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出工有別緣何在

字數:327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我是農民我怕誰 !
    次日中午,胡為強吃了最後一餐大米粥,對問朱三蘭:“娘,家裏還有什麽糧?”
    “還有幾升陳玉米、十多升幹紅薯、幾升高粱。”
    “沒有小麥麵了?”胡為強又問。
    “麵還有幾紮,前兩天,我煮了健兒吃,健兒不吃,就分給三個弟弟妹妹吃了。現在還有一點。”
    胡為強聽了,陷入了沉思。聽母親的匯報,這些糧食全部煮了,才夠全家人吃一餐飽飯。早稻已經收割完畢,晚稻也已經栽種的差不多。田地的農活還有許多,沒有栽種晚稻的田地要插紅薯,蕎麥也要播種,積累肥料也要割矛、秧田也需要管理,這些活兒也是需要體力的。自己餓著也就沒有關係,五個孩子正在長身體。看女兒胡玲今天在田裏耘田就有氣無力的,餓的慌。
    “娘,得想想辦法。”胡為強說,“我看那些準備栽紅薯的田裏有不少收穀子的時候掉下的穀粒,要些人再那裏掃。我們現在這麽困難,也不知道借糧的事情什麽時候有著落。我與銀芝也不能去掃,也沒有時間。要不,你下午去掃掃如何?”
    “好,別人去得,我們也去得。”朱三蘭說,“是要想辦法了。哎,去年還好點,這個時候家中分了兩擔穀子一擔玉米,怎麽今年就這麽困難了?”
    “這個我們老百姓也不知道,想必黨中央毛主席遇到了困難。”胡為強說,“聽說當年毛主席在井岡山搞革命的時候還要困難呢。那時候,毛主席領導的紅軍不但要克服饑餓,而且還要與蔣介石反動派打仗,隨時都要流血犧牲,比起來,我們還是好多了。”
    “毛主席也難,國家這麽大,不容易,聽說蔣介石還沒有死,在一個海島上。又要照顧我們貧下中農生產生活,又要防止蔣介石打過來。”朱三蘭說,。“我們也不能對政府要求太高,沒有吃的,我們就自己想辦法。”
    胡天健見胡為強在與奶奶說話,走過去,問:“爹,你在與奶奶說什麽呢?”
    “沒有說什麽,你不要問,你在家裏照顧好弟弟妹妹。”胡為強說,“同時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說完,胡為強拿了一隻鬥箕,把上麵的提把拆開,隻留下鬥箕的主體。
    “噓——上工了。”這時候,社長胡映田又在吹哨子,“男社員到公雞畈開田,準備栽種紅薯;女社員到正壟裏播種蕎麥。”
    “娘,我要出工了。”說著,胡為強站起來。
    “爹,我不想去出工。”十七歲的胡玲從房間裏走出來,說。
    “玲,怎麽不出工呢?”胡為強問。
    “爹,我餓,沒有力氣。”胡玲低頭說。
    “鈴兒,你餓,我知道的。”胡為強說,“可是你不出工怎麽行?一來,我們家正沒有吃的,你不出工,馬上就要分糧食了,我家公分少,分的糧食就少了。再說,我們社裏肚子餓的人多的很,你不出工,別人會說你的。按照紀律,就是生病了也要請假的。你還是一個閨女,等別人說你偷懶名聲就……”
    “好了,爹,你別說了,我出工不就完了?”胡玲打斷了胡為強的話。
    說著,胡玲準備拿鋤頭出門。
    胡為強和妻子周銀芝拿了鋤頭,來到門口,胡為強說:“銀芝,玲兒餓,你在山工的時候能照顧的就照看她。”
    “自己的孩子還要你說。”周銀芝說,“現在社裏上工不比是在自己家中做事,不由我們自己說了算的。”
    說時,社長胡映田吹哨子返回,聽見胡為強夫妻兩的說話,接話說:“強哥,你家胡玲在家嗎?”
    “在家,怎麽了?”胡為強問。
    “是這樣的,社裏今天下午要安排人照看曬穀子的,你家胡玲做是也是認真的人,我看就叫她去看,如何?”
    “那就多謝社長了。”周銀芝連忙說,“叫我玲兒去看。”
    說著,轉身去叫胡玲。
    周銀芝把社長胡映田安排的事對胡玲一說,胡玲說:“娘,我不去。”
    “傻女兒,怎麽不去?人家胡映田叔叔是照顧你呢。還不快去!”
    說著,硬是把胡玲拉了出來,空著手去照看曬穀場去了。
    這邊,鬥箕已經準備好了,朱三蘭到房子後麵的菜地裏的籬笆上拔了一把幹竹子枝椏,用麻索捆綁結實,做成一把短的手用掃把。
    再找來一個魚籮。
    “健兒,你在家裏照看弟弟妹妹,我去撿穀子。”朱三蘭交代胡天健。
    胡天健還沒有回答,十一歲的胡琴跑過來說:“奶奶,我要跟你一起去撿穀子。”
    “也好,”朱三蘭說,“你跟我去,多少也可以多掃一點。”
    “奶奶,還是我去吧?”胡天健說,“我比妹妹大,更加有用的。”
    “不行,你不能去,你在家裏照看家裏。”朱三蘭即刻否定。
    胡天健好生奇怪,問:“奶奶,為什麽我不能去?”
    “健兒,你已經十五歲滿十六歲了,在我們社裏,與你同年的人都上工去了,你是受傷在家裏休息的,跟我去撿穀子,讓人看見了,社員們有意見的。”
    聽了朱三蘭的話,胡天健說:“奶奶,那我就去上工。”
    “也不行,”朱三蘭說,“你上工了,將來恐怕就不能上學了。”
    “飯都沒有吃了,還上學做什麽。”胡天健嘟囔。
    “可不能這麽說,健兒,你這麽小,上工能賺多少公分?很低的。等你傷勢好了,下半年還是要上學的。我們家要一個讀書的人,不然,將來有好事做你拿筆起有什麽用?”
    撿穀子是沒有希望了,胡天健也不耽擱奶奶的時間,就答應在家裏照看弟弟妹妹。朱三蘭帶著胡琴往田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