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字數:1521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紫玉撥寒灰1,心字全非2。疏簾猶足隔年垂3。半卷夕陽紅雨入,燕子了時。
回首碧雲西4,多少心期,短長亭外短長堤。百尺遊絲千裏夢,無限淒迷。
【注解】
1紫玉:指紫玉釵。寒灰:死灰,此處喻指心如死灰。《三國誌·魏誌·劉傳》:“揚揚止沸,使不爛,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華於已之木。”
2心字:心字香,古人把盤香製作成心字形。
3疏簾:指疏朗的竹織窗簾。
4碧雲:青色的雲彩,碧空中的雲。
【典評】
本篇是納蘭詞裏的代表作之一。上片描寫了少婦在閨房裏無聊思春的情景,從“紫玉”、“寒灰”就能看出這名少婦的家境殷實。“拔”通“扒”,用玉去扒灰,好像無法理解,可加上之後一句,就恍然大悟了。“紫玉撥寒灰,心字全非”,“心字”就是在心字香燃燒完後,留在地上的心形灰燼。詞中的這位女主角手持紫玉,撥弄著一圈心字灰,滿地狼藉,正像她那顆無法收拾的春心。
她好像在思念故人,可詞意就在此刻變得分外迷離,令人反複思索。轉至下片,詞意又有了轉變,開頭一句“回首碧雲西,多少心期”,“回首”就是回望從前,追憶往昔,而“心期”是指心願,婦人思念著與故人往昔的美好歲月,也感歎著重新相守,期盼著故人可以像燕子歸來那樣,重回家鄉,陪伴在她的身邊。
但是,從下一句“短長亭外短長堤”看出,這個心願是多渺茫嗬,就算望斷了碧雲都無法實現。在詩詞裏,一般來說亭子、堤壩有兩個意向,一是送別,二是相思。在這句話裏同時出現兩個意象,也許是納蘭為了表達少婦心中的焦躁不安而專門設置的,為了可以有力地去表現詩詞的意境。
詞寫到此處,一直都是少婦的自怨自艾,詞句真摯清新,令人為之動容。接著以一句“百尺遊絲千裏夢,無限淒迷”收尾,也令人感到思而未得的悲痛心緒,如同一場美夢過後,醒來突然發現,頭頂仍然是破瓦蛛絲盤結,身邊仍然一無所有,空蕩蕩。
納蘭的這首詞似真如幻,非常浪漫。全詞跌宕起伏,情景交融,悲淒動人,讀罷令人黯然銷魂,心下潮濕。有多種寫春怨的方法,可納蘭以閨中人的視角落筆,描寫了少婦在閨中的無聊舉止和戶外景致,刻畫出了一派傷春傷情的形象。
納蘭最懂相思,他可以準確地刻畫少婦在閨中寂寞傷春的愁緒。問世間情為何物,最是相思無奈何,納蘭懂得世間的所有相思都是苦中帶甜,盡管絕望,可還是心存一絲希望。
蘇東坡寫道“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而納蘭有吟“百尺遊絲千裏夢,無限淒迷”,納蘭甚至在夢過後又得承受悲淒的現實,在夢的反襯下,更顯得無限悲苦。這首詞結構清晰,脈絡順暢,詞意苦清,可寫法卻清麗飄逸,格調高雅,是一首經得起反複吟誦的佳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