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公糧繳納何所路

字數:329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我是農民我怕誰 !
    大家聽這麽一說,議論紛紛起來,問具體如何分配。
    “三項分配原則是個指導性的,究竟怎麽分,還要等上繳了糧食以後看糧食多少。”胡映田說,“現在,高級社還是剛剛起步,每人的公分底子還沒有評出來,也不好算誰有多少公分。反正大家都在一起做事,看見了的,誰對社裏的貢獻大,到時候評公分底子的時候就說出來。民主評議,不搞歪門邪道。隻有一條,工分多,分糧食就多。勞力這個原則就不消我說了,凡是勞力就有一份。至於人口也一樣,一個人也有一份。因此,關鍵的就是工分的差別。這個比例占多大,這個鄉政府有政策的,大概就是三分之一。明天我再去問問羅書記。”
    “那麽這樣說,勞力多的、工分底子高的,糧食就分的多了?”曾細妹問。
    “嗯,就是這這樣的。”胡映田肯定說。
    “那我家的勞力少,分的糧食就少了。”曾細妹說,“還不如互助組呢。”
    “不能說這樣的話,”胡映田說,“我們高級社還是剛剛開始,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有的地方是不盡人意,要耐心等待,不要亂發牢騷。細妹嫂,你不要總是說消極的話,我們都是社會主義的社員,要聽毛主席的話,否則,搞成敵我矛盾就不好了。”
    這句話中軟中帶硬,威脅口氣很濃,曾細妹聽了,也不再說話了。其他的人也不說了,其中,也有人批評曾細妹忘記了舊社會的痛苦,忘本了。
    接著,胡映田布置了明天的上交糧食工作:“明天交糧工作很重要,我再強調,不要缺席。每家有勞動能力的人都要上工。老人、男社員、女社員帶籮筐先走,少年則是在後麵。到了糧站肯定是有很多人的,我們要去的早,在那裏排隊。會計文新良要做好稱稱和登記工作。現在,大家回家睡覺,明天在四點準時起床。散會!”
    回到家裏,胡為強自然是很高興,忙著準備籮筐。周銀芝說:“孩子他爹,社長說,明天盡量人都去,你看娘去不去?”
    “娘的年紀大,我看還是不去吧。”
    “按理,娘是不去,隻是我們家人多,工分又少,怕是分糧有影響。”
    “這個也是,”胡為強說,“我們勞力少,工分少,怕是其他的社員有意見。萬一要去,也隻能讓娘少挑點。”
    “這樣也好,到時候,也好讓人看見,我們在參加集體勞動時是積極的。免得我們到時候分糧別人說閑話。”
    “那也好。”胡為強說,“還說娘去挑糧食,說起來我們家的籮筐還不夠,隻有四擔籮筐,兒子、女兒、你我就夠,加上娘就不夠了。”
    “那咋辦?要不,就用鬥箕挑一擔。”
    “也不急,我今晚做一擔籮筐,竹子現成的。”
    “還是不要做,要睡覺呢。”周銀芝反對。
    “你先睡覺,我一個晚上睡覺不妨礙的。”胡為強堅持要做羅。
    胡天健在房間裏睡覺,聽見父母對話,走出來,說:“爹,明天還是我去挑糧食。”
    “這樣也好,你去奶奶就不去。”周銀芝說,“隻怕別人看見你上工了影響你以後上學。”
    “不上學就不上學,家裏勞力不夠,我回來上工還可以多分糧食。”
    “這個不行,上學還是要上的,至於說明天去送糧食,那是可以的,讓別人知道我們愛集體,當集體困難的時候,我們積極幫助集體克服困難。”胡為強說,“隻是健兒受傷了,再挑擔子是不是有影響。”
    “爹,沒有影響的啦,你看,我像有傷的人嗎?”胡天健連忙接話,“奶奶都快七十歲了,怎麽挑擔子,現在有吃不飽,萬一在路上有什麽閃失,那就後悔來不及了。”
    胡為強聽這麽一說,也不在堅持自己的意見,半晌,說:“也好,就健兒去,與少年組的一起,到時候我與會計說一聲,不要讓他挑重了。”
    商定,周銀芝與胡天健睡覺,胡為強做籮。
    篾籮是用竹子砍開,再砍成絲或者瓣,才可以做的。本來隻有篾匠才能做的,可是叫篾匠做要開支,胡為強在解放前自己就學習做了。上半年農閑的時候,晚上或者下雨不忙,胡為強就砍了不少篾,等到用時就現成的。
    因此,胡為強做兩隻籮,在明天四點的時候還是可以做好的。
    經過胡為強在煤油燈下幾個小時的緊張奮鬥,到了次日淩晨三點半,終於把籮做好了。
    朱三蘭也起床煮好了南瓜粥。
    距離四點還有半個小時,胡為強把家中的籮筐和扁擔都找來,才把妻子、孩子叫起來準備出工。
    這時候,胡映田的哨子也響了起來。
    平時隻有六十多人上工,這天卻有七十三人。胡映田說,這是社員們的社會主義覺悟提高了。
    一百二十多擔穀子,就是一千多斤。七十多人,每人要挑兩擔子。本來青壯年力氣大,可以挑滿擔子的,可是因為餓,大多數隻能挑七八十斤了。
    根據胡映田的安排,男勞力、年壯的勞力先挑走,先去就先上交,盡快上交了,也好回家分糧食。
    胡天健在屬於少年一組的,在後麵等了一個多小時,才輪到稱了穀子挑走。因為自己才剛剛上工,與幾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一組。
    雖然說力氣不是沒有,肚子餓,而且會計照顧自己隻挑了三十多斤,隻是自己生前沒有挑擔過,扁擔在肩膀上不知道怎麽用。
    人都走了,胡天健在會計的示範下終於把擔子挑的三分象了。
    三十斤的擔子很輕,為了趕上前麵的人,胡天健趕緊往前走。
    走不多時間,卻看見前麵有個人站在路邊。將近六點了,夏天天亮的早,沒有太陽的大地上呈現空寂的光芒,隻看見那人似乎是個姑娘,穀擔子放在一邊,身影好像是文可思呢。
    嘿嘿,美女在路邊,是不是要幫忙呀。
    胡天健一陣竊喜,走過去一看,果然是文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