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字數:119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盡日驚風吹木葉1。極目嵯峨,一丈天山雪2。去去丁零愁不絕3,那堪客裏還傷別。
    若道客愁容易輟。除是朱顏4,不共春銷歇。一紙寄書和淚摺,紅閨此夜團圓月。
    【注解】
    1驚風:狂風。
    2天山:在新疆中部。這裏用天山代指塞外的山。
    3去去:一步步遠行,漸行漸遠。丁零:古代少數民族名,漢時遊牧於我國北部和西北部。《史記·匈奴列傳》:“後北服渾庚、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國。”張守義正義:“已上五國在匈奴北。”此處是借指塞外極邊之地。
    4朱顏:紅潤美好的麵容。
    【典評】
    這首詞表達了羈旅、落拓的悲痛情感:整日都狂風大作,極目遠眺,天山腳下的樹葉都已經凋落,積雪盈丈,皚皚一片白色。漸行漸遠已經令人無限悲愁了,更何況還是在他鄉分別。如果想停止行人的客愁,除非是那紅潤的麵容常在,不會如春花般地凋謝。可如今朱顏不再,春華消逝,又該怎麽辦呢?寫好書信,含眼折起,這時是否也有人孤對明月,想念著遠在天山的我呢?
    詞的上片寫廣闊華麗的秋景,暗中隱含思鄉濃情;轉至下片抒發了思鄉之情。全詞意境深遠,不同於納蘭詞的往日風格,可細細品讀下,其中還有著清如流水似的情懷。
    上片起首即點明了節令,“盡日驚風吹木葉”。從字麵中判斷這是秋景,風將樹葉吹落在地,為人們呈現出了一幅衰颯零落、寥廓蒼茫的景象。接著又描寫了一處無盡蒼茫的景色:“極目嵯峨,一丈天山雪。”從遠近高低的不同層麵,分別去描寫所看到的景物。
    下片則進一步抒發了心中的愁緒,蒼勁有力。“若道客愁容易輟。”、“一紙寄書和淚折,紅閨此夜團欒月。”寫好書信,擦掉眼淚,想來這時遠方也一定有一個人,坐在窗前癡等著那個遠在天山腳下的旅人。寂寥的夜色中,哀愁全化成了思念的淚水。
    這首詞抒情真摯,造語新穎而自然。把詞中所要抒發的思鄉之情表現得極為貼切。在最後的一片哀思裏,整首詞戛然而止,所抒發的感情柔弱而剛,真摯而未流於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