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何曾有過感同身受

字數:544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紅顏為謀 !
    從南陵城府衙出來,已是夕陽西斜的傍晚。
    方才在府衙中幾番探討之下,調查的方向仍是從九個自殺的死者處入手,無論是他們開始有癲狂征兆的時間,還是癲狂之後的種種表現,抑或是死前曾經做過些什麽事情、與什麽人有過密切的接觸,都是要詳細調查詢問的方向。
    誰都不可能無緣無故地自殺,尤其,是經曆過一段時間喪親之痛的人們。
    帶著對死者的深切懷念,幸存的生者,總是更願意鼓起勇氣,替死者完成他們未完的願望,替他們活得更加豐富多彩。
    殘紅夕照,將整個南陵城染上一層美豔的金紅。
    看著一臉不情願地與自己分道揚鑣的言涵,盛夏唇角微抿,得意地笑出聲來。
    想跟本姑娘鬥?
    哼!
    習慣性地挽起衣袖,久不曾來南陵城的盛夏腳步一轉,徑直跑向了城中最繁華熱鬧的集市——反正這個時辰離顏府開飯還有一段時間,她不如先去逛逛。
    南陵城的集市上叫賣聲聲,表麵看去仿佛並沒有受到接連怪事的影響,然而四下裏細細看去,路上行人的神色中卻多少還是有些壓抑和匆匆。
    尤其,是那些曾經有親人在那場夜火中不幸受傷離世的人們。
    站在街邊看到幾張似曾相識的麵孔,盛夏想起來,他們曾是自己見過的死難者家屬。
    幾個人走到了一起,不知道在壓低了嗓音說些什麽,而那副樣子,並不像是在街上偶然相遇,反倒像是約好的一般。
    心中不由得生出幾分疑慮,盛夏放輕緩了腳步,悄悄地跟在了他們的身後。
    一路穿過熱鬧的集市和背街的裏巷,他們最終在離街區不遠的一道門前停了下來,為首之人敲敲房門,那門便從裏麵被打了開來。
    沒有多說一句話,幾個人便抬腳走進了院子,盛夏想要跟過去看看,卻正好迎上了那開門之人望過來的警惕目光。
    邁出的腳步換了方向,不想打草驚蛇的盛夏偷偷地舉起了剛在街邊攤位上買的銅鏡,銅鏡中,身後的開門之人一直目帶警惕懷疑地盯著自己,良久之後,方才重重地合上了院門。
    這座院子究竟是什麽地方?為什麽會是這樣一副神神秘秘地樣子?
    在心裏將院子的方位記好,盛夏一邊走一邊在心裏琢磨著。
    “盛姑娘,好巧啊!”
    迎麵傳來一聲熟悉的打招呼聲,盛夏抬頭,江淮那熟悉的笑臉闖入眼簾。
    “江淮你這麽快就回來了?”停住腳步,盛夏出聲問道。
    今天在南陵城府衙中,她不曾見到江淮,奇怪之下詢問葉青,方才得知他領了府衙的命令,前去京城送信了。
    “聽說盛姑娘來了南陵城,我當然是片刻不敢耽誤的就趕回來了。原本想著能見一見盛姑娘你就很高興了,沒想到你居然還記得我!”
    抬手撓撓頭,江淮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
    “那日在楓葉村分別的時候,你是如何扯著我的衣角不肯鬆手,又是如何被葉青毫不留情拖走的,我怎麽會忘記?”
    想起當日無奈又歡樂的情形,盛夏忍不住唇角上揚。
    “那麽丟臉的事情真難為盛姑娘你還記得,不過,能被記得也是我的福氣,我還當真很高興,真的。”
    臉上的笑裏愈發帶了幾分不好意思,江淮頓了頓又問道:
    “我方才回衙門複命的時候,聽說您已經回了顏府,怎麽這會兒又在這裏?”
    “我出來隨意的逛逛,”回答出聲,盛夏又道:“說起來這個,你可知道那座院子是做什麽的?”
    回身指了指方才那座院子,盛夏出聲問道。
    江淮既是這南陵城中的捕快,想來會更清楚一些。
    “院子?”順著盛夏手指的方向看去,江淮輕輕皺起了眉頭,想了片刻才答道:“那裏住著的似乎是火災之後搬遷過來的災民。
    年初那場大火燒毀了很多房子,為了不讓受災的百姓流離失所,林大人想辦法給他們解決了臨時的住處。
    經過半年的災後恢複重建,大部分人已經搬回了新建好的房子裏,也有一些人不願再回去,就留在了臨時安置的住處,盛姑娘你方才指的那處,就是當時安置災民的其中一處。”
    說話的語氣頓了頓,江淮重新看向盛夏:
    “怎麽了盛姑娘,是覺得那裏有什麽問題嗎?”
    “我方才看到有幾個曾經見過幾次麵的災民一起走了進去,就有些好奇,以為那裏是個什麽集會的場所。”
    點點頭,盛夏眸底的疑慮並不曾被江淮的幾句話所打消。
    “盛姑娘你如此說來倒也不算是很奇怪,那場火災過去半年了,大部分人現在的生活都回到了正軌。
    但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有很多受災的百姓會聚在一起,相互聊天,相互開導,來緩解在火災中受到的驚嚇和逝去親人的痛苦。
    畢竟,隻有有著相同經曆的人,才更能理解彼此的感受。”
    微微歎息,江淮眯眼看著那座寂靜無聲的小院。
    安慰人的時候,我們常常喜歡將“感同身受”四個字掛在嘴邊,既是想要拉進與對方的距離,又是想要誠心誠意地撫慰對方的創傷。
    可是,這世界上又何曾真的有感同身受這麽一回事?
    你不是他,你沒有經曆過他的人生,他的痛苦,又怎麽可能會真的知道他的心裏是如何的感受,又有如何的想法?
    聚在一起取暖的人,總歸是那些在深冬寒夜無法擁有溫暖的人們。
    ……
    從集市上回到顏府,已是暮色四合。
    點燃的燈籠在夜風的輕撫下搖搖晃晃,盛夏腳步輕盈,帶著外祖母最喜歡吃的桂花糕徑直向著她的院落走去。
    “小姐,老夫人現在不在院中,她讓我們等著您回來,就將您請到中堂去呢。”
    守在院外的小丫鬟甫一看到盛夏出現,便快著步子走了過來。
    “中堂?外祖母在中堂做什麽?”抬頭看了看天色,盛夏心中不免有些納罕。
    這個時辰差不多是顏府用晚膳的時候,以往舅父不在家中時,晚膳都會挪到外祖母的院子裏來,今天怎麽去了中堂?
    “回小姐,傍晚的時候家中來了貴客,所以老夫人和夫人這會兒都在中堂陪客人,就等著您回來便一起用晚膳了。”
    小丫鬟回話回得恭恭敬敬,卻讓盛夏的心底隱隱浮起幾分不好的預感。
    貴客臨門?
    這南陵城裏怎麽會忽然出現能讓外祖母都親自作陪的貴客?
    難不成是……
    腳下的步伐不由得加快,來到中堂門外,盛夏果然看到了正坐在椅子上喝茶的言涵。
    “阿夏回來了,快點來見過安王殿下。”看到了門口的盛夏,顏老夫人招呼出聲。
    “老夫人客氣了,言涵在京城與盛姑娘熟識得很,此番我來顏府暫住已是多有叨擾,就更加不要再拘泥這些虛禮了。”
    在盛夏那要吃人的目光中緩緩開了口,言涵唇角的那一抹似笑非笑,讓盛夏恨不能當即出手揍他。
    “殿下寬厚,是百姓的福氣。能在南陵城中接待殿下的住行,是我們顏家的榮幸。”樂嗬嗬的出聲,顏老夫人自然是對盛夏和言涵之間的事情有所耳聞。
    她活了這樣大的年歲,什麽事情和風浪不曾見過?隻要兩個人是真心喜歡對方,她這裏確然再沒有什麽挑三揀四這一說。
    滿堂的歡笑融洽中,隻有盛夏一人心中難以置信,她轉頭看看坐在身邊的舅母,沒忍住問了出來:
    “安王殿下是要在咱們顏府暫住?而不是僅僅來用一頓晚膳?”
    “傻孩子你說什麽呢?殿下來南陵城辦公事,我們身為官家府邸自然有接待之職。如今恰逢我們顏家在南陵城有宅院,怎麽可能讓殿下去城中住客棧?”
    笑著出聲,顏夫人看向盛夏的目光裏帶了幾分意味深長,似乎在說:安王殿下的來意我們都清楚,你就不必在這裏過分的羞澀假裝了。
    瞬間讀懂舅母笑容裏的深意,盛夏百口莫辯間,隻能多衝著言涵投去幾個惡狠狠地白眼兒,卻不想他仍舊是一副優哉遊哉的神情,就連一貫深沉的眸底,也是滿滿的得逞笑意難以遏製。
    一頓晚膳吃的眼風來去,電閃雷鳴。
    回想當初在京城盛將軍府裏一起吃的第一頓午膳,處在電閃雷鳴正中央的言涵卻覺得,這一頓飯吃得甚是安寧愉悅。
    晚膳用罷又一起閑聊片刻,眾人記掛著顏老夫人年事已高,便紛紛散了開去。
    而回到自己院中的盛夏,瞧著一路尾隨而至的言涵,方才在中堂裏強裝出來的溫柔笑意瞬間沒了蹤跡。
    “安王殿下,您深夜造訪本姑娘的院子不知有何貴幹?”
    板著一張臉,盛夏沒好氣地出聲問道。
    “方才在中堂與姑娘相談甚歡,本王有些意猶未盡,恰好與姑娘順路一道回來,不知可否進一步相談?”
    俊顏上笑意綿綿,言涵配合的不疾不徐,反倒是讓盛夏跳了腳:
    “你說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