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劉氏紡織

字數:499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晚明之我主沉浮 !
    劉炳中回到蘇州的時候,朱由檢已經在蘇州遊覽了三天,這三天的時間,朱由檢並沒有遊山玩水,而是實地考察了蘇州的紡織業。
    現在的蘇州,幾乎“家家有紡機”,大量的女人在家裏紡紗,紡出的紗錠或織布,或出售,都能貼補家用。
    朱由檢發現,蘇州的紡織業雖然遍地開花,但效率極低,完全是手工勞作,也沒有真正的紡織企業,紡織廠多半是收購了棉花,送至附近的普通百姓家代為紡紗,這種最原始的加工狀況,距離朱由檢心目中的紡織革#命,還差著十萬八千裏。
    大明地域廣闊,各地的發展水平嚴重不平衡,產業革#命絕不可能在全國同時進行,隻能是重點突破。
    現在環太湖流域的紡織業,規模龐大,從業人員極多,但效率極為低下,利潤遠遠達不到工商業主的期待,正是產業革#命的最佳時機。
    似乎英國的產業革#命,就是從紡織業開始的。
    朱由檢現在要用後世數百年的經驗,促進大明在世界上率先進行產業革#命,加速大明的羽化。
    問題的關鍵,是工商業主們沒有科技意識,不會向科技要效益。
    朱由檢不僅要從製度上鼓勵、引導技術革新,還要以點帶麵,在蘇州培植起真正的紡織企業,讓廣大的紡織業主們看到技術革新給企業帶來的好處。
    靜思了一段時間,朱由檢提筆在白紙上寫道:
    一、江南、浙江兩省加大新政的宣傳,特別是江南省的南京、常州、蘇州、鬆江,浙江省的杭州、嘉興、湖州等地;
    二、在蘇州成立專利局,就近接受專利申請;
    三、修築南京、鬆江、杭州之間的環太湖水泥大道;
    ……
    “爺,劉炳中來了!”付小劍輕輕來到朱由檢的身邊,低聲說道。
    “劉炳中?爺正要找他呢!”朱由檢並沒有停下手中的毛筆,“小劍,先讓他等等,爺這一會就好!”
    “是,爺!”付小劍答應著出去了,順手將房門閉上。
    不一會兒,朱由檢就完成了他的計劃,喚入付小劍,“小劍,讓附近的錦衣衛,將這份指示快馬送入京師,然後讓劉炳中進來。”
    “知道了,爺!”付小劍傳劉炳中進了內室,然後關上房門,立在朱由檢的身側。
    朱由檢一揮手,“小劍,你去忙吧,這裏沒事了,留下兩名侍衛就行!”
    付小劍卻遲疑不決,“爺……”
    朱由檢輕笑,“沒事,小劍,劉東主不是外人,你放心吧!”
    待付小劍離開了,房間中隻剩下兩人,劉炳中快速奔到朱由檢的麵前,匍匐在地,“草民劉炳中叩見陛下!”
    “起來吧,劉東主!”朱由檢向對麵的座椅上一指,“自己坐吧,朕此次是微服私訪,你就像小劍一樣,叫朕爺吧!”
    “是,陛……爺!”劉炳中知道朱由檢有話要說,也不客氣,就在朱由檢對麵坐了下來,“草民謝座!”
    “炳中回家了嗎?”朱由檢開門見山,“應該知道蘇州發生的事了?”
    “回爺的話,草民已經回家了,芷兒將一切都告訴草民了,草民已經訓斥過不成器的弟弟,”頓了一頓,劉炳中繼續說道:“草民沒有泄露爺的身份!”
    “很好!”朱由檢誇讚一句,“炳中可知,爺為何讓劉小姐召你回蘇州?”
    “爺,難道不是因為馬有為的事?”劉炳中突然明白了,朱由檢此次微服私訪,並不打算驚動任何人,如果是為了馬有為這樣的小事,完全不用召他回來。
    “其一,凡是阻撓新政的人,必將受到相應的懲罰,爺不希望劉家的人卷入馬有為一案!”
    劉炳中離開座椅,叩頭入地,“草民感謝爺的一片厚愛,草民一家,絕不會與馬有為一案有任何牽連!”
    “起來吧!”朱由檢抬抬手,示意劉炳中落座,“爺之所以召你回來,而不是動用官府的力量,乃是因為,新政的核心,是依法辦事,也不希望法院審判,受到其它因素的幹擾,”朱由檢繼續說道:“炳中是爺十分信賴的工商業主,以後行事,可要依據大明的律法!”
    “草民堅決依法辦事,絕不有負爺的教誨!”
    “嗯!”朱由檢緩緩點頭,“此外,劉家乃是蘇州數得上的商家大戶,爺希望劉家能帶頭支持新政,特別是繳納商稅這一塊!”
    “草民遵旨,明天,草民就開始清理利潤情況,爭取早日主動向稅務官納稅。”劉炳中自然不在乎這點稅銀,他和海商李宇生帶著百萬銀票交給朱由檢,卻被朱由檢拒絕了,如果能用這點小錢就能給朱由檢留下好的印象,他求之不得。
    劉炳中已經看出來了,朱由檢不是在乎這點銀子,他在乎的是依法行事,這是朝廷要在但全國推行法製的先兆。
    朱由檢笑道:“炳中既然要納稅,不妨將聲勢造大點!”
    “聲勢造大?”劉炳中略一思索,“爺,草民明白了,草民回家之後,立即清理賬簿,做好一切準備,數日之後,必定大張旗鼓前去府衙納稅!”
    “炳中能如此想,爺就放心了!”朱由檢哈哈一笑,“這件事說完了,其實,爺讓你回來,還是另有它事。”
    “爺……”劉炳中心中沒底,壓低聲音問道。
    朱由檢輕撫茶杯,驀地看著劉炳中,“爺此次遊曆蘇州,發現蘇州幾乎家家有紡機,看來,蘇州的紡織市場不是一般的大呀!”
    “是呀,不僅蘇州,甚至常州、鬆江,就連浙江的杭州、嘉興等地,也是如此,”劉炳中麵露憂色,“可是,現在的紡織業,利潤都是低得可憐!”
    朱由檢微微皺起眉頭,“炳中,上次在京師,爺不是教你如何擴大生產規模來提高效益嗎?”
    “爺,芷兒一直在改進紡紗機,現在還未投入生產。”劉炳中顯得憂心忡忡,他顯然是有負聖意了。
    朱由檢問道:“你們收購的棉花,也是分給百姓代為紡紗嗎?”
    “是呀!爺,江南的紡織業,一貫都是這樣的,”劉炳中見朱由檢正在微笑,想到這是位無所不能的皇帝,“爺,難道還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嗎?”
    “炳中,要形成真正的產業,必須有自己的工廠,”沒辦法,朱由檢必須用後世的經驗指導了,“現在的竹本紡紗機,已經可以運用到紡紗中,炳中為何不用?”見劉炳中還是沒有理解,朱由檢繼續說道:“立即組織匠人,大量生產竹本紡紗機,集中生產。”
    “集中生產?”劉炳中這次似乎明白了朱由檢的意思“爺是說,將這些紡紗機集中到一間房子裏,再招收熟練的紡紗工?”
    “同樣一名紡紗工,如果使用竹本紡紗機,紡紗的速度就會大大加快,紡出的紗錠成本就會大大降低,即使直接出售紗錠,價格至少比原來的低上三成,利用價格優勢可以迅速搶占市場,利潤也會提高,”朱由檢又問道:“招收紡紗工,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吧?”
    “隻要有銀子,應該可以招收到紡紗工,”劉炳中說道,“至於要將生手培養成熟手,還需要一些時日。”
    “為什麽是生手?現在不是有大量熟練的紡紗工嗎?”朱由檢不解了,劉炳中為何不用熟手而是招收生手來培訓,萬一這些人成為熟手後再跳槽,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
    “爺,現在是家庭紡織,熟練的紡織工,基本上都是女工,如果要開辦工廠,必須招收男工。”沒有大米,劉炳中也是難以造炊。。
    “那就將這些女工招進工廠!”朱由檢知道直接招收女工不太現實,現在大明,在程朱理學的桎梏下,女人基本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怎麽可能離開自己的家?但紡織工業的發展,從來就離不開這些女工。
    “女工?”劉炳中眼冒精光,但瞬息就黯淡下去,“爺,這些女工在家裏紡紗倒是可以,如果讓她們進入工廠,恐怕……恐怕她們的家人不會同意。”
    “事在人為,總得有人第一次吃螃蟹,”朱由檢就不信了,江南富商大戶雖然不少,但普通的百姓並不富裕,失去土地後,很多人連吃飯都是問題,特別是軍戶,難道這樣的家庭不需要銀子來貼補家用?他想了想,“現在是開始,工廠可以試行全女工管理,不僅全部招收女工,連財務、管理人員,都是女工,這樣她們家人的擔心就會少一點。”
    “全部用女工?”劉炳中重新燃起希望,皇帝的眼光就是不一樣,“對,對,全部用女工,草民怎麽沒想到?”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朱由檢估計,現在的江南,遠遠沒到餓殍遍地、賣兒賣女的地步,完全招收女工,一時恐怕也不現實,“當然,如果暫時招收不到足夠的女工,也可以招收男工,或者幹脆連夫妻雙方都招收了,但要與他們簽訂合約,必須在工廠工作一定的時間。”
    “爺,草民有些明白了,”劉炳中回味著朱由檢的話,覺得有些想法實在太大膽,他的腦子都顯得不好使了,“爺,能否住進劉宅,草民要是有什麽問題,早晚也好請教!”
    “住進劉宅?”朱由檢想,反正要將劉氏紡織企業指導到底,也就沒再推脫,“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