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字數:125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1,昔昔長如玦2。但似月輪終皎潔3,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奈鍾情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4。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5。
【注解】
1一昔:一夜。昔,通“夕”,見《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納蘭性德曾在其詞序說亡妻曾在夢中“臨別有雲:‘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
2玦:玉,一種佩玉。形狀如環,有缺口,常用於借喻月缺。
3月輪:泛指月亮。皎潔:明亮潔白,多用於形容月光。
4簾鉤:卷簾時用到的鉤子。
5春叢:春季叢生的花草。認取:辨識,認得。取,語助詞。雙棲蝶,用梁山伯、英台死後化蝶的典故。
【典評】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長如塊”,開篇三句淒絕而靈動,說的是最憐愛的就是那空中的月亮,一個月中,隻有一夜是像玉環那麽飽滿,其餘的黑夜都像玉玦那樣殘缺。中國的古典詩詞裏經常用月的盈缺來象征著人的悲歡離合,因此納蘭此處說月實則在說人,過去自己或入職宮禁,或扈從外出,從未好好陪伴盧氏,夫妻二人聚少離多。因此盧氏的猝然離世為他留下了終生悔恨,可見這又是一首為亡妻而寫的悼念之作。
納蘭曾經在夢中與亡妻相見,分別時妻子說:“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君圓。”因此這句“但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是納蘭對夢裏亡妻所吟斷句的回答,他想象著那一輪明月好像化作了無時無刻都惦念著的亡妻,假如夢想成真,自己肯定不懼那月的清冷,要為愛妻送去溫暖,彌補自己心裏的愧疚。
末句“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納蘭對亡妻傾訴著自己的一片癡心。我在你的墳前灑淚悲泣,就算唱完挽歌後也無法化解絲毫愁情,隻願和你的亡魂化作一雙蝴蝶,飛舞在春季的花叢裏,雙宿雙飛,永不分開。曆代文人都曾在詩詞中用過化蝶這個典故,可是最令人動容的、最真切生動的,肯定是納蘭。
納蘭在這首詞裏僅用明月、燕子、蝴蝶這三種常見的意象,就酣暢淋漓地抒發了愛妻逝去後難以消散的悲淒愁苦,情真意切,生動感人,末句以喜語強化悲情,也許這也是納蘭詞的一個特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