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使館區

字數:534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晚明之我主沉浮 !
    張嫣見朱由檢抬起身子,也從下麵晃動腰身,緩緩脫出身子,她用無力的小手,輕輕握住朱由檢的要害,發現依然是堅#挺的,不由吃吃嬌笑,“陛下這頭牛正雄壯,不知道采兒姑娘是否吃得下!”
    “嫣兒你敢戲弄朕,看朕怎麽收拾你……”朱由檢一邊說,一邊騰身撲過來,張嫣一邊躲閃,一邊向采兒求救:“采兒姑娘,你還不上來?”
    “啊……”采兒已經聽得床上的對話,她正期待著,張豔的叫喚,讓她臉上一紅,但寢宮裏一片黑暗,誰也看不到她臉上的變化。
    龍床上,朱由檢還在追逐張嫣。
    張嫣用雙臂擒住朱由檢的大手,在他的耳邊輕語幾句,朱由檢有些疑惑:“真的?”
    “不信,陛下待會試試!”張嫣從朱由檢懷中脫得身子,滾向龍床的裏側,“采兒死丫頭,還不上來?”
    “嗯?”采兒站直身子,忽然覺得身子下麵一熱,原來剛才在床頭聽得久了,不知不覺,暖流飛奔而出,弄得褻褲上黏糊糊的。
    “采兒,上來吧!”朱由檢見采兒站著不動,以為她不敢上床。
    “是,陛下!”采兒想要擦拭身子,但朱由檢已經放話了,她隻得夾緊大腿,一步步挨到床前。
    朱由檢伸手一拉,采兒就勢躺倒龍床上,她的身心,早就準備好了。
    黑暗中,朱由檢還未褪下采兒的宮裙,張嫣已經急急忙忙幫著褪下了采兒褻褲,趁采兒不備,張嫣伸手摸了一把,采兒更加稀裏嘩啦了。
    采兒隻道是朱由檢,心中嬌羞,雙腿一用力,將張嫣的手腕夾住。
    “陛下……”張嫣待要明示給朱由檢,但她的手腕被采兒的雙腿夾住,隻得在雙腿之間左右轉動,采兒吃癢,這才鬆開雙腿,放張嫣抽了開去。
    張嫣卻將采兒的暖流抹在朱由檢的大腿上,“陛下……”
    “嗯?”朱由檢用手一摸,粘滑滑的,應該不是張嫣的,他親自向采兒摸去,果如張嫣所說,采兒期待了很久。
    朱由檢的手上粘滑滑,有些不舒服,又沒有汗巾,隻得在采兒的宮裙上擦了,物歸原主。
    朱由檢加快了脫衣的動作,很快就讓采兒變成一頭**的山羊……
    …………………………………………
    皇子誕生,不僅對朱由檢,對周玉鳳,對整個後宮的局勢,有很大的影響,就是對大明國家來說,也是天大的喜事。
    朱由檢依照慣例,開始大赦天下。
    所有刑期在五年以下的犯人,全部釋放;刑期在五年以上的重刑犯,發配嶺北省,為期五年,五年之後,是否留在當地,由犯人自行決定,如果選擇留在當地,官府將分配合適的土地。
    所有的死刑犯,一律免去死罪,改為流放嶺北,終身不能離開,親屬可以陪同。
    朱由檢還曾考慮對百姓免稅,但考慮到國家需要糧食,也就作罷,改為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個人從事工商業的收入,依法納稅後,剩餘的財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義侵占,相當於“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三院十部也是放假三天,以示慶祝。
    朱由檢這幾天也沒有過問國事,他不是在在坤寧宮陪伴周玉鳳,就是在乾清宮與張嫣、采兒玩“三國演義”,現在他與張嫣之間紙糊的那層關係,已經被周玉鳳捅破了,他索性暫時將張嫣留在乾清宮。
    這天下午,朱由檢剛剛正與張嫣在交戰,采兒在一旁為二人扇風降溫,太監張彝憲來寢宮敲門:“陛下,大城的使者到了!”
    “大城的使者?不會是來恭賀朕有皇子吧?奧,明白了,應該是為盟約的事。”朱由檢暫時停下了動作。
    張嫣停止了嬌呼,雙手還是緊緊環在朱由檢的後背上,“陛下,既然有國事,那趕緊去吧,免得臣妾遭到詬病……”
    采兒繼續有一搭沒一搭地扇風,卻是偷看了張嫣一眼,掩口而笑。
    朱由檢對采兒說:“告訴彝憲,讓外交部先行接待大城的使者,有什麽事弄明白了,再來向朕匯報。”
    “是,陛下!”采兒丟下鵝毛扇,起身向宮門走去,和張彝憲耳語幾句,立刻返回來。
    朱由檢在張嫣的桑葚上親了一口,“來,嫣兒,我們繼續。”
    張嫣立刻嬌呼著回應起來。
    采兒回來的時候,朱由檢正在繼續自己的造人計劃,奧,不是造人,張嫣已經失去了生育的能力,朱由檢隻是在恩澤張嫣而已。
    “采兒,你怎麽回來了?奧,到你了,上來吧!”
    采兒忍住羞,慢吞吞爬上龍床,而張嫣則趁機滾向龍床的裏側,將中間的位置完全讓出來。
    申時,外交部長方逢年求見。
    朱由檢剛剛休息完畢,就在前廳召見了方逢年。
    “陛下!”方逢年長跪在朱由檢麵前。
    “方愛卿勿需多禮,起來吧,看茶。”朱由檢從方逢年的臉色上可以看出,應該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結果。
    “謝陛下!”方逢年也不客到,穩穩當當地落在座椅上,“陛下,臣已經會見過大臣的使者。”
    “如何?”朱由檢高高地端坐龍椅上,身形不動。
    方逢年含笑答道:“陛下,大臣王對《明城盟約》的絕大部分沒有異議,隻是在大城國內推廣漢語漢話一事,有些微詞。”
    “奧,”朱由檢輕笑,“方愛卿是如何應對的?”
    “陛下,這等伎倆,如何經得起推敲?”方逢年露出狐狸一樣狡猾的目光,“臣責問大臣的使者,大城的第一任國王烏通王,乃是漢人之後,難道他的子孫忘記了他的出身?難道他的子孫們,忘記了他是在漢人的輔佐下,才建立的王朝?難道他的子孫忘記了,這些年大明對大城的幫助?”
    “哈哈哈……”朱由檢不禁大笑,烏通王是漢人的後裔,乃是曆史傳說,真假難辨,但現在大明處於強勢地位,大城國內應該不敢抵賴,“方愛卿的理由,真是太充分了,哈哈哈……”
    “陛下,大城的使者果然不敢反駁,”方逢年端起麵前茶杯,輕輕啜飲了口,“看來,他們也隻是試探大明的底線。”
    朱由檢點頭,“嗯,那他們還有別的意見嗎?”
    “沒有了,陛下,”方逢年向朱由檢拱拱手,“實際上大城王朝的普締國師已經在盟約上簽字,隻要為臣簽了字,盟約就正是生效了。”
    “奧!”朱由檢放下心來,這可是大明的第一份對外盟約,揭開了大明對外關係新的篇章,有了這個盟約,今後大明與其他的藩屬國的關係,也就有了正式的樣本。
    漢話、儒教、駐軍,是推廣大明軟實力的重要保證,特別是漢話,許多年以後,這些國家及時不能合並入大明,也脫不開大明的落印。
    “陛下,這份盟約……”
    “既然普締已經簽字,愛卿也簽了吧,盟約就算正是生效了,”朱由檢端起茶杯,輕輕用杯蓋拂去殘餘的茶葉,“這次出使大明的,不是普締嗎?”
    “陛下,出使大明的,乃是大城的左相賴布,據賴布說,一來普締年事已高,難以長途奔波,二來大城要向大明派遣常駐使節,這位賴布,就是大城的首位使節。”
    朱由檢放下茶杯,稍稍思索了一會,“方愛卿,現在雙方沒有異議了嗎?”
    “沒有了,陛下,”方逢年欠身向朱由檢行了一禮,“現在賴布在等待陛下的回應,隻要陛下同意了,盟約就將生效。”
    “嗯,”朱由檢微微點頭,“既然賴布將常駐京師,那就給他劃塊府邸吧……江米巷吧,讓他們掛上使館的牌號。”
    “江米巷?”方逢年似乎有些舍不得,“陛下,可是天安#門至崇文門的那一段大街?這裏可是漕米入京的通道,有名的繁華之地。”
    “朕知道,”朱由檢早就思索好了,“正因為這裏繁華,朕才要讓他們看看,以後還會有其他國家常駐京師,這裏將成為各國的使館區。”
    方逢年還是沒聽懂,“陛下,那這裏原有的商戶怎麽辦?他們願意遷出嗎?”
    朱由檢輕笑,“方愛卿不用擔心,先給大城王國選定使館,其他的國家,將來再說,朕會讓財政部會同工商部,在京師重新辟出商業區,逐步將這裏的商戶遷移出去。”
    “陛下,既然要重新辟出商業區,不如將使館區防止在新開辟的地方,也省得這些商戶反對,還可以節省拆遷的費用。”方逢年到會精打細算。
    朱由檢不相信商戶能阻擋國家的規劃,而且使館區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建立,如果遇上商戶轉行,有房子出售的,財政部可以先買下來,即使沒有商戶出售,朝廷也可以強行征地,這個時代,應該沒有釘子戶,即使有釘子戶,也要讓他們明白,國家利益為重。
    “各國的使館,主要是為了和大明朝廷的各部交流、協商,江米巷距離三院六部非常近,方便朝廷與各國使館人員來往。”
    “臣明白了!”方逢年向朱由檢拱手行禮,“陛下,臣告辭了,臣立即去安排大城國的使館。”
    送走了方逢年,朱由檢覺得不能老是窩在乾清宮了,張嫣的肚皮雖然誘人,但外麵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完成。
    原本就打算去中五省、南五省看看新政的施行情況,南洋數個新設立的省份,特別是蘭竹省,他更放心不下。
    朱由檢早就準備南巡,但朱慈烺的出生,讓他暫時放棄了南巡的念頭,準備等到朱慈烺滿月之後,再去南方檢查新政的落實情況,但這樣的事情過不完,朱慈烺滿月之後,還有百日,將來還有婉兒、王美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