越歐洲的工業水平呢?她不知道答案。
種種資料顯示:從總整體上看,歐洲的科技水平比美國落後10-20年左右。美國的科技實力確實強大:與美國科技相比歐洲自歎不如。歐盟一直在強調要把歐洲建成一個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最有創新能力的歐洲,旨在創造世界領先的歐洲科技。歐洲的科技水平之所以落後於美國,主要原因是歐洲的許多一流科技人才流失到美國的緣故;此外,歐洲的科研經費和科研環境也無法與美國相比。美國的財力為那些歐洲一流的大科學家提供了優厚的待遇和充足的科研經費,而歐洲國家則辦不到。
在整個歐洲大陸,隻有德國的科研環境在改善。為了吸引在美國取得巨大成就的德國科學家回國,德國不惜成本,開出了與美國一樣的條件。一位德國生物學家就因為這緣故返回了德國,而他的祖國沒有讓他失望。
歐洲人的科技頭腦很發達,一點也不遜色於美國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前,由於納粹對德國猶太科學家的迫害,有不少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優秀人才流亡美國。
二戰後,美國在全世界建立了科學技術領先的地位。美國的航空航天技術、軍事工業技術、計算機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納米技術,都是歐洲望塵莫及的。美國吸引了大批歐洲科學家。美國的科技實力是全世界科學家為美國打造的。
歐洲當然沒有這樣的胸懷和遠見。歐洲對外來移民非常警惕,生怕有人進入歐洲,留在歐洲。歐洲以外的科學家想移民歐洲發達國家,其難度真是難於上青天。即使移民成功,歐洲也不會提供一流的科研環境和大量的科研經費。
在農業領域,歐洲走在了世界前列。
歐洲早已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水平較高,在一些農業產品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歐洲農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科技含量高,深加工做得好。歐洲的農產品品種雖然不多,但產量極大。中國是農業大國,但技術含量不如歐洲的農業。以荷蘭的花卉業為例,花卉業的收入占到整個荷蘭農業收入的30%。
歐洲的環境保護居世界領先地位。
從南歐到北歐,從西歐到東歐,環境保護之好,讓梁曉秀感到驚訝和欽佩。她對歐洲國家的環保政策極為讚賞。歐洲在環保方麵無疑走在了世界前列,歐盟自稱願意擔當世界環境保護的先鋒,引領世界環境保護潮流。歐盟在環保方麵有一整套的政策措施和治理技術和設備,有資格和資本在環保領域起到主導作用。
歐洲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給予了這片土地得天獨厚的大環境:風調雨順,水草豐茂,土地肥沃。歐洲是世界工業發源地,在工業發展的初期和中期階段,歐洲的工業汙染也破壞了歐洲的環境,但是歐洲醒悟得快,製定了一係列環境保護政策,憑借著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極大地改善了環境汙染的狀況。
歐洲各國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麵功不可沒,而歐洲那種深入每個人的環保意識使得歐洲保持著令人羨慕的優美自然環境。
梁曉秀剛到法國時,還沒有意識到歐洲的環境政策是如何保護了歐洲的環境。她隻知道歐洲的建築、歐洲的汽車、歐洲的產品、歐洲的生活質量,很少關注歐洲的環境保護。歐洲早已完成了工業現代化進程,如今已經步入後現代時代。在這一進程中,歐洲製定了許多環保標準。
在梁曉秀看來,環境保護非常重要:環境的意義就是生存的意義,高質量的環境意味著高質量的生活;反之亦然。發達國家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環境保護好,汙染輕微;而發展中國家的環境保護則大都麵臨嚴重的問題,汙染嚴重,治理不當。
歐洲人的環境保護意識早已深入人心,每一個公民都能自覺保護環境,使得歐洲的環保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她在歐洲6年,發現歐洲人在什麽事情上都難以做到全民動員,唯獨在環保事業上似乎全歐洲的人都采取了統一的行動,都獻身於這個環保事業。歐洲環保做得那麽好也就不奇怪了。歐洲樹立的標準,就是環保的最高標準。沒有一個好的環境,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發達國家。
歐洲在環境保護領域取得成就使今日歐洲的環境依然保持在非常好的狀態下。歐洲的藍天白雲、江河湖海、森林草原、花草樹木,每一樣都是環保帶來的,每一樣都保持著最好的狀態。
她在歐洲看到的環保項目和接觸到的民眾,都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清潔飲用水資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源,其重要性在她看來超過天然氣等能源。沒有飲用水,人類就不能生存;而沒有高質量的飲用水,就沒有高質量的生活。當非洲大陸一些幹旱國家為淡水資源發愁時,歐洲不僅擁有充足的水資源,而且還在不斷提高水資源的質量。
歐洲對水資源的保護做到了極致。
歐洲聞名世界的礦泉水斯帕是在比利時生產的。梁曉秀曾去過位於阿隆山區斯帕礦泉水生產基地,在那裏比利時人甚至把生產基地停車場的地麵都做了特殊處理,以防止汽車的機油等有害物質滲透到地底下造成水汙染。停車場地麵的雨水有專門的排水道,經過水處理後才能排放到指定地點。礦泉水雖然產自地下,但是每年的雨水都會滲透到地下,如果沒有嚴格的管理措施,地下的水源也會受到汙染。為此,比利時斯帕礦泉水生產基地把周圍的整個山區都保護起來,堵住了所有汙染源。產品的廣告也突出宣傳這些環保措施,稱斯帕礦泉水產自沒有汙染的地區,並出示許多數據加以證實,讓消費者看了感到放心。
聞名世界的法國依雲礦泉水基地位於瑞士和法國邊界。從日內瓦開車不過30分鍾便能到達依雲礦泉水基地。在法國依雲礦泉水基地,梁曉秀看到基地周圍青山綠水,幾乎沒有任何汙染,而當地居民更是象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依雲礦泉水產地的環境。不用看任何數據,僅從周圍的環境看,亦雲的質量肯定是過關的。
歐洲人的這種意識在歐洲的環保企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她讀過一些介紹芬蘭、瑞典、荷蘭等國汙水處理廠的資料,得知所有的汙水都得到了有效處理和有效利用,根本見不到隨意排放的現象。正因此,歐洲的河流、湖泊、大海的水是清潔幹淨的。每當她看到那些清清的河水、清澈見底的湖水或湛藍的海水時,她都感慨萬千。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絕不可大意馬虎。
歐洲對地麵的環境保護和垃圾處理科學合理。在荷蘭她看到一家化工廠搬遷時,挖地三尺,把化工廠下麵近三米的土壤全部挖出來,進行了處理,以防止地麵產生汙染源。
在荷蘭的一些環境領先城市,每個居民區的地下都建造了垃圾儲藏“倉庫”,垃圾桶被放入離地麵10米深的地下儲藏起來,垃圾清潔工來收垃圾時,從地底下再把垃圾吊出來運到垃圾場進行處理。地麵沒有垃圾桶,自然不會在夏天招引蚊子蒼蠅,也不會散發臭氣汙染環境。
在北歐的瑞典、芬蘭,城市裏安裝了垃圾管道,居民把垃圾倒進每家的接口內,垃圾便流入到指定的地點,再由清潔人員分類處理。在歐洲發達國家,垃圾實行了分類處理,而居民都能自覺遵守。
梁曉秀在裏爾和當地人一樣到商店買回專用垃圾袋,把家裏的垃圾分類裝在垃圾袋裏,黃色垃圾袋裝書報紙張廢品,藍色垃圾袋裝各類鋁製或塑料飲料瓶,白色垃圾袋裝生活垃圾及廚房的剩飯剩菜等。此外,玻璃酒瓶還要放在居民區專用的酒瓶回收箱中。特殊垃圾如舊衣服、舊鞋、舊被子,也有專門的回收箱,回收工人把這些東西分門別類歸納好,有的還能使用的他們就轉給慈善機構,慈善機構再把這些服裝用品分發給窮人和流浪者。如果居民處理大件垃圾如舊電視機等電器,或舊家具,則需要請專門的垃圾處理人員上門取走,但要交納一定的費用。
在垃圾處理方麵歐洲製定了嚴格的規定,絕大多數居民都能自覺遵守。倘若隨便倒垃圾,一旦被發現將會被處以高額罰款。
垃圾是重要的環境汙染源,處理不當,後果不堪設想。許多疾病實際上是由於對垃圾的處理不當傳染給人類的。對垃圾的處理是否得當,標誌著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
歐洲的森林同樣得到了非常好的保護,每個國家都有大片的森林,這些森林不僅保護了植被,還調節了歐洲的空氣,使居民獲得了清新的空氣。
在歐洲根本就不存在亂砍亂伐樹木的現象,隻有保護,沒有破壞。歐洲的森林就是歐洲的大氧吧,特別有利於身心的健康。歐洲國家的許多城市郊區和市內都有大片的森林。柏林為森林樹木所環繞;維也納城市四周就是維也納森林;巴黎周圍就是森林。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內就有大片的森林,初來咋到得人如果在這些森林中間的公路上穿行,以為進入了郊區,其實還在市內。這種成片、成片的林子調節了城市排放的氣體,淨化了空氣,保證了市民的生活質量。除了保護森林,歐洲城市的花草樹木的保護、修飾也十分到位;此外大片的草坪吸納了塵土,保護了城市的植被,更美化了城市的景觀。
梁曉秀在一排那文章中看到歐洲一些經濟學家和學者提出:歐洲為環保事業付出了太多資金和物力,以致削弱了歐洲的經濟發展動力。事實的確如此。但梁曉秀認為這種高投入的環保政策為歐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未來100年的發展,將會證明歐洲環保先驅者們的遠見卓識。
歐洲的富人區首先講究的是住宅周圍的自然環境:是否有足夠樹木花草?是否有清潔的河流?是否有清新的空氣?其次,人們才考慮房屋的質量和其他因素。高檔住宅區必須有與之配套的自然環境。
歐洲城市的樹木、花草、草很多,不僅起到一種美化城市的點綴作用,而且對淨化城市空氣,保護城市植被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質量的生活必須有高質量的環境保證,在這一點上歐洲無疑走在了世界前列。
歐洲人今日享受的優美環境是由歐洲政府、企業和公民共同打造的。梁曉秀認為這是歐洲取得的一項值得驕傲的成就。
歐洲憑借著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已經開發出眾多的環保產品、環保技術、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設備和技術。那些環保設備和技術將會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在歐洲不僅政府重視環境保護,而且一般民眾更重視環保。梁曉秀在歐洲生活那麽多年,從來沒有看到有人故意破壞環境的行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是如此。歐洲的環保搞得好,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全民的環保意識起到了關鍵作用。
思索在加深、拓寬,她感覺她正在觸摸到歐洲的一些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