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行業沒有貴賤之分
字數:1688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成功創業的300個常識 !
對於創業者來說,選擇行業不要分什麽高低貴賤,一家it軟件公司未必比一家餐館高雅,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未必比一家生產紐扣的廠家賺錢,一個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合夥人未必比一家經營洗浴桑拿的老板更有前途。如在傳統行業,小小的燒餅就成就了一個女大學生的創業夢想。
年僅27歲的晏琳是這兩年火暴武漢的掉渣兒燒餅公司老板,人稱“燒餅西施”,短短5個月,她的燒餅連鎖店就發展到了22家。
2001年9月,晏琳從湖北工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畢業後,做過銷售,也換了幾個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晏琳在好友的啟發下,決定轉行做傳統行業。傳統行業投資不大,門檻低,且風險小,上手快,隻要經營得當,就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不斷發展壯大。晏琳整整冥思苦想了一個月,決定從賣燒餅這個熟悉的傳統行業開始。
從小到大,晏琳最愛吃外婆做的燒餅。外婆曾是恩施一家飲食服務公司的技師,做的燒餅遠近聞名,而哥哥得到了外婆的真傳。大學讀書時,貪吃的晏琳就嚐遍了武漢的各種特色小吃和各種口味。在武漢待了8年的她早已摸清楚了武漢人的口味。她想:“如果開家燒餅專賣店,一定會很火。”她要去賣燒餅,家裏人都不同意,但固執的晏琳並不想輕易放棄,好在哥哥答應她一起來武漢試試。
2005年2月,晏琳開始籌備開店。由於缺少資金,她動用了所有的關係,從親朋好友那裏借來了4萬多元。為找到一個合適的門麵,晏琳跑遍了武昌的大街小巷。為考察人流量,早上7時,她就開始站在一些備選路段進行觀察,統計經過的行人數量。半個月後,她租下了武漢大學門口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門麵。為讓店麵顯得與眾不同,晏琳請教了一幫經商的朋友,不僅用竹子對店麵進行了一番別致的裝修,而且給自己的燒餅取了個富有鄉土氣息的名字——“掉渣兒”。接著,晏琳又忙活著購買設備、設計包裝。經過再三考慮,晏琳決定把燒餅的價格定為2元。
開業後,晏琳的生意異常火暴,她每天做多少就能賣多少。隨著人氣的越來越旺,晏琳的燒餅名氣也越來越大。“人氣和口碑可以帶動銷量,營造一種特殊的氛圍。”總結出經驗的晏琳決定把燒餅做大。一個月後,晏琳遞交了注冊商標申請。兩個月後,晏琳開了第二家燒餅店,旺盛的人氣使她很快取得了成功。2005年7月,為了把市場前景十分看好的燒餅做成品牌,晏琳注冊成立了燒餅公司,並開始了下一步擴張的計劃。
成功的創業者總能發現商機,不管是在高科技行業還是在傳統行業,他們總能搶占先機,勇立商海潮頭。
北京人都很熟悉的什刹海邊那些拉洋車的,黑紅兩色的裝飾,非常顯眼,這些人都是徐勇的員工。1990年,愛好攝影的徐勇出版了一本名叫《胡同101像》的攝影集,有些對中國民俗感興趣的外國朋友看到這本影集,就開始請徐勇帶自己去胡同參觀,講解胡同文化曆史。徐勇立刻就意識到這是個機會,不久他的以北京“坐三輪逛胡同”為主題的旅遊公司辦了起來。當初徐勇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朋友和家人的時候,幾乎遭到了一致反對,北京可看的東西太多了,故宮、長城、頤和園,哪一個不比胡同更吸引人,有多少到北京來的人會有興趣去看那破破爛爛的胡同,北京本地人更不會有興趣,政府有關部門當時也不看好他的主意。現在,徐勇的“胡同遊”卻日進鬥金,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隻要能夠獲利,隻要是商機,都不妨一試。有創業想法的朋友們,別把眼光僅僅放在那些看似高雅、看似風光體麵的行業上,傳統行業一樣會讓你脫穎而出,贏得滾滾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