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字數:103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短焰剔殘花1,夜久邊聲寂2。倦舞卻聞雞3,暗覺青綾濕4。
    天水接冥濛5,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6,夢遠輕無力。
    【注解】
    1殘花:殘留的燭花。
    2邊聲:指塞外的胡茄、羌管、畫角等樂聲。
    3“倦舞”句:引用聞雞起舞的典故。此處是說倦於起舞卻偏偏“聞雞”的矛盾心理。
    4青綾:青色、繡有花紋的絲織物。古代貴族常用來製作被服、帷帳等。
    5冥蒙:幽深,黑暗的。
    6浣花溪:又稱為百花潭、濯錦江。位於四川成都西郊,是錦江的支流。溪旁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杜甫的《浣花溪》已成為千古絕唱:“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土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典評】
    夜深人靜時,仍然無法入睡。那豆殘燈已結了燈花,跳躍間更顯得晦暗。我剔去了燈花,似乎變得稍微明亮了些。可是,那孤苦的氣氛卻並未因些而暖熱。身處千裏外的異鄉,這夜顯得更加漫長,四周寂靜無聲,隻有寒風獵獵而來。
    不想像祖逖那樣聞雞起舞,可晨雞的鳴叫卻那麽催人醒——又是一個無眠夜。默默無語間,青綾上已經落滿了斑斑點點的淚痕。
    天水相接,看不到盡頭,晨霧朦朧而迷離。西南天空的—角慢慢地顯出了魚肚白色,又是一天來到時。想念那遠在千裏之外的家,多渴望還能在那浣花溪上與你泛舟。可惜鄉夢遙遠,身如鴻毛一般輕薄,無力與這命運抗爭,隻好由著東風將心願吹去了好遠。
    納蘭在詞中反用“聞雞起舞”的典故,說“倦舞卻聞雞”,表達了他心中矛盾的真實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