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蘇諾一(番外)(2)
字數:375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旺夫小嬌娘 !
第381章 蘇諾一(番外)(2)
李空竹介時所創立的人人作坊,品種越來越豐富的同時,那蓄牧的奶牛牧場,更是成了人人都爭相想進之地兒。
如今極北地帶所產的奶糖、奶酪、奶油雪糕這些,已成為兩國上流社會桌上待客的最佳物品。
除此之外,為著打開更廣的銷路,李空竹更是將商業頭腦發揮到了極致。
比方說這極北之地兒的這些奶糖、奶酪並皮毛一些難得的北方之物,她會再運往南方的同時,更會將南方多品種的罐頭並稻米這些又運到北方來相賣。
雖說路途遙遠,車行不易。
可這難得的南北之品,卻給人人作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最高得利。
這三年來,李空竹不但把人人作坊擴大到了幾乎遍及兩國,更是與著另一人又開起了藥膳坊、與美容養身館。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從了三年前被崔九攔下的那一天說起。
當時在崔九下令拿下他們時,坐在車裏的李空竹與著騎在馬上的男人,彼時兩人都已作好同生共死一起赴黃泉的準備了。
誰知後麵既又來了個戲劇性的一轉身。
在抓下他們的同時,崔九不但沒有以抗旨不遵的罪名處死他們。更是在回到駐軍之地,著人放了他們的時侯,來了個一躬到底的捉揖賠罪。
彼時的李空竹與趙君逸一看他這套路,瞬間就有些個懵。
而崔九在給他們賠了罪後,便與他們又另說起了戲弄之事兒。
卻原來,在確定趙君逸藏寶藏不是為著留隱患後,崔九便將自已的所作所為,與著他們兩口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又重梳理了一遍。
由其是在想到女人赴邊治時疫的那一年。
想著華老當時在時疫過後求他繼續隱瞞的事兒,那時他便覺著事有蹊蹺,總覺心頭兒不踏實的認為女人怕是要報複什麽。
如今終是想通的他,結合寶藏一事兒,也就不難猜出女人當初的設想了。
雖說結果變得有些不一樣了,可終究是他這個作為帝皇的上位者有錯在先。
且在下這一道命令之時,他更是又存了試探之心。
想著以著男人的倔勁兒與女人的舍棄,想最後一試,看看他們夫妻倆最終會以了何種姿態來麵對這一危機。
結果顯而異見,為著一世安寧,趙君逸選擇了隱忍下這口氣,聽從了女人的安排,願舍棄不再信任的榮華,與著她遠走他鄉的再次做回平凡人。
可以說,對於這一試探,崔九是相當滿意的。
畢竟,他可不想再留有還有反叛之心的人。
有了妻兒的牽扯,趙君逸這輩子隻要不變了心,怕是很難再有與他對抗之心了。
彼時崔九在解釋這一行徑時,說得那叫一個理直氣壯。
弄到最後,其既還要不臉的還想要了趙君逸重返朝堂。
結果,當時的兩夫妻在聽完他那一出解釋後,不但心中的怨意未消,相反的,還越演越烈了來。
趙君逸更是當場黑著臉的再次抗旨的拒了重返朝堂之事兒,對於這又是一翻的戲弄,跟死穴被抓的,男人當時展現出的惱意,便是當著崔九的麵,一拳將當時坐著的桌椅給劈了個粉碎來。
這一行徑,自是又引得一群相護的侍衛少抽刀對峙。
可崔九當時卻是相當的氣定神閑,偏執的認為男人之所以拒了朝堂,是開出的條件不夠。
是以,他隨後又開出重擬聖旨的條件。大意是重新召告天下,告訴天下百姓,靖國乃是在他君逸之的帶領下,才能成功收回。且為表歉意,他還願意歸還李空竹子七成作坊股份!
他以為這一出出來,彼時的男人一定會答應了下來。
哪成想,趙君逸聽完,隻涼涼的看他了一眼後,又對於股份的事兒提到了八成,至於廟堂,他依舊不回。
崔九聽此不依,硬要他回。
結果,爭執得狠了,男人氣得是當場一個抽劍比他,雙眼冷冷狠狠,聲音也是極度冷寒,“若再相逼,此一劍之隔,以著我的身手,不過你死我陪葬罷了。”
彼時看出男人已隱忍到了極限的華老,當即就當起了和事佬,打著圓場雙方論著都勸了一通後。
隨又對著崔九加以斥責了兩句,“做人凡事憑良心,須知有些事兒,你越想達到你所想,就越會向了相反之地兒跑。逼得狠了,急了,連著牲口都會起了反意,又更何況是人?”
老者的歎息相勸,終是令著介時的崔九軟了心思。
看著長劍相指之人,見其眼中已經有了決絕之意。
想了想,終是出口答應了男人的所求。
拿到了想要的結果,彼時的兩口子在重返出租小院時。
李空竹是難咽心口氣的決心要壯大,準備壯大到讓崔九都發抖不敢動的地步。
趙君逸對於她這一提議,亦是十分讚同的決定傾全力而助。
得到了丈夫的頂力支持,又扯著皇室的這張大旗,女人終是又重拾壯誌雄風的開始了擴業之路。
在擴業的時侯,女人與男人便想過,要脫離崔九的掌控的最好方法,便是另啟開辟之路。
至於怎麽開辟,如何開辟,兩口子在慢慢找尋之時,不想貴人在那時,卻自動的上門了。
那是三年前的一個冬至之日。
彼時女人與趙君逸難得的空出一天,領了兩小兒前往已經成型熱鬧的貿易區逛玩。
正當兩人停在一擺攤的小販前,看著那手工匠人做著精致的雕刻之工時。
不想一道清脆的女音從他們身後傳了過來,“嗨,好久不見啊!”
陌生的聲音,令著當時帶著小兒的女人與男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還以為叫錯人的他們,本不打算相理之時。
不想那女聲既又是一個嗬笑出聲,“怎麽?連著救命恩人都不記得了?難不成你胸口那道疤消了不成?”
一說到胸口的疤,趙君逸立時便記了起來,轉回身的同時,見那打招呼之人,還真是當初救他之人。
不同的是,那時的小女孩,所穿之衣,再不是了那破破爛爛的舊棉襖。彼時女孩一身通體鵝黃緞麵繡花襖,頭梳雙丫髻。整個人,顯得格外的活潑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