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字數:189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晶簾一片傷心白1,雲鬟香霧成遙隔2。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
    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隻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注解】
    1晶簾:晶,水晶;簾,門簾。指精美的水晶簾子。
    2雲鬟香霧:比喻女子好看的頭發和清香的氣息。
    【典評】
    納蘭的第一個妻子名盧氏,盧氏死後,納蘭時時懷念。這首詞便是納蘭悼念亡妻之作。納蘭深切地懷念著離世的妻子,妻子的身影不時出現在他的生活中。這首《菩薩蠻》中有一些詞可以明顯地看出這點。比如:“傷心白”、“成遙隔”、“愁人”、“去年”。
    相對於其它季節,春天和秋天更容易使文人們思緒萬千。傷人之春,悲憫之秋。在古詩詞中中,秋天大多意味著結束和消亡。秋風掠過,花落葉枯,大地的繁盛不再。因景而生情,詞人內心的愁緒便溢滿胸膛,此恨綿綿,憶故人,肚腸寸斷。
    “晶簾一片傷心白,雲鬟香霧成遙隔。”門上的水晶簾子在搖晃,慘白的光亮映照出內心的傷痛。離世的人被隔在世間之外,美麗的頭發,動人的氣息,早已無蹤。
    “雲鬟香霧”一詞來自杜甫《月夜》一詩,詩中雲:“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在這首詞中,是指納蘭深愛的妻子。再結合杜甫的《月夜》詩,更增加一分離別相思之痛。
    納蘭懷想起從前的日子,月已落,夜已深,妻子坐在身旁,軟聲細語,並為自己披上衣衫,兩人在樹下相偎相依,談天說地,尤如葡萄架下正在歡愉的牛郎織女。那時那刻,又是怎樣的溫馨,真是“勝卻人間無數”。而如今,獨自品嚐著秋季的寒涼,紡織娘的聲音隨著瑟瑟的西風傳來,更顯淒涼。往日的紅袖何在?添衣的佳人何在?冷清中相思成災,淒慘裏輾轉難眠。往事如昨,曆曆在目,伊人已獨去,隻留淚水在眼中泛起清波。正如易安《武陵春》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此情此景,讓人哀傷不已,千般滋味,無人可訴,隻能化作相思淚。
    “隻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溫柔多情的納蘭在回憶中淚如雨下。這一句中,“隻是”、“如何”兩個詞的運用更為形象,對命運、對世間的無奈,表達的更為真實。人生苦短,一年的時間便天人兩隔,這帶來的悲痛,讓納蘭在幸福中瞬間跌落苦海,還有什麽比這更為殘酷呢?四周的空氣是那樣寒冷,眼中湧出的淚水也是那樣的冰冷,就像這不可更改的事實。對於發生的一切,納蘭隻有低頭接受,心中的不甘隻能化作揪心的詞句,在心中流淌:“隻是去年秋……”
    此詞的哀傷令人動容,在字句之間流動著真情,詞人用平常的語言描述著景色,用淒涼的景色抒發著真情。納蘭用流暢自然的語言展現內心的情感,用娓娓動人的訴說打動著讀者。令人不由自主地進入其中。
    這就是納蘭詞的動人之處:情真,意真,詞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真實的語言帶來真實的感動。魯迅曾說“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這就是白描中的回歸自然,樸實無華,更顯深情。
    對納蘭的評說有很多,其中晚清四大家之一的況周頤曾論納蘭詞“一洗雕蟲篆刻之譏”,“純任性靈,纖塵不染”。納蘭的真性情受人這般推崇,也為他帶來知己好友顧貞觀和陳維崧,“自古文人相輕”也有例外,這就是納蘭的不尋常。
    納蘭有很多稱號,他與曹貞吉、顧貞觀合稱為“精華三絕”,又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還有人把他稱為“李煜轉生”認為他可以和“千古詞帝”李煜相比。在中國詞壇中,寫悼亡詞的有很多,能夠像納蘭這樣的,幾乎不見,並引得“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並不弱於“紙隨賦漲”的左思。對於這樣的成就,從他的詞中就可看出。他的“真”,就是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