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護帶脈,告別婦科疾病
字數:197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聰明女人,自愈之道 !
一千多年前,中國古代的醫學家張仲景就已經認識到帶脈對於女性的重要性,並且認為養好帶脈就能治療婦科病,它是“萬能穴”。現代醫學證明,白帶不正常,月經不調都和帶脈息息相關。
帶脈的養護沒有什麽複雜的,除了生活習慣要規律,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方法來維護我們帶脈的健康。
1.推撫帶脈:以肚臍為中點向左右兩側進行推撫,後腰部也要用手掌來進行推撫,推的力度要適中,最好能夠感覺到內髒的推動,效果會更好一些。
2.敲帶脈法:平躺在床上,放鬆,用手輕捶自己腰部的兩側,敲100次左右即可。
推敲帶脈的方法能夠加快經絡氣血運行的速度,對於經常出現腰部冰涼或腰部酸痛、痛經等都有一定的幫助。除了可以疏通血脈,推敲帶脈還可以強壯腎髒,加快胃腸的蠕動,對於便秘的女性也是很有好處的。如果腰腹部出現贅肉,通過“推敲”的方法還能夠加速脂肪的代謝,減少贅肉的生成,在養護帶脈的同時瘦身塑形。
3.艾灸帶脈:用艾葉製成艾絨或艾條在皮膚表麵的穴位上進行熏烤,並且借助藥物的溫熱性對穴位進行刺激,通過經絡傳導,能夠達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等功效。將艾條點燃後,放到距離皮膚5公分的地方,熏烤。以皮膚有溫熱感卻沒有出現灼痛為標準,在帶脈穴熏10~20分鍾,即可。
正常情況下,女性的陰道會分泌少量的、半透明的黏稠液體,用來保持器官的滋潤。而帶下病是指女性白帶明顯增多或是色、質、氣味等發生了變化,並且伴隨著頭暈無力等症狀。
中醫上認為,濕氣太重是導致帶下病的主要原因。而導致內濕過重、帶下病的原因大致有三點:一是飲食不當、勞累過度而導致脾器官的運化水濕的功能出現異常,導致濕濁內挺下流;二是那些早婚多產、房事不節的女性容易損傷腎陽溫化功能,使寒濕相聚而出現下流的現象;三是經期、產後、流產的時候沒有注意衛生保健或是所使用的手術器械消毒不徹底,都可能會導致細菌感染,進而出現帶下病。
帶下病的臨床症狀為:白帶量明顯增多或是出現異味、色黃、夾有血色、清稀如水、如豆渣等,同時伴隨著頭暈、乏力、腰酸、小腹墜痛等。
所以,對於已經出現帶下疾病的女性朋友來說,預防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還要懂得一些帶下病的經絡療法。
1.從大椎穴開始到長強穴,沿著正中線自上而下用手掌推拿寸的地方自上而下用手掌推拿3~5次,並且點揉肝俞、脾俞、腎俞、腰陽關各半分鍾。用兩隻手的手掌交替橫擦命門、八髎穴各2分鍾。再將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並在一起,中指稍微彎曲,使得兩指的指尖並齊,點長強穴1分鍾,用攝法自上而下沿著距離脊柱兩側1.5~3寸的位置進行按摩,5分鍾即可。
2.從膻中穴開始到曲骨穴,沿著正前方的中線進行掌推3~5次,點按膻中、中脘、中極、天樞、歸來等穴位各半分鍾。然後沿著期門、章門的順序用掌根邊推邊揉3~5次,用拇指和食指拿帶脈10次左右,再用掌根揉帶脈1分鍾,在臍腹部震顫2分鍾,再以肚臍為中心在腹部按摩3分鍾,即可。
3.點按血海、足三裏、三交陰穴各半分鍾以上,自上而下沿著下肢的內側用五指進行拿捏5次左右,沿著下肢的外側用物質拿捏5次左右,掐湧泉穴半分鍾。
4.症狀不同,按揉的穴位和按揉力度也是不盡相同的。如果帶下清稀而多,無臭無色,像水一樣,要加點按大椎穴半分鍾,點揉命門穴、腎俞穴各半分鍾;如果帶下色黃且黏稠,就想膿一樣,並帶有異味或夾雜血色,要加點按風池、合穀、內關、建裏、氣海等穴位各半分鍾,用掌擦大腿內側2分鍾。
這些經絡療法都能夠緩解白帶增多的現象,但是導致帶下病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要等診斷明確之後再進行經絡療法,比如,年齡在40歲以上出現帶黃而臭,夾有血色的現象,要警惕惡性腫瘤。在患病期間,要注意衛生保健問題,防止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