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兒媚

字數:131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獨倚春寒掩夕霏1,清露泣銖衣2。玉簫吹夢,金釵畫影3,悔不同攜。
    刻殘紅燭曾相待3,舊事總依稀4。料應遺恨5,月中教去,花底催歸。
    【注解】
    1霏:傍晚的霧靄。
    2銖衣:傳說裏神仙穿的衣服。重量隻有數銖甚至半銖。因用以形容極輕的衣服。
    3玉簫、金釵:同指所戀之人。畫影:比喻看不分明的美麗景象。
    4刻殘紅燭:古人在蠟燭上刻度,用以計時。相待:對待。《韓非子·六反》:“猶用計算之以相待也,而況無父子之澤乎?”
    5遺恨:沒有完成的心願或者理想,遺憾。
    【典評】
    這首詞抒發了對戀人的思念,婉轉低沉,再深沉的思念都抵不過時光的流逝,愛情在如水年華中,隻是彈指一揮間的守候,比起那亙古不變的時光,它們短暫的就像早晨的露珠,轉瞬即逝。
    納蘭深知再濃烈的思念也抵不住時光,因此,他更加悲痛地感受著壓力和無奈,這首詞正是在那樣的心理壓力下寫成的。
    “獨倚春寒掩夕霏,清露泣銖衣。”起首第一句是描寫失意人孤獨地立於春寒之中,任由露水打濕衣服。這一句中的“夕霏”用得非常恰當而動人,夕霏指傍晚時分的霧氣,一個人在傍晚的霧靄中,獨自站立於輕寒的春風中,聽起來這就是一幅絕美的畫麵。納蘭的詞早已超出了字麵的意境。
    接著他又寫道:“玉簫吹夢,金釵畫影,悔不同攜。”“玉簫”和“金釵”都指思戀之人。此處納蘭用來隱喻自己的所愛,在詞中還用到夢影這麽虛無而美好的意境,讓整首詞讀來不但有憂傷的情思,而且不乏唯美意境。
    在經曆過上片的幽思後,下片轉而描寫現實景象。“刻殘紅燭曾相待,舊事總體稀”。此處要注意一下“刻殘紅燭”,刻殘紅燭是指古人在蠟燭上刻度,用於計時。而詞人用在此處,是說過去四目相對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複返,如今的形單隻影,讓自己更加思念從前美好的日子,但是過去的已然過去,再想亦無法改變什麽了。
    所以,在詞的最後,納蘭寫道:“料應遺恨,月中教去,花底催歸。”遺憾就是遺憾,人生無法再重新來過,隻能終生遺憾著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盡頭,無法挽回,亦無法補救,而或許正是這份不可逆轉,生命才顯得更彌足珍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