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收購家具

字數:455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中餐館的秘密 !
    自從新中國飯店開出100家分店後,梁曉秀需要經常到歐洲各國的重點分店巡視,海牙店便是她經常巡視的地方。她幾乎每次到海牙都能看到一位40歲左右的男性客戶在店裏就餐。一來二去,她認識了那個客戶。那人叫克萊爾,自稱是做企業谘詢工作的。
    那是1980年7月的一天,克萊爾告訴梁曉秀他的業餘愛好是收藏中國明代家具,如果她感興趣,他邀請她到他家觀看中國明代家具。
    梁曉秀說她感興趣,克萊爾便給了她地址和電話,約她在一個星期日到他家餐館明清家具。克萊爾會說一口流利的法語,曾在美國留學6年。
    梁曉秀按照約定時間,開車到克萊爾家。他家在海牙以南一個大莊園裏,麵積450公頃,若按畝計算,約有45000畝地。整個莊園被森林環抱著,一眼望不到盡頭。莊園入口處極隱蔽,她費了好長時間才找到一扇很不起眼的工藝鐵門。鐵門旁有一個小按鈕,一按鈴,裏麵傳出問話,她說和克萊爾先生有約定,於是鐵門緩緩打開。
    她車開進莊園後,前麵隻有一條山間小路,路兩旁是綠油油的樹木,不遠處就是森林。她在崎嶇的山路上慢慢地開車,約有5分鍾,終於看見了一排荷蘭式建築物。把車停下後,她按門鈴,有人出來開門說,克萊爾過一會兒就回來。
    她進到屋裏坐下不一會兒,克萊爾便德回來了,他們寒暄幾句,克萊爾就帶她參觀明代家具。那些中國明代家具擺放在一個約120平方米的高屋頂西式大客廳中。西式客廳富麗堂皇,裏麵有許多歐洲裝飾品,客廳鋪著實木深棕色地板,牆麵以純白色為基調,布置大氣、豪華、典雅。明代家具擺放在這建大客廳,居然產生了中西合璧的藝術效果。
    據克萊爾介紹,目前全世界大約有1000件保存完好的明代家具,而他本人收藏了100多件明代家具。克萊爾和梁曉秀一起喝著中國綠茶,開始講述他的收藏史:
    “我的收藏愛好受到父母的影響。我小時候,我父母就收藏東西方的文物。受他們的影響,我也慢慢開始喜歡上這一行當。記得是1970年,我到香港訪問時遇見一個人,她給我看了一件明代家具。我當時一看到這件家具,就被它精雕細刻的工藝和豪華氣派的造型吸引住了。於是,我就動了收藏的念頭。我一下子買了三件明代家具。”
    “從此你就開始收藏明代家具了?”
    “是的。回到荷蘭後,我和我的朋友們說,我想收藏中國明代家具。他們都說,你簡直瘋了!這種投資是要冒風險的!那時在全歐洲,還沒有人意識到中國明代家具的價值。我基本完成明代家具收藏後,在海牙搞了一次中國明代家具展覽,歐洲觀眾很感興趣,現場去了很多觀眾。這時我的朋友們才對說我,我當時很有遠見。我很幸運,我能以低價位買到這些明代家具,現在這些家具的價格已經翻了10倍,而且很難再能買到了。我想把這100多件明代家具專門做為展品供博物館展出,讓後人多看看,特別是讓中國人多看看他們祖先的傑作──明代家具。”
    克萊爾的那番話讓梁曉秀很受啟發,她想一個老外都能收藏明代家具,她為什麽不能收藏呢?此前她對明代家具一無所知,自從看了克萊爾收藏的明代家具後,她開始留意尋找有關明代家具的資料,加以認真閱讀。
    第一次看那些明代家具時,梁曉秀由於沒有專門的知識,沒看出什麽名堂來。當她具備了一定專業知識後,她和克萊爾提出再去他家看一次明代家具。
    克萊爾欣然同意。
    於是,她第二次到克萊爾家仔細觀看了那些明代家具。家具的種類很多,有書桌、條案、長條椅、客廳椅子、字台椅、屏風、衣櫃、小儲藏櫃、飾物架、床、床頭櫃。那些家具的用料隻有兩種木材:黃花梨與紫檀木。她那時通過閱讀得知黃花梨與紫檀木是木材中最昂貴的木材。
    明代家具品相都很好,她暗暗想那些家具還真值一些錢。
    看完克萊爾的家具,他們在他的書房坐下來聊天。克萊爾穿戴時尚,笑容可掬,充滿活力。他是荷蘭一個有名的貴族後代,在一家荷蘭谘詢公司擔任總經理,專門為進入荷蘭的世界500強公司做谘詢工作。公司設在海牙市內一個高檔寫字樓內,他每天到那裏去辦公。他在海牙郊外的房子和大莊園是祖上留下的遺產。房子是一大排荷蘭古典建築,從外邊看大約有2000平方米。莊園很大,一望無際,幾乎被森林覆蓋。據他說,在莊園內可以騎馬觀光。
    他們聊天時,一位衣著樸素的中年婦女走進來,為他們送來咖啡。梁曉秀原以為,那個婦女是他家的傭人,不料克萊爾介紹說,她是他夫人。他不知道他家裏是否有傭人。如果有傭人,他夫人親自端茶倒水,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還是出於其他什麽考慮?如果沒有傭人,這麽大的房子,他們怎麽打理呢?
    梁曉秀問克萊爾他的那些明清家具是從哪兒收購的,是否做過鑒定。
    他說主要從香港、紐約和倫敦三個地方的拍賣行購買的,前後共用了10年時間。為了保險起見,他還請中國明代家具專家專門做過鑒定。
    荷蘭不產名貴木材,而隻有橡木、樺木、櫸木、鬆木。梁曉秀故意問他,他是否知道黃花梨、紫檀、紅木是世界上最好的木材,他說當然知道那些木材非常珍貴。他還說,中國古代的能工巧匠完全稱得上是藝術大師,那些完全由手工打造的明代家具做工精良,造型優美,雕刻細膩,令人愛不釋手。他把那些明代家具視為中國古代家具中的精品,平時有時間,會反複細細欣賞那些明代家具,每次欣賞都覺得獲得了一種視覺上的美好享受。
    梁曉秀看到在一張桌子上擺著一個鏡框,鏡框內有克萊爾和荷蘭王子的合影照片,於是梁曉秀問他,是否和荷蘭王子很熟悉。他淡淡地說,他是我朋友。
    梁曉秀又問他,除了明代家具,他還收藏過什麽中國文物。
    他把梁曉秀領到另一個房間,房間約有90平方米,靠牆一側擺著一排玻璃櫃,裏麵擺放著數百件精美絕倫的瓷器,其中大約有上百件中國古代瓷器。玻璃櫃的門上著鎖,克萊爾並也沒有打開玻璃門的意思,所以梁曉秀也不好提出讓他把瓷器拿出來看看。
    從玻璃櫃外往裏看,那些中國瓷器至少是明清或明清之前的中國瓷器。每一件中國瓷器都保存得完好。
    梁曉秀極想知道那些瓷器的來曆和年代,更想知道它們是真品還是贗品。但是克萊爾無意在那些瓷器麵前停留很長時間,更不想向她詳細介紹那些中國瓷器的來曆,所以她也隻能大概看看,心中留下了一個謎團。
    自從看了克萊爾收藏的明代家具後,梁曉秀對荷蘭人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她看來,所謂發達國家,其國民的頭腦也相對發達。以明代家具收藏為例,中國收藏家收藏明代家具的曆史並不長,而一般老百姓哪有這種收藏意識呢?
    克萊爾能收藏明代家具,首先要具備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經濟實力。他有這個實力。但是收藏意識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更何況收藏異國文物的意識呢。這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一定的文化素養,更需要文物投資眼光。
    克萊爾德雖然沒有透露他收藏的那些明代家具的價格以及他將來是否會拍賣那些家具的想法,但他顯然不會不考慮那些因素。他當時告訴梁曉秀,他收藏的明代家具的價格已經翻了10倍,梁曉秀記住了他的那句話。
    從此他們認識,相互熟悉了。每次見麵他們都聊幾句。克萊爾說他喜歡吃中餐,是因為他喜歡收藏中國的明代家具;此外他看了海牙那家店的優雅環境。
    梁曉秀對克萊爾這個客戶挺重視,特意給店裏交代要好好關照他。
    15年後的一天,他們在海牙餐館見麵聊天時,梁曉秀問起明代家具,克萊爾無意中說他有意出手那些明代家具,梁曉秀當即表示她有興趣收購。
    克萊爾說那些明代家具很昂貴,言外之意是梁曉秀買不起。
    梁曉秀便說:“你出一個價,我不還價。你看怎樣?”
    克萊爾一愣,他沒料到梁曉秀會那麽說,便開出了價碼:200萬歐元。
    梁曉秀果然沒有還價,說:“那我們就成交了。”
    於是,梁曉秀花200萬歐元買下了121件明代家具,全部運到裏爾別墅。丈夫宋福祿看了那些明代家具後說:“曉秀,你上老外的當了!你怎麽能花200萬歐元買那些老古董呢?”
    “你懂啥?你看這個長條桌,是黃花梨製作的,單是這個條桌就值50萬歐元。還有那些紫檀木家具,都是價值連城的東西。”
    “既然那麽值錢,老外為什麽賣給你呢?”
    梁曉秀分析有兩個原因:第一,克萊爾的財務狀況或許出了狀況,所以他急於出手家具;第二,他信任她,可能認為她懂藝術,會好好收藏那些明代家具。
    宋福祿認定梁曉秀上當了,說那些家具肯定賣不出200萬歐元的價格。
    梁曉秀則認為,她收購的121件明代家具的價格還會翻番。她不缺錢,她就收藏那些明代家具,將來可以在國內搞一次展覽。其他用途,她還沒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