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如何進行稅務登記

字數:192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成功創業的300個常識 !
    稅務登記,也叫納稅登記。它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開業、變動、歇業以及生產經營範圍變化實行法定登記的一項管理製度。凡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從事生產、經營的公司等納稅人,都必須自領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填寫稅務登記表。
    (1)稅務登記表的主要內容
    1企業或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業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證、護照或其他合法入境證件號碼。
    2納稅人住所和經營地點。
    3經濟性質或經濟類型、核算方式、機構情況隸屬關係。其中核算方式一般有獨立核算、聯營和分支機構3種。
    4生產經營範圍與方式。
    5注冊資金、投資總額、開戶銀行及賬號。
    6生產經營期限、從業人數、營業執照號及執照有效期限和發照日期。
    7財務負責人、辦稅人員。
    8記賬本位幣、結算方式、會計年度及境外機構的名稱、地址、業務範圍及其他有關事項。
    9總機構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業務範圍、財務負責人。
    10其他有關事項。
    (2)企業經營者作為納稅人在填報稅務登記表時,應攜帶的有關證件或資料  1營業執照。
    2有關合同、章程、協議書、項目建議書。
    3銀行賬號證明。
    4居民身份證、護照或其他合法入境證件。
    5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證件和資料。
    企業經營者辦理稅務登記的程序是:先由企業經營者主動向所在地稅務機關提出申請登記報告,並出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工商營業執照和有關證件,領取統一印刷的稅務登記表,如實填寫有關內容。稅務登記表一式三份,一份由公司法人留存,另外兩份報所在地稅務機關。稅務機關對公司等納稅人的申請登記報告、稅務登記表、工商營業執照及有關證件審核後予以登記,並發給稅務登記證。
    稅務登記證是企業經營者向國家履行納稅義務的法律證明,企業經營者應妥善保管,並掛在經營場所明顯易見處,亮證經營。稅務登記隻限企業經營者自用,不得塗改、轉借或轉讓,如果發生意外毀損或丟失時,應及時向原核發稅務機關報告,申請補發新證,經稅務機關核實情況後,給予補發。
    下麵總結一些需要進行稅務登記的單位和個人。
    1企業。指全民所有製企業、集體所有製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製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
    2外埠(外區縣)企事業單位在本市設立的分支機構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場所。指外埠(外區縣)企事業單位在本市設立的分廠、分公司、經銷處、辦事處等。
    3個體工商業戶。指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的城鄉個體工商業戶。
    4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指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從事生產經營的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事業單位。
    5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所以我們堅決要依法納稅,進行稅務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