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大街小巷
字數:580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母儀天下命犯桃花 !
江都的大街條條相通,等會兒回行宮時,一定想辦法不要再走這條路,否則真難保楊廣會不會跑去飄香樓去尋飄飄姑娘。
又在無人處喚了阿及,叫他給飄香樓送去飯錢,並從他手中取了些碎銀,唯恐再出現剛才那種情況。
本來這次微服出訪,我是想叫楊廣看到民間的疾苦,人都有憐憫之心,或者能令楊廣以後不再如此奢侈,哪知不僅未能如願,反而憑空多出個飄飄姑娘,真是頭疼之極,我也沒了逛街的興致,遂怏怏道:
“陛下,臣妾有些乏了,不如咱們雇頂轎子回去吧。”
楊廣心中有事,本也無心閑逛,聽我言語,“啊”了一聲,方回過神來,言道:“好。”
我吩咐轎夫抄近路往回走,卻並不敢說去行宮,隻說了一個離行宮三裏以外的客棧,到了那裏,自會有宮人接應。
轎夫穿大街,過小巷,挑了最近的路往回趕,待經過一個破敗不堪的小巷時,我心內一顫,這裏沒有林立的店鋪,更沒有酒樓食肆與滿麵歡喜的人群,看到的是一片殘破的土牆邊,或蹲或躺著許多乞丐,個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瘦得隻剩皮包骨頭,有些被病痛折磨的人,還發出陣陣呻吟。
“相公,快看,那些人——”我挑開轎簾一指,楊廣也看了個清楚。
忽見他眉頭一聳,麵色瞬間陰沉下來。微忍著怒氣問轎夫:
“這些乞丐是哪來的?為何看起來這般不堪?”
轎夫嗤笑道:
“這位老爺是從外地來的吧?您有所不知,這些人本來不是乞丐,就因為皇帝老兒帶了一家老小來遊江都,為了建造行宮,征去了他們的房子,如今他們隻能流落街頭,在這曬太陽了。
不止這些,後麵幾條巷子全是窮苦人,有的是納不起稅賦的,有的是家裏沒有壯勞力,抽不出人挖掘河道的,也有些是真的乞丐,隻是江都令老爺下了命令,誰敢到東關、西關等幾個繁華的街道去乞討,格殺勿論,他們就隻能躺在這裏等著官府發放清得能照出人影的米粥……”
楊廣聽著,麵色越發的陰沉,我並不阻止轎夫的言語,隻希望楊廣聽到,能夠意識他此次出巡給百姓造成的負擔,更讓他看清楚,他手下的官員都是些什麽貨色。
“別說了,快走吧,趕快把老爺夫人送到客棧,咱們還能再多接一趟活,要不然今晚的飯錢有了,明天早上的飯還沒著落呢。現在官府下了令,有錢人全都到東關街道上閑逛了,咱得趁著這個機會多掙點銀子,要是錯過機會,以後全家老小又得饑一頓,飽一頓了。”另一個轎夫說道。
我見楊廣漸漸發怒的神色,心思一轉,取了一塊碎銀,對轎夫道:
“這點銀子給四位做明天的飯錢,麻煩四位抬我們到後麵幾個巷子轉轉。”
四個轎夫一看,樂得多掙些錢,於是便抬了我與楊廣,往各個巷子轉去,每個殘破的小巷裏,都有無數窮苦人,時不時的還聽到孩子餓得哇哇哭叫的聲音,我與楊廣並未下轎,卻聞得一股股惡臭,還有髒亂不堪的街道地麵。
老人微微顫抖的幹裂嘴唇;婦人無衣蔽體,而裹著的粗糙麻布片;病得像癆鬼一樣的男子,明明年紀很輕,卻無一絲血色,連身子都坐不直;還有哇哇亂哭,滿地爬著找東西吃的幼童……
比我幼時的光景更要淒慘數倍,令我不忍再看,遂入下轎簾,現出一臉的擔憂與憤懣,言道:
“陛下,江都的官員這樣欺壓百姓,真是天理難容,陛下一定要嚴懲不貸!”
我刻意不說此次巡遊江都一事,楊廣做的事,即便是錯了,也是不容指證的,此事,隻能找幾個殘害百姓的官員頂罪了事。
楊廣斜斜看我一眼,眼角流露出一絲冷漠,唇含譏誚,壓低了聲音道:
“皇後,你今日要朕微服出訪,就是這個目的吧?”
心內一驚,楊廣不是笨人,我索性承認,坦誠一些總比讓他猜測得好,遂垂首,惶恐道:
“陛下聖明,臣妾這點微末的心思如何能瞞得過陛下?如今隻求陛下救救你的子民,懲治一下那些喪盡天良的官員。”
楊廣的眼神盯在我的身上,有些捉摸不定,他不吝惜幾個官員,重要的是,我沒有事先告知,便引他入了我的局,以楊廣的自負,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上當,更何況是他的皇後有意欺瞞。
我已做好被他冷落甚至降罪的準備,多說無益。
正沉默間,忽聽到外麵的難民一陣呼啦啦的腳步聲,全部朝著一個方向奔去。
這陣響動打破了我與楊廣之間的尷尬,遂挑起轎簾向外看去,心內詫異,現在不是飯時,應該不是官府施舍清粥的時候。
一個比較善談的轎夫看出我們的詫異,言道:
“老爺夫人有所不知,這些難民能活下來,一半是靠了‘觀音姐姐’的施舍,官府的清粥如何能捱到晚間?所以每到這個時辰,‘觀音姐姐’都會來施舍一次饅頭,要不然不知要餓死多少人呢。”
“觀音姐姐?”我與楊廣互看一眼,難道還真有觀世音菩薩下凡不成?
於是好奇的向那邊看去。
轎夫解釋道:“觀音姐姐其實是飄香樓的老板娘,也是江都令的女兒,但她跟她父親不一樣,心腸好著呢,在百姓中有口皆碑的。據說那酒樓是江都令給他女兒的陪嫁,可是這位小姐慈悲心善,賺了達官貴人的錢,盡數施於窮苦百姓。”
飄飄?我心內一驚,還真是怕什麽來什麽,正猶豫間,楊廣已命人落轎,言道:
“我們也去看看觀音姐姐是怎樣施舍的。”
無奈,心內微微歎息,卻也隻得隨他一起去。
我們二人下轎步行,隨著人群來到巷子外麵一片空地上,隻見那裏支著幾個簡易的遮雨草蓬,上麵插一個高高的旗幟,旗上寫著一個娟秀的“飄”字,一筐一筐的冒著熱氣的饅頭擺放在草蓬中。
或許是因為聞到了饅頭的香味,眾難民較之剛才精神了許多,也都很規矩的排著隊,端著破碗殘盆,按序領取饅頭與米粥。
我心內歎服不已,一個小女子,卻做了官府所不能做的事,而且還是江都令的女兒,她這般做,是在為她的父親贖罪麽?
而我,身為一國之母,楊廣身為天下之主,不能為百姓積些善事,反而奢侈無度,實是慚愧。
側目瞥一眼楊廣,他麵上盡是震驚與心痛。
他終於對他的子民起了憐憫之心麽?
飄飄這樣善良的姑娘,如果入了宮廷,確實可惜,但假如楊廣真的動了飄飄的心思,並能為了飄飄,而憐憫天下蒼生,我倒情願飄飄入宮為妃,並會竭力護她周全,宮裏最缺的,就是善良的女子。
“飄飄姑娘怎麽會是江都令的女兒?”楊廣喃喃道,似是問我,似是自問,麵色有些猶疑不定。
我心內也替飄飄淒涼,低低歎道:
“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依臣妾看,飄飄姑娘是出於泥而不染。”
楊廣目中有些猶豫,看著我的目光微微有些亂:
“可是朕剛剛下了決心要嚴治江都令的,本想殺一儆百,可他竟是飄飄姑娘的父親。”
我陡然一驚,卻又很快平和,我早已料到,楊廣已對飄飄動了心,自然,那樣美麗婉約,清豔脫俗的女子,哪個男子不愛?更何況是一向重色的楊廣。
若說剛才在飄香樓,楊廣隻是動了心思的話,而現在看到飄飄的善舉,恐怕已是下定了決心。
他跟我說起飄飄的父親,已經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訴我,飄飄一定會是他的人,隻是卻要顧忌到她的父親。
我的聲音緩和而帶了厲厲的狠意,若不嚴懲江都令,如何能給天下官員敲響警鍾?
“陛下,您的決定是對的,不能猶豫,飄飄姑娘既然會施舍百姓,就已經是在與她的父親公開作對了,她這樣的女子,一定會大義滅親的。這一點,陛下不必擔心。臣妾想,飄飄這樣心中裝著萬民的姑娘,所敬仰的男兒一定也是一位憂國愛民的男子。”
我看著楊廣,目光中透出期冀,盡管心裏酸澀無比,卻仍舊一遍一遍的提醒自己,我是大隋的國母,我是賢惠無妒的皇後,為後宮擇妃納嬪,討皇上歡心是我的本分。
我不能現出一絲淒哀與醋意,我竭力忍著內心的苦,婉轉告訴楊廣,要想得到飄飄的愛慕,首先心中要有百姓。
“嗯,不愧是朕的皇後,深知朕心。”楊廣低聲道,臉色已轉為堅毅,隻是唇角含著一絲興奮,我知道,那是因為飄飄。
施粥棚裏並未看到飄飄,大約她是很少露麵的,楊廣也就失了再看下去的興致,於是乘了轎子回去。
待回到行宮時,天色已晚,楊廣與隨行大臣密謀之後,連夜派人查抄了江都令的府宅,一應官員也全都投入大牢,家財盡散於窮苦百姓,暫封了一名朝臣為欽差,代為治理江都。
隻是一夜之間,江都便已改天換地,次日一早,鬧市區與城門口均貼滿了告示,百姓無不拍手叫好,稱當今聖上為有道明君。
百姓總是最善良的,被欺壓時隻能含恨忍耐,而如今朝廷隻不過施了一點小小的恩惠,把本該屬於他們的東西還給他們,卻也足夠令他們感激涕零了。
再與楊廣微服出來時,聽到滿街的議論,與窮苦難民真心的笑聲,楊廣心情大好,朗聲言道:
“怨不得愛後總是處處為民著想,如今朕看著大隋子民安居樂業,不再忍饑挨餓,這種成就感竟比上陣斬敵於馬下更爽快!”
我脈脈含笑,欽佩之色溢於言表:
“這是自然,陛下殺敵平天下,不就是為了給萬民造福麽?懲治貪官汙吏原比殺敵更得民心,我大隋有此明主,必會繁榮昌盛,生生不息。”
楊廣得我奉承,更是龍顏大悅,哈哈笑道:
“愛後的奉承話原比那些臣子說得動聽多了。”
“臣妾都是肺腑之言,而不是一味的討好陛下。”我柔聲道。
楊廣凝視我一眼,言道:“這話朕信,若你也與那些隻會諂媚的臣子妃嬪一般,就不會直言不諱,惹朕惱怒了。”
我慌忙垂首道:
“陛下,以前都是臣妾的錯,臣妾想到什麽就說什麽,未經思慮,惹得陛下不快,請陛下賜罪。”
楊廣攬了我的肩,言道:
“朕怎舍得降罪呢?更何況——你原是沒錯的,是朕未能及時體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