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字數:89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塞鴻去矣1,錦字何時寄?記得燈前佯忍淚,卻問明朝行未。
    別來幾度如珪2,飄零落葉成堆。一種曉寒殘夢,淒涼畢竟因誰?
    【注解】
    1塞鴻:塞外的大雁。大雁在秋天回到南方,來年春季飛向北方,因此古人常用於表示對遠離故鄉的親人的思念。
    2珪:通“圭”。古代君王或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上圓下方,這裏借喻月圓而缺。
    【典評】
    從這首《清平樂》中能聽出納蘭內心深處的聲音,深沉的而迷離,那般虛幻而難以捕捉。從詞的開篇看來,是在思念遠在家鄉的心上人。這首詞非常感傷,好像字裏行間都隱藏著無法言說的情事,委婉而綿長。
    “塞鴻去矣,錦字何時寄?”納蘭期盼著來自家中的書信,錦書是指男女之間的書信,鴻雁掠過塞外的天空,難捱的寂寞令他無比地領跑,究竟何時才會收到你的思念與關懷呢?
    “記得燈前佯忍汨,卻問明朝行未。”納蘭想到心上人時就會變得柔情似水,但是在孤燈下,他隻好強忍淚水,把相思之情憋在心裏。明天還有未完成的路途,唯有走完這一程,才可回到故鄉。上片抒發了相思的苦楚,轉至下片,更加凸顯了這份痛楚,“別來幾度如珪,飄零落葉成堆”。如同那凋零的落葉,這世間不能避免分離的苦痛,陰晴圓缺總有時,隻要還能重逢,就足夠了。
    “一種曉寒殘夢,淒涼畢竟因誰?”收尾時留下了一句疑惑,曉寒殘夢,究竟為誰才落得這般淒涼?為讀者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惹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