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雨夜
字數:148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絲雨織紅茵1,苔階壓繡紋2。是年年腸斷黃昏。到眼芳菲都惹恨,那更說,塞垣春3。
蕭颯不堪聞4,殘妝擁夜分5。為梨花深掩重門6。夢向金微山下去7,才識路,又移軍8。
【注解】
1絲雨:如絲一般的細雨。紅茵:紅色的墊褥。唐元稹《夢遊春七十韻》:“鋪設繡紅茵,施張鈿妝具。”這裏指紅花遍地,猶如紅色地毯。
2苔階:長有苔蘚的石階。
3塞垣:本來指漢代為了抵禦鮮卑而建的邊塞,後也代指長城,邊關城牆。
4蕭颯:形容風雨吹打草木時發出的聲響。
5殘妝:也作“殘裝”,指女子殘褪的妝容。夜分:夜半。
6重門:宮門,屋裏的門。
7金微山:就是現在的阿爾泰山。後漢永元三年耿夔擊北單於於金微山,大破之,單於走死,山在漠北,去朔方五千餘裏,唐置金微都督府。
8移軍:轉移軍隊。
【典評】
《唐多令》的副標題是“雨夜”,看來是抒發雨夜的相思之情,描寫閨人思我的景象。納蘭在夜半時分,看見窗外不停地下著小雨,心情不由地變得淒惶。
上片寫雨夜情景,用詞考究,文辭華美。而下片抒發情感,餘興未了,悲痛之極,納蘭在這首詞中將心情的鬱悶全部抒發出來。整體風格簡約中見含蓄,清雅中不失靈動。
霏霏細雨催促庭院裏的鮮花次第開放,每一年都在這讓人悲愁萬分的黃昏裏度過。滿目的芬芳都會沒有理由地勾起春愁,更別說那關不住的春色了!不能聽那風雨的蕭肅聲,隻會徒增悲傷。夜半時分擁著被子卻無法入眠,妝已殘,為了不使梨花飛盡,所以將閨門緊緊地關上。夢中來到了你征戰的沙場,可誰知才找到了去路,你就已經隨軍隊轉移,再次失去了蹤影。
寂靜的夜晚,隻聽到疏朗的雨聲。納蘭聽著細雨,看著在雨裏綻放的嬌柔花朵,滿懷春愁。“絲雨織紅茵,苔階壓繡紋。”這句詞印證了那時的雨隻是細密地飄揚著,好像納蘭心中的愁緒一樣綿密,庭院籠罩在一片朦朧迷離中,十分動人。
“到眼芳菲都惹恨,那更說,塞垣春。”這一句刻畫了納蘭的內心感受。本來欣賞春景是件快樂的事,可之於納蘭卻黯然無光,唯有那晚風疏雨吹亂了庭院中的花草樹木,獵獵風聲,使人覺得心兒都在顫抖。
末句為人們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納蘭在屋裏倚枕而臥,無法入睡,雨夜裏,屋宇飛簷,地麵一片模精的影子。這一番情景如夢如幻,納蘭在最終也沒有點明,給人一種意蘊悠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