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案自殺少女

字數:1144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屍語者 !
    1
    前麵已經說過,一名基層公安機關法醫的日常工作,很大一部分是非正常死亡案(事)件的前期處置工作。法醫對死者死亡方式的判斷,關係著這起案(事)件的定性。看似簡單,其實是一件非常複雜而且責任重大的工作。法醫的老祖宗宋慈的著作《洗冤集錄》概括了此類工作,在看似普通的死亡中,通過細致的檢驗、分析、探索,明察秋毫,發現犯罪的痕跡,便是法醫之所以能夠為死者洗冤的關鍵。
    為了防止在非正常死亡案(事)件中出現紕漏,大部分法醫會用非常謹慎的態度對待此類現場和屍體。一般情況下,法醫會去非正常死亡的現場,對現場進行勘查,對屍體進行簡單的屍表檢驗,初步排除他殺可能,查清事情的原委,然後再將屍體運回法醫中心或者殯儀館,對屍表進行進一步檢驗,防止有一些不易被發現的線索遺漏。綜合上述的全套步驟,法醫會給辦案單位提供一個綜合報告,寫清死者的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所謂的死亡方式就是指他殺、意外、事故、災害、因病猝死或者是自殺。
    每天早晨9點,是南江市公安局法醫中心法醫集中進行屍表檢驗的時間。前一天出現場後拉回中心的屍體,會在這個時間統一進行屍表檢驗,以便進一步排除他殺可能。
    這一天很平靜,隻出了一起初二女學生跳樓的現場,沒有其他的現場。
    這個小女孩是在新豐中學的教學樓下被晨練的老大爺發現的。我們早晨8點趕到現場的時候,小女孩的屍僵已經形成得比較堅硬了,結合其他的屍體現象,推斷她是在前一天晚間10點左右死亡的,也就是說是在晚自習結束一個小時後死亡的。這個時間,教學樓周圍確實很少有人。這所中學位於郊區,是一所私立中學,一半學生住校,剩下的一半學生基本都是住在附近的村民家的孩子。學生們每天晚上9點自習結束後,便會各自回宿舍或回家。
    根據前期調查,這個小女孩的家離學校較近,不住校。她的母親在20公裏外的工廠打工,住在工廠;父親在自家村邊的小魚塘以捕魚、賣魚為生,酗酒。父母對這個小女孩關心極少,也從未去學校接過小女孩下自習。經查,事發當晚,小女孩的父親李斌因和村民聚會酗酒,在家中睡了一晚,直到村幹部通知他女兒死亡,才迷迷糊糊地跑到了現場。
    通過現場勘查,教學樓的樓頂鐵門上隻發現了小女孩的指紋,證實是小女孩自己走上樓頂。樓頂邊緣發現了小女孩整齊的足跡,證實小女孩確實是在樓頂邊緣站立過一段時間。
    小女孩穿著整齊的校服,校服的口袋裏放著一張紙條。紙條上工整地寫著幾個字:“活得痛苦,不如去死,媽媽我先走了,您保重。”
    這是一紙遺書。經過文件檢驗技術人員的比對分析,確證就是小女孩自己所寫。
    有了以上的結論,結合初步的屍表檢驗,這起事件確定為一起自殺事件,結論鐵板釘釘,毋庸置疑。
    在我們結束現場勘查的時候,現場旁邊飛快地駛來了一輛麵包車,車門一開衝出來一個30多歲的女人。她衝到小女孩的屍體旁邊,凝視著小女孩蒼白的臉,眼神中充滿了憐愛,卻並沒有過激的表現。隨後,她又扭頭看了一眼傻在一旁的孩子父親李斌,重新回到麵包車裏。
    經過對李斌的詢問,我才知道剛才的女人是小女孩的母親。雖然失去親人的悲痛表現各不相同,但是這個女人的淡定實在讓我有些吃驚,她用兩個眼神就完完全全表達了心中所想?尤其是投向丈夫的那個眼神,說不清是責怪,還是怨恨,總之,是一種難以描述的眼神。
    早晨9點,法醫中心屍體解剖室。
    今天似乎應該是輕鬆的一天,隻有一個已經明確了性質的事件的屍表檢驗。小女孩依舊穿著那身整齊的校服,安靜地躺在解剖台上。天氣已經有些熱了,屍庫的管理員清晨6點就將小女孩的屍體抬進解剖室裏進行化凍,以保證屍表檢驗的順利進行。
    小女孩其實長得非常可愛,濃眉大眼、鼻梁高挺,13歲的她發育得比同齡的孩子更成熟。這是一個應該天真懵懂的美麗年齡,小女孩卻寫下了那麽絕望的一句話,然後輕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高墜傷的特征是外輕內重,全身損傷應該是一次形成,內髒破裂,出血卻較少。女孩的全身都沒有發現開放性損傷,隻有鼻腔和外耳道流出少量殷紅的血跡,加上眼周伴隨著的青紫痕跡,都是顱底骨折的表現。沒有開放性損傷,也就意味著沒有多少體外的出血,現場也不血腥。小女孩就那樣幹淨地躺在那裏,安安靜靜的,像睡著了一樣。
    我伸手探查了小女孩的後枕部,發現有一塊巨大的血腫,於是我用止血鉗輕輕敲打了小女孩的額頭,發出了“砰砰砰”的破罐音。可以肯定,這個小女孩是高墜致顱底骨折、顱腦損傷而死亡的。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真的有這麽大嗎?不至於動不動就自殺吧?”我感慨道。
    “聽說她家裏人很少關心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估計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飆哥一邊分析著,一邊和我一起脫掉了小女孩的校服。
    意外出現了。小女孩的身體上居然發現了隱約的疤痕。
    “看來我們要重新分析小女孩自殺的動機了。”飆哥皺了皺眉頭。
    “疤痕呈類圓形,與皮下組織無粘連,表麵皺縮,多個疤痕形態一致。”我邊檢查邊描述形態。
    “這……是香煙燙傷的啊!”飆哥感歎道,“雖然她不是瘢痕體質1 ,疤痕形成得不明顯,但是這麽多處形態相似的疤痕,還是應該考慮是香煙燙傷的。”
    “她才初二,沒聽說有什麽不良記錄,是個老老實實的小孩子。”我說。
    “看來,通過這次屍表檢驗,我們發現了新的犯罪。”飆哥惋惜地搖了搖頭,“虐待。”
    我的腦子裏迅速浮現出小女孩父親的模樣:“你是說,是她爸爸幹的?沒有依據啊。”
    “調查反饋回來的情況,小女孩除了上學就是在家做作業、做家務,沒有其他的活動軌跡,誰又有機會能夠這樣欺負小女孩而不會被她的家人發現去報案呢?再說,你仔細想一想小女孩的遺書,她是在和她的媽媽告別,並沒有提到她的父親。”飆哥分析道,“這是很反常的現象。小女孩的母親在外打工多年,她一直都由父親照顧,自殺前卻不提她的父親,這是為什麽呢?”
    我點頭表示同意。
    一分鍾不到,飆哥又改變了他的判斷。
    “這可能不隻是一起虐待案件了。”飆哥檢查完死者的會陰部,說,“是強奸。”
    我國的刑法規定,凡是和十四周歲以下女性發生性關係的,一律以強奸罪論。
    “處女膜可見多處陳舊性破裂口。而小女孩到她死的那天,剛剛才十三歲半。”飆哥補充道。
    “這個,不會也是她爸爸幹的吧?”我頓時一陣作嘔,惡心的情節在腦中浮現。
    “依據上述的分析,不是他,還能是誰呢?”飆哥用止血鉗夾著紗布,提取了死者的陰道擦拭物,“不管怎麽樣,趕緊做出dna結果再說別的。另外,得找辦案單位趕緊把她的父親控製起來。”
    通知過辦案單位,我們將檢材送往dna實驗室。
    四個小時以後,dna實驗室傳來消息:在死者陰道擦拭物中檢出人的精斑,但是和死者的dna比對後,確證精斑的主人和小女孩無親緣關係。
    2
    “我說嘛,這麽惡心的情節也隻能編編電視劇,怎麽會在現實中發生?”否認了這是一起亂倫事件後,我感覺如釋重負。
    “dna的結果隻是肯定了不是她的父親幹的,但是,沒有肯定不是李斌幹的,對嗎?”飆哥說。
    “你的意思是說,李斌可能不是她的親生父親,所以李斌的犯罪嫌疑還是最大的,是嗎?”我很快理解了飆哥的意思,問道。
    “是的,如果這孩子不是李斌的親生女兒,那麽李斌作案的嫌疑就更大了。”飆哥說,“打電話問問,這麽久了,怎麽辦案單位還沒反饋抓人的消息?”
    我剛把電話拿起來,發現偵查員小張卷著褲腿、滿頭大汗地跑了進來:“這邊結果怎麽樣?”
    “有生物檢材,但是不能肯定是不是李斌幹的,人抓到了嗎?”飆哥緊張地看著小張。
    “他……可能畏罪潛逃了。”
    原來,偵查員趕到李斌家裏時,發現家裏隻有小女孩的母親陳玉平一個人。據陳玉平陳述,她知道女兒自殺以後,就去工廠結了工資、辭了工作,但當她傍晚回到家裏的時候,發現丈夫李斌並不在家,而且他平時捕魚用的工具和工作服也都不見了,當時她以為李斌是去捕魚了,可等了一個晚上,一直到民警到家裏找人時,李斌仍沒有回來。幾名民警在他家附近可能藏身的地方都進行了搜索,依舊一無所獲。
    “我先趕回來了,他們去李斌經常捕魚的水塘附近找去了。”小張一口氣喝了一杯水後說道。小張看到飆哥一籌莫展的樣子,神秘地笑道:“飆哥,你看我帶回了什麽?怎麽樣,有證據意識吧?”
    我們抬眼一看,小張的手裏拿著一把破舊的牙刷。當時的南江市,基層民警對提取dna證據都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次小張在搜查李斌住處的時候,順便提取了李斌的牙刷,這根牙刷上麵,很有可能提取到李斌的dna。
    飆哥很是高興,把牙刷送到dna實驗室,對dna實驗室的同誌說:“看來,你們又要辛苦了。”
    話音剛落,飆哥的手機鈴聲驟然響起,飆哥一看是前線偵查員打來的,迅速接通了電話:“怎麽樣?有什麽情況?”
    “我們在一個水塘邊找到了李斌的一些捕魚工具和他的膠鞋,還有他平時當作小船劃的木盆,懷疑他可能是在捕魚的時候落水了,現在正在打撈。”
    “落水?”這一結果,出乎了我們意料,飆哥說,“走吧,我們還是去現場看一看吧。”
    我們在顛簸不平的土路上整整行駛了三個多小時,才到達了偏僻的現場。到現場的時候,李斌的屍體已經被打撈了上來,濕漉漉地放在岸邊,頭發還在滴著水,在夕陽的照射下,顯得陰森恐怖。
    屍體的周圍站著幾個民警,也濕漉漉的,看來為了打撈這具屍體,費了不少勁兒。陳玉平也已經到了現場,呆呆地坐在一旁,村長在和她說著什麽,但她就像沒有聽見一樣,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木木地看著前方,沒有痛苦,沒有絕望,沒有悲傷,就那樣平靜地坐著。
    死者衣著整齊,指甲青紫,口鼻腔附近還黏附著泡沫,窒息征象明顯,口唇和頸部沒有損傷,胸腹腔膨脹。我用止血鉗擴張死者的鼻腔,發現裏麵有不少泥沙,再撬開閉合的牙列1 ,發現口腔內也有不少泥沙,這些都是典型的溺死征象。所謂的溺死,就是生前入水、溺水死亡,而不是死後拋屍入水,這一點是很明確的。
    “溺死征象明顯。”我一邊檢驗一邊和飆哥說,“他不會是畏罪自殺吧?”
    “不會,他要是自殺,沒必要帶著這麽多工具,還有木盆。”飆哥指了指旁邊的一些捕魚工具和木盆。
    “是啊,有道理。可是他水性很好,怎麽可能是意外溺死?”我疑惑道。
    “完全有可能。這水底下啊,全是水草!”剛才負責打撈屍體的民警一邊說,一邊用長竹竿撥動水麵,“看到沒有?幸虧我們是在岸邊用長竹竿打撈的,要是下水的話,估計明天咱們幾個的名字上全加黑框了。”
    “他水性好,別人不會用推他下水這麽笨的殺人手法,所以隻有可能是意外落水後被水草纏住,然後溺死的。”我對自己的分析很是滿意,覺得滴水不漏了。
    飆哥在一旁不置可否,隻是默默地用一根長竹竿在試探水深和水草生長的高度。
    突然,飆哥的電話鈴聲響起,是dna實驗室打來的,結果正在飆哥的預料之中,小女孩體內的少量精斑和李斌牙刷上的dna認定同一。
    雖然我們依舊用穿刺法從李斌的心髒內取出心血再次進行dna檢驗以防萬一,但是我們知道,不出意外的話,這起強奸案件應該就是李斌做的了。現在李斌也溺死了,按照法律規定,就應該銷案了。
    即便是這樣,我的心情依舊低落無比,真是惡有惡報啊。隻可惜那個小女孩,幼小的心靈受到了那麽大的創傷,身體受到了那麽多的傷害,以致讓自己的生命之花在那麽年輕美麗的年紀就黯然凋謝,實在是可憐。
    在一旁的飆哥突然想到什麽事情,走到陳玉平的身邊,蹲下來點了根煙,小聲地問道:“你們不是孩子的親生父母?”
    陳玉平聽到這話,像是被針刺了一下,突然跳了起來,眼中充滿了驚恐:“誰說的?你們胡說!”
    飆哥依舊蹲在那裏,盯著陳玉平的眼睛。兩個人就這樣用眼神較量了兩分鍾,最終還是陳玉平敗下陣來。
    “女兒是我親生的,但不是李斌的,我和李斌結婚的時候,就已經懷孕了。”陳玉平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靠在了草垛上,淚水慢慢地流下。其實在這個年代,親子鑒定已經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老百姓也大多知道公安機關是掌握親子鑒定的技術方法的,這種事情,狡辯也沒有什麽用。
    “李斌對你的女兒好嗎?”飆哥的眼神無比犀利,盯著陳玉平。
    “好……不不不,我不知道,我長期在外打工,我什麽都不知道。”陳玉平神色惶恐,語無倫次。
    飆哥沒有再繼續問下去,彎下腰,和我一起清洗、收拾器械,收拾完畢後,回頭又看了一眼陳玉平,陳玉平正在向我們這邊張望,眼神交會時,她立即避了開去。
    “我們走吧,屍體拉回中心。”
    飆哥一路上沒有說話,默默地看著窗外,任憑顛簸的山路把車裏的我們和後車廂內的屍體搖來晃去。
    這天晚上我做了很多夢,夢見小女孩哭泣的樣子,夢見李斌變成了厲鬼朝我們撲來,夢得真真切切、令人窒息,甚至早晨鬧鍾的鈴聲都沒能聽見。
    早上,飆哥敲開了我宿舍的房門:“洗漱起床,馬上解剖。”
    “解剖?”我努力地回想著昨天出的現場,沒有命案啊,沒有哪起案件需要解剖啊?
    但是服從命令還是第一位的,我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畢,一路小跑趕到解剖室。
    解剖台上躺著的,是李斌。
    “李斌?他明顯是溺死,這也要解剖嗎?”我疑惑道。
    3
    飆哥笑了笑:“我也知道他是溺死,但是我心裏總有疑惑,所以昨晚就請示了領導,為了防止有意外情況出現,決定解剖。”
    “什麽疑惑?”
    “小女孩死了,而且從她體內的精斑來看,前一晚她還和李斌發生了性關係,李斌是知道我們要對小女孩的屍體進行檢驗的,那麽他應該害怕他的犯罪行為被我們發現,他還能那麽悠閑自得地去捕魚?那他心理素質也太好了,太沒心沒肺了吧?”飆哥胸有成竹地說道,“另外,仔細看看他的雙手,很幹淨。”
    “手?幹淨?這個說明不了什麽吧?”我問道。
    “我也不敢說這個能代表什麽,但是我知道,他如果是在水草叢生的地方落水,被水草纏住溺亡的話,根據屍體痙攣的理論,他的手中沒有泥沙,也應該有水草,對吧?”
    我知道,溺水死亡的屍體,因為求生欲的驅使加之溺水窒息死亡導致的屍體痙攣,通常會在手指夾縫中間發現泥沙和水草。
    而李斌的雙手鬆弛、幹淨。
    我們悶聲不響地對李斌的屍體進行了係統解剖。除了屍表檢驗中發現的溺死征象,李斌的內髒瘀血、左右心髒內心血顏色不一致、肺水腫有撚發感1 、氣管內發現了泥沙和水草、胃內大量的溺液,加之屍體內矽藻與現場水樣矽藻認定同一,這些征象統統證實了李斌是在那個小水塘中溺水死亡的。
    經過兩個小時的解剖檢驗,除了證實李斌是溺死,再沒有其他的發現,這一點讓我和飆哥都異常沮喪。
    我們用手撐著解剖台,就這樣一左一右傻傻地盯著屍體,突然,飆哥的眼神又亮了。
    我順著飆哥的眼神望去,死者李斌的腋下仿佛顏色有些異常,但是又不能確證。
    “這裏像是出血啊!”飆哥說道,“切開看看。”
    皮下出血、屍斑和腐敗形成的皮膚顏色異常,通常情況下是根據經驗,用肉眼就可以進行鑒別,但是有的時候是比較難區分的,這時需要切開皮膚觀察皮膚切麵的狀態,來分辨顏色的異常究竟是損傷還是屍斑或是腐敗。
    我用手術刀小心地沿著顏色不一致區域的中央切開,居然發現了死者的雙側腋窩裏有片狀的皮下出血!
    “這裏的皮下出血,可不多見啊。估計有損傷也是玩雙杠玩的。”我調侃道。
    “很簡單,這裏的損傷有可能是別人用雙手在死者腋窩處著力、拖拽他形成的。”被飆哥一說,我茅塞頓開。
    “而且既然是出血,就說明有生活反應1 ,是生前形成的。”結論已經在我的腦海裏翻騰,“但是,你怎麽能確證這兩處出血和李斌的死亡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呢?”
    “皮下出血是有固定模式的轉軌過程的。”飆哥用胳膊肘向上推了一下眼鏡,“皮下出血的初期,可能不會在皮膚的表麵上表現出來,但是會逐漸在皮膚上顯現,最初是紫色,然後出血逐漸被吸收,含鐵血黃素形成,皮下出血的顏色會變為青紫色、青色、黃綠色,甚至變成黃褐色。”
    “你的意思是說,雙腋下出血後不久,李斌就死亡了,所以才未在皮膚表麵表現明顯。既然這樣,這兩塊出血的形成,離李斌死亡的時間很短暫,所以就應該和李斌的死亡有關。”我舉一反三。
    “我剛才說了,這裏的損傷應該是在李斌腋下著力、拖拽李斌形成的,而且這個時候李斌沒有死。”飆哥若有所思地說,“那麽……”
    “李斌當時是昏迷的!”我搶著說。
    “現在應該怎麽辦呢?”飆哥笑著問我。
    我二話沒說,提取了死者的心血、胃組織和部分肝髒,送往毒物化驗部門進行檢驗。
    “我們打開李斌胃的時候,胃內容很充盈,沒有酒味。”我說,“這說明李斌是進餐後不久死亡的,而且他沒有喝酒,那麽隻可能是藥物使他昏迷了。”
    我想了一想,接著說:“因為他是在深度昏迷的狀態裏被人扔入水中的,所以他雖然有明顯的溺死征象,但他的雙手沒有抓握泥沙和水草的痕跡。”
    飆哥讚許地點點頭:“分析得很棒,會結合之前的屍表檢驗進行分析了。正如你說的,這起案件的嫌疑人很有可能利用了死者生前是捕魚人這一情況,故意將死者用藥物致昏,扔入水中,偽裝成意外溺死。”
    “如果是這樣,那麽嫌疑最大的就是陳玉平了。”飆哥看了看天花板,“她的女兒因為被李斌這個禽獸殘害而自殺,陳玉平的殺人動機已經有了。而且,不知你注意到沒有,陳玉平到達女兒自殺死亡現場時,還有我問她問題的時候,她的眼神都很反常。”
    我想了想。是啊,看到自己女兒的屍體,不悲反怒,對是否是親生這個問題的過激反應,都顯露出陳玉平內心的反常。
    解剖檢驗結束了,我和飆哥回到了辦公室。我們沒有說話,都不約而同地陷入了沉思:如果證實了李斌是被他人殺死的,那麽怎麽尋找證據去指向犯罪分子呢?
    毒物化驗結果出來了,在李斌的心血、胃和肝中均檢出了安眠藥成分。
    飆哥的推斷被印證了。也就是說,我們成功地從幾個細微的異常現象中,發現了一起命案的存在。
    辦案人員坐在我們的辦公室,像聽天方夜譚一樣聽完了我們的推斷,然後問道:“那這起案子的偵破,怎麽下手呢?有什麽好建議嗎?”
    我瞬間被問住了。是啊,這樣的案子,沒有檢驗出其他的相關生物物證,應該怎麽偵破呢?總不能根據陳玉平有犯罪動機就定她的罪吧?
    “有一個辦法可以試試。”飆哥說,“小女孩自殺的那天,我們都看見陳玉平坐一輛車來到現場,然後又坐車離開。從這個時候開始,你們調查她的行動軌跡,注意調取醫院或者藥店附近的監控錄像哦。”
    調查結果很快就反饋上來了。據陳玉平所說,她離開小女孩自殺現場後,就乘車回到了打工所在的工廠,辭掉了工作,然後乘坐公交車、摩的回到家裏。但是她隱匿了一個重要問題:她中途下了公交車,進出了公交車站附近的藥店後又搭下一班公交車離去。這個重要證據被藥店旁的一個監控錄像記錄了下來。
    “好吧,一方麵審訊陳玉平,一方麵找藥店的醫生詢問、辨認。”飆哥和我一樣,雖然知道案件就這樣破獲了,但是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我們知道,這起殺人案件的起源是一個母親的憤怒。
    被帶到刑警隊的陳玉平已經知道事情敗露,她沒有做任何抵抗,直接交代了事情的原委:“我和李斌結婚的時候已經懷孕了,孩子出生的時候他就知道這不是他的女兒。當時他說他原諒我了,我信以為真,但我沒有想到的是,他居然隱藏得這麽深,居然在十多年後這樣報複我。他打我的女兒,還打我。我被打得遍體鱗傷,一氣之下就離家出去打工。前不久,我知道他居然趁我離家打工之際,多次強奸我女兒,從那時候起,我就有了殺他的想法。女兒的死,更堅定了我的念頭,我一定要殺了這個禽獸。”此時的陳玉平已經淚流滿麵,但眼淚掩飾不住的是她表情裏的殺氣,“我買了安眠藥,回到家裏時,這個畜生已經自己吃了晚飯。我就往他燉的湯裏放了安眠藥。他喝了湯很快就睡得和死豬一樣,我整理好他的衣服,拿了他平時捕魚的物件,把他拖上了門口的三輪車,運到水塘邊,把他扔進了那片水塘裏。”
    刑警隊長麵色鐵青地向我們介紹了陳玉平交代的情況。我知道我們都一樣,為這起慘劇感到惋惜。
    “究竟是誰錯在先呢?”我茫然地看著法醫中心上空蔚藍的天,“為什麽不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呢?”
    “誰錯都已經不重要了,可憐的是一個無辜幼小的生命,就這樣成為了這段孽緣的犧牲品。”飆哥同樣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