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第十五章
字數:5556 加入書籤
“緋兒,讓人去四周轉轉,看看有沒有什麽可疑的、疑似五柳先生的人。”
陶淵明看著離去的幾個護衛,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有些懵。
這是什麽情況?
他人就在這裏,那些人準備去找誰?
他可不相信自己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沒有認出他來。
馬文才跟思雅“同居”這麽就,對思雅那時非常的了解的。
或許之前他真的不知道自己麵前這個賣菊花茶的老伯是誰,但是現在——
若他還什麽都不知道,就是傻子了。
思雅拉住要說話的馬文才,用眼神示意馬文才不要“輕舉妄動”。
祝英台沒有想到馬文才之前“懸賞找人”的舉動背後竟然還有這樣的“深意”。
原本她以為馬文才又在“以財壓人”,就跟之前他們剛剛進入書院那天時,馬文才給其他同窗叫束脩金一樣。
再加上自己到現在都沒有想到什麽好的辦法,一時間有些惱羞成怒的祝英台連跟陶淵明聊天的興致都沒有了。
陶淵明見思雅真的沒有要拆穿他的樣子,雖然有些奇怪,但是卻也沒有再多說什麽,笑嗬嗬的挑著自己的擔子走遠了。
回到他們入住的客棧後,馬文才終於問起了思雅,剛剛攔住他的原因,畢竟他們這次下山,不就是為了尋找陶淵明嗎?
為什麽現在在陶淵明就在他們麵前的事情,思雅會選擇隱瞞,然後“放走”陶淵明?
“你剛剛為什麽要放走他?”
“不放他走,還能怎麽辦?你剛剛應該也看出來了,我們這位五柳先生根本就不想跟我們回去,難道我還能打暈他,然後強行帶他回去?”
她隻是想要看看這位曆史名人而已,現在見到了,思雅也就對能不能將陶淵明“請回”尼山書院——表示無所謂。
“思雅,我們下山就是為了請五柳先生回書院,現在你放走了他——”
“文才兄,你剛剛可說錯了!”
思雅啪——的一聲將手裏的折扇打開,然後玩了一個花樣。
“我錯了?”
“對——我下山可不是為了什麽五柳先生,我是下山來玩的。”
看著思雅難免理直氣壯的樣子,馬文才在心裏歎了一口氣,不過眼神卻是滿滿的寵溺。
“現在陶淵明也讓你給放走了,那我們回去怎麽跟山長交代?”
他馬文才的之前的人生裏還從來沒有過失敗,這次——算了,她高興就好。
“就直接說找不到不就是好了,又沒有人說我們必須、一定要找到陶淵明。”
他們是下山來找陶淵明的不錯,但是就憑這麽一個“模糊”的地址,誰也不能要求他們一定要找到人。
“而且,知道你我都不說,誰能知道我們之前找到過人呢!到時候隻要說沒找到就可以了,沒事的。”
馬文才看著思雅將一切都“安排”好了,好笑的搖了搖頭。
“你好像——並不想讓陶淵明去書院,你討厭他?”
“討厭倒是談不上,其實他去不去書院對我來說真的沒有什麽關係,影響不大。不過大家去書院為的可是日後入朝為官,造福一方百姓。若是陶淵明去了書院——我怕日後大家都跟他一樣,‘不為五鬥米折腰’,都寄情山水去了。”
說道最後,思雅自己也被自己的話給逗笑了。
最後,派出去找“陶淵明”的自然是沒有帶回任何有用的消息,三人現在都“沒有”辦法了,最後商量,隻能這麽會書院去了。
這次有思雅的護衛在,眾人自然不會遇到什麽“小偷”、“強盜”之類的,不過卻也出了別的麻煩。
“真是討厭死了,某些人的臉皮怎麽那麽後。因為她的原因,我們現在隻能露宿荒野了,她竟然還有心情吃得下東西。”
紫兒一邊烤著手裏的東西,一邊瞅著祝英台嘀嘀咕咕的說道。
而緋兒她們隻在一旁收拾帳篷什麽的。
謝天謝地,她們之前出來的時候帶了一定行軍用的帳篷,不然他們家小姐可就真的要睡在地上了。
祝英台聽到紫兒的話,心裏一委屈,生氣的將手裏的兔腿扔到的火堆裏,濺起一片火星。
其他人看到祝英台又開始鬧別扭,心裏也都有些煩悶,同時也都覺得祝英台不懂事。
要知道若不是因為她之前突然鬧別扭,他們那裏會錯過時辰,隻能露宿在這樹林裏。
祝英台看著其他人冷漠的眼神,心裏更加的委屈,但是現在是晚上,又是在有些陰森恐怖的樹林裏,這次祝英台也不敢跑了,隻能走到一片,坐下、抱著腿哭了起來。
她也不知道事情會變成現在這樣,明明她真的隻是一片好心。
原來,之前在幾人確定要回書院,可誰知道在他們準備出城的時候,遇到了一群被擋在城外的流民。
祝英台看那些人可憐,就主動上前去跟他們搭話。
很快,祝英台就知道他們是因為假像鬧饑荒,沒有辦法隻能背井離鄉,一路有了很遠才來到這裏的。
在見到他們一群人中還有老人、小孩和婦女,並且好久沒有吃飯了,小孩子餓得直哭,更加覺得他們可憐,立刻拿出了錢送給他們。
可惜,善良的祝英台沒有發現,在他拿出錢來時,那群流民中,幾個青壯年眼中一閃而過的貪婪。
“馬文才,蘇思雅,你看他們這麽可憐,你們也幫幫他們吧!”
從來沒有挨過餓的士族小姐,第一次見到這樣背井離鄉的流民,隻覺得可憐,從來沒有多想,這其中很多不合理的事情。
而思雅和馬文才是誰,他們雖然也是“不知人間疾苦”的,但是卻保持冷靜。
尤其是思雅,在見到其中一人眼中閃爍的算計時,就知道他們可不隻是流民這麽簡單。
也是,他們這麽一群人,老老少少的不少,還有女人,若真的是流民,怎麽可能一路走了那麽遠的路,來到這裏。
而且,別看這些人一個個穿的破爛、髒亂,但是卻完全沒有流民的“麵黃肌瘦”,想來他們定沒有受過很大的苦。
馬文才雖然沒有思雅想的那麽多,但是卻也不傻,直接就拒絕的祝英台的“提議”。
祝英台聽著孩子的哭聲,看著那些老人跪在地上哀求他幫助的額樣子,更加的覺得馬文才和蘇思雅冷血。
“你們沒有看到他們多麽可憐嗎?他們老的老、小的小,走了那麽遠的路來到這裏,你們就沒有一點同情心嗎?幫幫他們都不可以嗎?你們又那麽多黃金,難道還在乎這麽一點錢?”
那些流民在聽到“黃金”二字後,哭求的聲音更大了。
思雅騎在馬上,看著那群人的表演,都快忍不住在心裏給他們鼓掌了。
這演技——真是漂亮!
祝英台最後見說不動馬文才和蘇思雅,覺得自己沒辦法跟這麽冷血的人在一起上路,騎上馬就跑了。
思雅看著遠去的祝英台,無所謂的聳了聳肩。
祝英台跟不跟他們一起,她是無所謂的。
而且,想來祝英台能夠從上虞來到杭州,也不是傻的,就算是自己一個人回書院,應該也沒什麽事情吧!
誰知,思雅他們還沒有走出多遠就被現實給打臉了。
其實之前他們遇到的那些人,確實是流民,但是卻也不是單純的流民。
他們之前所說的話,也都是真的。
他們的家鄉鬧饑荒,他們是真的活不下去了,才背井離鄉的離開的。
最初的時候,他們一路上乞討一路走,但是現在這個時代,普通的老百姓,誰家裏有餘糧,施舍給他們啊!
而有錢的士族,誰又會在乎他們這裏流民。
最後在一個孩子快要被餓死的時候,他的父親打劫了一個過路的書生,之後,他們的隊伍就變了。
他們偶爾會打劫一些過路的、落單的人,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士族子弟。
而且他們一路走過很多地方,見識過不少的事情,也早就不在是之前那麽單純的百姓了。
他們會選在的城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打劫人,而在“打劫”之後,他們會將屍體給埋在荒蕪的地方。
而若是在城裏,他們就會讓他們隊伍裏的老人、孩子、婦女,這些看起來畢竟可憐,且柔弱無助的人去找那些容易心軟的人乞討。
就這樣,他們一路走來,雖然辛苦,但是卻還算是過的可以。
這次,他們原本瞄上了祝英台,但是在見到他們隊伍裏思雅身邊的那些護衛時,明白了這是他們不能惹的那種人,便放棄了“打劫”這個人傻錢多的小白臉。
可是誰知道祝英台竟然會自己作死的一個人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