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字數:122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蓮漏三聲燭半條1,杏花微雨濕輕綃2。那將紅豆寄無聊。
    春色已看濃似酒,歸期安得信如潮3。離魂入夜倩誰招。
    【注解】
    1蓮漏:蓮花漏。一種古時的計時工具。
    2輕綃:一種透明而且有花紋的絲織品。代指杏花的紅色花朵。
    3信如潮:即如信潮。信潮,定期而至的潮水。
    【典評】
    這闋詞是用女子的口吻抒發分離之情的。
    詞的上片側重描寫景象,即景抒情。蓮花漏,又叫作浮漏,是宋代發明的一種計時工具。
    “蓮漏三聲”表明詞人納蘭正處在一個寂靜的夜晚。在那個燭光輕搖、滲著寒意的夜間,寂寞的納蘭推開小窗,任憑那輕寒的幾瓣杏花春雨輕拍自己的臉龐、發絲和那薄薄的衣裳。驀然發現,寒食節即將近了。
    這時的納蘭又在思念哪位女子呢?想來會是那“生而婉孌”的愛妻盧氏吧!“戲將蓮萠拋池裏,種出蓮花是並頭”;“偏是玉人憐雪藕,為他心裏一絲絲”。納蘭的很多華麗詞句便他們愛情的真實反映。納蘭身為皇帝近侍,因此時常要護駕出巡,終年聚少而離多,每一次與愛人分離時都是那般無奈而悲痛。
    可是任重重關山,路途遙遠,卻無法阻隔他們彼此的一往情深。可惜美好的時間總是那樣短暫,婚後三年,盧氏便因難產而亡故,空留納蘭悲痛欲絕。
    詞的下片,從身邊的景物出發,即景抒情。納蘭看著一派杏花春雨的柔美景象,不由感慨:如今的春光,已經好像那香醇的美酒一樣濃烈,一樣令人沉醉。“已看”二字和“安得”相對比,春光更濃,更加表現了納蘭對於離家已久卻遲遲不得歸去的焦躁和悵惘,對於家中的愛妻深情的想念。在這如癡如醉的春色裏,遠方的伊人於腦海之中無法揮散,而歸期遙遙卻如同潮水一般可望而不可即。許久,納蘭看著這漸深的夜色,明白隻有把這一腔無處排解的想念寄托在寂寞的夜裏,在夢裏伴著這甜蜜而無奈的想念,“離魂入夜”,與盧氏魂靈相依。
    這首詞行筆如雲似水,描寫了真摯纏綿的愛情,回旋的情致融入了字裏行間,令讀者不知不覺間已被他深深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