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病,要療愈(4)

字數:680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 !
    我當然相信有天賦、才華一說,但那隻是少數人的專利,天賦和才華這類東西如果後天不加以打磨,往往並不長久,就像王安石《傷仲永》裏麵的那個五歲神童方仲永,不注重後天的教育和學習,最後隻能“泯然眾人矣”。相比天賦、才華我更信奉10000小時的天才理論--一個人如果想要在一個領域成為最出色的人或者大師級的人物,必須至少投入10000個小時才行。10000小時代表的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努力過程,也代表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村上春樹這樣談自己寫小說的事情:
    “值得慶幸的是,集中力和耐力與才能不同,可以通過訓練於後天獲得,可以不斷提升其資質。隻要每天坐在書桌前,訓練將意識傾注於一點,自然就能掌握。這同前麵寫過的強化肌肉的做法十分相似。每天不間斷地寫作,集中意識去工作,這些非做不可--將這樣的信息持續不斷地傳遞給身體係統,讓它牢牢地記住,再悄悄移動刻度,一點一點將極限值向上提升,注意不讓身體發覺。這跟每天堅持慢跑,強化肌肉,逐步打造出跑步者的體型,乃是異曲同工。給它刺激、持續。再給它刺激持續。這一過程當然需要耐心,不過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他還談到優秀的偵探小說家雷蒙德·錢德勒曾在私信中說過的話:“哪怕沒有什麽東西可寫,我每天也肯定在書桌前坐上好幾個小時,獨自一人集中精力。”這是一種對他來說必不可少的日常訓練。
    無獨有偶,台灣暢銷書作家吳淡如也有類似的經曆。某一天和恩師林清玄聊寫作的事情。那時她還隻是一個小編輯,也寫了幾本書,但是怎麽寫都不暢銷。林清玄聽了,誠懇地說:自己每天都會寫三千字,對他來說,已經是一種習慣了。聽了老師的話,吳淡如開始每天至少寫兩千字,即便寫不出自己想寫的東西來,那就寫一些無聊的消息稿或者整理訪問稿。後來她成了台灣家喻戶曉的暢銷書作家。她說:“日積月累,是笨功夫,但也是最聰明的事。”
    隻要有心,願意花心力,跟隨時間累積力量,任何技能經過反複練習,持續地努力,一定都能掌握。一個人對一項技能的掌握程度跟他的努力程度和思辨能力成正比。
    善用“皮格馬利翁效應”
    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很喜愛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個美女,愛不釋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觀賞不止,還和她聊天說笑,竟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了愛慕之情。看著看著,雕塑美女竟活了,變成了真的,並娶她為妻。
    這個故事被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揭示了一條心理學: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正能量,能改變人的行為。這種效應被廣泛應用在教育和管理領域,比如,當一個老師喜歡一個學生,並認為他有價值,有潛能,給他很多正麵評價時,這個學生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這就是那些獲得家長、老師很多表揚的學生會變得更優秀的原因之一。領導管理員工時,給員工正麵的評價和期待,員工往往會工作得更努力,更出色,也是這個原因。
    我覺得“皮格馬利翁效應”可以應用在一切學習上,增加學習興趣,促進學習行動。
    就拿如何提高閱讀和寫作的能力來舉例吧。首先你要真心喜歡閱讀和寫作,也就是你要對這件事情感興趣,假如你是皮格馬利翁,首先,要愛你的雕塑。其次,你願意在愛它這事情上行動(多花時間)。因為感興趣你才願意去行動,願意把時間花在這件事上,因為你花了許多時間在這件事上,你才會獲得進步,有所提高,這反過來會增加你的興趣。“興趣”和“行動”相輔相成,彼此促進。做一件事,興趣帶來的熱情隻是最初的火種,想要形成燎原之勢還需要我們持續不懈地投入,因為投入之後你會收獲“幹得好”,這種成就感會激發你繼續努力。人是因為把一件事情幹得越來越好才越來越有興趣的,並不是單單對什麽感興趣才幹得好的。你多讀多寫就會因為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進步獲得成就感,這會促進你繼續多讀多寫。善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興趣和行動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這跟談戀愛一個樣。你因為喜歡他(她),所以願意花時間和他(她)在一起,隨著付出得越多,對方給你的回應越多,你就會越喜歡他(她)。說到底,人是一種會愛上為自己付出的生物。這付出的內容包含時間、精力、勞動、金錢、感情……
    一個人要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然後在這件事情上投入時間和精力,就會把這件事幹得越來越出色,超過大多數人。
    熟能生巧常有,而出奇製勝不常有
    我有個女朋友駕照拿了一年半,把車開到那個方方正正的停車位對她來說絕非易事,和她開車出去,停車時經常要下車,負責做手勢喊“倒……倒……好……再過來一點……”之類的體力活。
    開車進入地下停車庫時恰當地停在那個取票或者取卡機前,對她來說也是一大難題(不是太遠手臂夠不著,取不到票,就是太近差一點撞上去)。後來某一天,她忽然把車穩穩當當、分毫不差地停在取票機前,車窗戶剛剛好對著那張吐票的口,真是在時間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於是她興奮地說:“噢,你也在這裏嗎?”
    熟悉她的我知道她是如何成功做到這一點的,當然不是什麽好狗運,也不是出奇製勝,而是因為熟能生巧。她考了駕照之後沒有買車,因為買不起車。那時,她的男朋友是個有車的主,於是經常借男朋友的車練習。與男朋友分手之後,她自己時常租車開,有的時候載著我們出去玩,有的時候自駕回老家。開得多了,她自然熟能生巧了,常常有人讚她車開得好。現在她新交了男朋友,連她未來的公公(坐過她開的車)都誇她車開得好。與那些考了駕照依然不會開車的人比起來,我這個女朋友真的還蠻厲害的。
    有個女同事的姐夫因為喜歡做飯,又下班早,於是天天下班以後回家為全家人做第二天的便當。我觀察女同事的便當發現,原先她姐夫切的土豆絲隻能稱為土豆條,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切土豆絲的功力日益精進,現在已經絲絲分明,根根纖細均勻。那個女同事說:“我姐夫現在的土豆絲不僅切得又細又勻,還切得相當的快。我站在旁邊看著他切,忍不住發出感歎:神廚啊!”
    我想到令我佩服的台灣藝人蔡依林。她長得不漂亮,身材很一般,歌唱得也馬馬虎虎,智商和普通人差不多,如果她沒有化妝,沒有後來的豐胸塑形,皮膚保養,她站在人群中就是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但是她居然紅了十多年,這真他媽勵誌啊!紅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她非常努力和勤奮,一直挑戰自己的極限。她學習跳舞,學習音樂,努力瘦身,保持體重。她會講流利的英文,能用20秒換裝,會做美甲,還出了兩本書,一本談學習英文,一本談瘦身。原本四肢僵硬,跳舞會“同手同腳”的她經過刻苦學習和努力訓練,不僅會鞍馬、吊環等體操,還會跳折手舞、彩帶舞、鋼管舞等舞蹈,不單單隻是完成舞蹈動作,還跳得流暢優美,舞姿動人,創新奇巧。在演唱會上看她的表演,歌迷都會大呼來得值得。她說:“每個人都沒有學不會的東西,是要看你有沒有心。”
    韓愈在《馬說》裏講:“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同樣,世有熟能生巧,然後有出奇製勝。熟能生巧常有,而出奇製勝不常有。
    這有什麽用?
    那些年,因為沒用而夭折的愛好。
    小時候我喜歡種植花花草草,經常上完課回到家在院子裏施肥忙得不亦樂乎,還看了許多“看圖識植物名”的書,懂得分辨月季和玫瑰,通過聞花香就知道是茉莉開了,還是梔子花開了,還懂得扡插技巧,我媽當時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這有什麽用?別搞那些沒用的!
    小時候我也喜歡看書,天天捧著各種國內外小說、詩歌在看,看得天昏地暗,廢寢忘食,還做讀書筆記,偶爾心血來潮還寫幾行詩歌,我媽又說:這有什麽用?別搞那些沒用的!
    中學有段時間,我很迷戀十字繡,看到同學繡的鑰匙掛墜很美,也買了材料回來自己來做,費了很多心力繡了兩字鴛鴦,我媽還是那句話:這有什麽用?
    我小學有個女同學很喜歡手工編織,不僅會用毛線織出各種好看的圍巾圖案,還用各種彩線編出好看的手鏈,大家都很喜歡和她交朋友,因為她會送這些漂亮的編織品給朋友當六一禮物或者生日禮物。但是後來因為她媽說:這有什麽用,好好學習!於是她就放棄了喜歡的編織。
    我有個初中同學他想學彈吉他,他自己買了一把吉他在家練習的時候,他爸就問:這有什麽用?後來他因為多花了時間在練習吉他上,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其實,隻是下降了一點,他爸就勃然大怒,砸了他的吉他,還罵他,玩物喪誌!
    相比這位同學的遭遇,我還是很慶幸的。我媽既沒有砸了我的花盆,撕了我的書,也沒有把我的十字繡給扔掉,隻是對自己的女兒表達出“恨鐵不成鋼”的氣憤與無奈。所以我能偷偷摸摸地保持著自己的閱讀興趣,至今毫無壓力,光明正大地享受閱讀的樂趣。
    我相信有很多人少年時期都有這樣的經曆,如果學校要求報名參加奧數班、奧數競賽或者物理班、物理競賽,如果獲獎了,中考、高考有加分之類的,父母一定會積極讓你報名,覺得這個很有用。但是像養花、讀小說、繡十字繡,做編織、學吉他之類的事情就會被父母認為沒有用,過分的父母就像我同學的那個父親以沒有用,浪費時間,荒廢學業為由大力阻止並破壞我們從事這些活動。
    我們所有的興趣愛好就在父母“這有什麽用?”“學習是最重要的,不要耽誤學習!”“那有什麽用,不要玩物喪誌!”的斥責和勒令聲中夭折了,消失了,我們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於是,我們就像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中沈佳宜說的那句台詞:“除了學習我什麽都不會……”青春期的中國孩子,學習就是生活的一切,生活中除了學習什麽都沒有。再長大一點,參加工作後,發現生活中除了工作什麽都沒有。每當別人問我們:你喜歡做什麽?我們答:不知道。你有什麽興趣愛好?還是答:不知道。這個時候我們開始感到無聊、迷茫甚至恐慌:我怎麽連個興趣愛好都沒有啊,我甚至都不了解自己喜歡什麽?我收到非常多這樣的郵件,許多大三大四的學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想做什麽,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自己,覺得生活很苦悶。這是因為在他們小的時候,我們的家長、我們的教育環境,就沒有給他嚐試“沒用”事物的機會,沒有鼓勵他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天性,而是一味地讀“有用”的書,我覺得這真是中國式教育的悲哀,也是年輕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這種“一切以學習為重”“做什麽事情一定要有用”的教育方式除了使得孩子喪失自己的興趣愛好,還造成了一個不好的影響:厭惡學習。原因是:學習很痛苦。經曆過中考、高考的殘酷,以及為了考試而填鴨式學習的階段之後,很多人會對學習產生厭惡和抵觸情緒。我經常聽到很多同學惡狠狠地發誓:老子再也不學習了。身邊有些朋友會告訴我,現在隻要一拿起書就犯困,還時不時地做“正在考場上考試卻怎麽都記不起答案,痛苦焦慮”的噩夢。
    在很多人的心中學習就是為了考試,為了升學,所以一旦沒有了考試升學的壓力後他們就再也沒有讀過一本書。我身邊的許多人大學畢業後就沒有讀書和學習的習慣了,不要說習慣,有的甚至再也沒有認真看過一本書。我有個朋友看到一部外國電影中的一幕:一個年輕的伐木工人坐在自家的門口給父親朗讀惠特曼的詩歌時會大聲驚呼:“這也太假了吧,伐木工人還讀詩呢,他又不要參加考試。”他的話真的把我雷倒了,同時也認識為了考試而讀書的觀念是多麽深入中國人的心呐。
    功利的人生態度危害多
    中國從古代起說起讀書,就帶著很強的功利性。“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指為了科舉考試而讀書,跟我們現在為了應試而讀書還是一樣。當然現在也有人不單單是為了考試而讀書,為了充實自我,為了愉悅身心,為了打發時間而讀書,但這畢竟還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人是不讀書的。
    這有什麽用?這個問題伴隨著許多人一起長大。他們越長大越常被別人問:這有什麽用?這導致長大後的他們也成了“這有什麽用”的大人。“這有什麽用”是一種功利的態度,而有沒有用的評判標準則是能不能帶來現實的好處和利益。這種評判標準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嵌進他們每一個人的大腦中。於是他們在生活的方方麵麵都變得很功利。最愛問的問題之一就是:“這有什麽用?”聽說你在學習法語,他們會問:這有什麽用?你說你準備窮遊中國西北,他們會問:這旅行有什麽用?你說你正在參加一個誌願者活動,他們依然還會問:這有什麽用?這有什麽用還衍生出許多其他版本:這真的有用嗎?你確定這樣做有用嗎?這到底有沒有用啊?
    比如,他們聽說我在跑步健身,就會問,跑步會不會使女生的小腿變粗,肌肉變硬啊?我說,隻要跑完,然後耐心地做拉伸運動,就不會把腿變粗。他們會問,這真的有用嗎?
    比如,他們聽說別人采用半個月都隻吃蔬菜色拉並且每天快走一小時的方法來減肥,他們會問,你確定一定以及肯定這有用?
    比如,他們了解朋友正在采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詞根詞綴記憶法”背英文單詞,他們會問,這到底有沒有用啊?
    其實,我特別能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我當然熱愛學習啦,但是如果這些事情沒有用,我就不要去嚐試。沒有用的東西我還去做,不是浪費時間、精力還有金錢嗎?我的時間、精力還有金錢都是很寶貴的,不能浪費哦!我要把時間、精力還有金錢花在100%有用的地方。
    首先,不管什麽方法,如果你不去嚐試,怎麽會知道有沒有用呢?有的方法對別人有用,對你也許就沒有用,但是這個結果必須是在你實踐之後才能得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你都不去實踐,這個方法不管有用沒用都對你沒有用,也跟你沒有半毛錢關係。
    其次,這種對人生的功利態度,導致你失去了生活中的許多樂趣,你沒法從簡單的事情中獲得快樂,也無法擴展自己的人生寬度。比如,因為你覺得結交某一個新朋友對自己沒有用,所以錯失了認識朋友的機會。比如,因為你覺得學習一項新的技術對自己沒有用,所以你失去學習的樂趣和動力。再比如,因為你覺得和這個正在追求自己的人談戀愛沒有用,這個人既不能讓自己生活質量提高,也不能幫助自己實現人生夢想,所以你就拒絕了一段美好的愛情。就這樣,你在“有沒有用”的衡量標準中失去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