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是現代最主要的交際場所

字數:304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中國式飯局宴請細節全知道 !
    某調查公司推出的《中國居民溝通指數》數據顯示,“飯局社交”是國人當前最為普遍的社交方式,選擇該社交方式的占調查人數的46%,而位居第二的“體育活動”則僅占13%。
    中國就一直將“吃飯”和“交際”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以致於在今天的人們生活中,“改天請你吃飯”變成了一種寒暄和人際交往的客套話,也成為人際關係中的常用語,甚至其勢頭可以和“你好”並駕了。
    有一個要提及的問題是,在這樣一個重視關係的社會中,為何隻有“飯局”這種社交方式承載了情感的傳達和功能的完成呢?為什麽是“吃飯”,而不是“唱歌”或者“垂釣”,偏偏選中的普遍社交方式是飲食呢?這是因為,“吃”是人類最大的“公約數”,其他活動人們的普遍認同性要小得多,有的人愛看戲,有的人愛聽歌,有的愛旅遊,有的愛運動,正所謂眾口難調,但事實是,每個人都要“吃”,所以在這一點上人類是沒有差異的。而且這種活動還不怕重複,每天都有此需要,今天完成明天還可以繼續,今日的需要滿足後明日的需求仍然會出現。
    另外,從互動性上考慮,關係的達成需要高交往性,而“飯局”恰恰滿足了這一需求,從觥籌交錯之間,傳達了情誼,溝通了思想。飯桌的氛圍是相對輕鬆的,人們可以聊及的話題又無所不包,言語間的你來我往常常能在最短暫時間內相互了解和彼此熟識。這裏最為關鍵的要素還包括,人類的老祖先發明一種促進彼此情感交融和思想傳達的加速器——酒,在這種催化劑的作用下,人能很快進入忘我的狀態,從陌生到熟識,從熟識到親密,一係列助推器的協助使得餐桌成為現在最主要的交際場所。
    國人談事首選吃飯,是為果腹,更是為社交。某調查公司調查推出的《中國居民溝通指數》調查顯示,“飯局社交”是國人當前最為普遍的社交方式,選擇該社交方式的占調查人數的46%,而位居第二的“體育活動”則僅占13%。事實上,靠吃飯談事情的大有人在。
    吃飯交際古而有之。到了今天,飯局衍生出許多意義。辦公室裏搞不定的人際關係,到了飯桌上,借著推杯換盞,心裏的疙瘩也就解開了;電話裏、談判桌上玩不轉的客戶,就著美酒佳肴稱兄道弟,簽合同也就指日可待了;此外,想升遷、想拉關係,也少不了酒桌做中介。飯桌上更好說話。
    《劄記?禮器》說:“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尤怨。”餐桌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和調節器。由於餐飲禮儀的基本原則是敬人律己、真誠友善,因而它能聯絡人們相互間的感情,架設友誼的橋梁,協調各種人際關係,營造一個和諧友善的社交氛圍;也有助於建立和發展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關係。即使在人與人之間發生某種不快、誤會和碰撞時,通過一句禮貌用語,一個禮儀形式、便會化幹戈為玉帛,重新獲得彼此的理解和尊重;在餐桌,初次相遇的陌生人,隻要禮節周全,也會成為一見如故的知心朋友。
    飯局社交依靠“自家人”的心理俘獲人心。幾個人往飯桌邊一坐,脫下了古板的西服,解開了拘謹的領帶,這種貌似毫無勢利感的場麵最令人放鬆。沒有了談判時的劍拔弩張和硝煙彌漫,最家常的氣氛就會使人放鬆戒備。當然,也有些人就趁著這種氣氛謀得了平時可望而不可及的利益。有研究表明,在吃飯時,人更好說話。因為,人們通常會將愉快的感覺和正麵的態度與美食聯係在一起,如形容快樂時常用“像吃了蜜一樣甜”等等。在心情愉悅時,人會變得更加通融,什麽事情都容易談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飯局社交。
    ?  此外,“吃人嘴短”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吃了人家的飯,出於補償心理,必定會降低心理底線,應承下對方的要求,有時其中也可能包括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對於請客吃飯具有社交的功能,錢鍾書就曾著文寫道:“吃飯有許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聯絡感情、談生意經等等。社交的吃飯種類雖然複雜,性質極為簡單。把飯給有飯吃的人吃,那是請飯;自己有飯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飯,那是賞麵子。交際的微妙不外乎此。”
    在中國,辦事吃飯是常事,但是這樣的飯局往往是不好應付的,諸多的潛規則等待你去體味。為了不出醜,還是提早學習下為好。
    餐桌座次的潛規則
    總的來講,飯局上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麵朝大門為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麵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應該提前到達,然後在靠門位置等待,並為來賓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請者,那麽就應該聽從東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話,你應該將老板引至主座,請客戶最高級別的坐在主座左側位置。除非這次招待對象的領導級別非常高,將其引至主座。
    點菜中的潛規則
    如果時間允許,你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後,將菜單供客人傳閱,並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為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控製預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檔次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預算。
    況且一般來說,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也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你來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為尊重他,或是認為他應酬經驗豐富,酒席吃得多,而讓他/她來點菜,除非是他/她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不夠體麵。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應該知道,你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你可以點一個不太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記得征詢一下桌上人的意見,特別是問一下“有沒有哪些是忌口的?”或是“比較喜歡吃什麽?”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菜後,可以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來點其它的什麽”等等。
    關於餐桌上的更多規則與潛規則,我們在後麵的章節中有專門的介紹,因此在本節中就不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