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如何給公司取個好名字
字數:1782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成功創業的300個常識 !
開辦新公司,第一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給公司取個好名字,這也是開創事業關鍵的第一步。好的開始也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公司的名字取得好,產生好的信息效應,對以後的發展會很有好處。給新公司起名字通常有以下方法:(1)專用字取名法。專用字有兩類:一類是某些行業的習慣用字;另一類是在長期曆史發展中形成的某些行業特別喜歡的字。中藥店用的“堂”字,如同仁堂、蔡同德堂等;西藥店用的“房”,如華美藥房、冠心藥房等;西餐館用“社”字,如華美西餐社、德大西餐社等。
(2)吉語取名法。“興”、“隆”、“源”、“茂”、“發”等字在店鋪的招牌上經常出現,這是生意人喜歡討個吉利,講究口彩。
(3)迎合取名法。把公眾喜歡的吉祥用語用在公司店鋪的名稱裏,來迎合顧客的求福心理,以此招攬生意。
(4)姓名結合法。如日本鬆下電器公司、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都屬於此類取名方法。
(5)雅字取名法。這種給店鋪取名的方法是中國特有的商業性命名。因為中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於是一些商人把商業性場所也命名為像文人的書齋一樣,如“齋”、“閣”、“軒”、“居”、“園”等。
(6)俗語取名法。俗語較為民間口語化,運用俗語命名的企業公司,其名稱能被大多數的公眾所接受。著名的“王麻子”、“狗不理”等都屬於俗語取名。“好吃來”瓜子大王、“鮮得來”排骨等叫得響亮的名字給人一種親切感。
(7)諧音取名法。運用這種方法取名,看似偶然巧合,實屬別有用心,讓人讀來別有趣味,如一位老板取店名為“鬱良心藥店”,從語音上恰好與“有良心”諧音,就讓公眾感覺到老板經商不賺昧心錢的誠意。
(8)自誇取名法。運用自誇的方法來取名,主要是實事求是地把公司信譽、產品質量等方麵的優點體現在公司名稱上,給自己增加信心,給對手施加壓力,給公眾以信任感。如上海金城工藝社,意義在於自己在競爭中如金城湯池,攻不可破;上海精益眼鏡公司,意義在於公司從各方麵能做到精益求精。
(9)品牌取名法。品牌命名,一般是指企業創造出了名牌產品以後,再用自己的品牌名作為公司名稱的,如上海以前的綠寶金筆廠、上海鳳凰自行車公司,都是以各自的品牌產品“綠寶金筆”、“鳳凰”來取企業名的。
(10)求洋取名法。改革開放打開了中國走向世界的大門,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以後,融入世界的步伐更加快了。中國人願意接受國外的東西,包括名稱叫法,於是乎就刮起了一般洋名風,用洋名為公司取名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1953年,索尼公司派人去美國考察時發現本公司產品在美國市場上銷路不暢,問題出在該公司原名“東京通信工業公司”的名字上。由於字數太多,對美國人來講讀起來很費勁,影響到產品的銷售。於是公司決心重新設計名稱和商標,要求新的名字具有可愛的形象,符合日本人的商業精神,文字還要簡短,讓操不同語言的人讀起來順口。他們選中一個拉丁字sonus(意為聲音),可體現出主要產品的特點,便從這個字入手做起文章。與這個字相近的比較好聽的英文有sonny(小寶寶)、sunny(光輝的),都較合意。而且日語對這兩個英文單詞已作為外來語吸收了,日本人也能看懂。美中不足的是,sonny讀起來與日文“輸錢”諧音,於是,幹脆去掉一個“n”,變成了我們現在熟知的sony。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名字取好了,大家喜歡,消費者容易記住,再加上其他生產經營環節也做好了,產品俏了,那也就快成為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