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送糧路上風光好

字數:342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我是農民我怕誰 !
    所謂的記賬,就是把各家各戶的名字寫下來,按照昨天統計好的數字,一個個報數給稱糧的會計文新良。
    胡天健想去看看如何送穀子到各家各戶的,可是一時間也不好說。
    過了不久,胡天健實在想與看看,看看鄉親們如何迎接穀子的,對文新良說:“新良叔叔,登記工作很輕鬆,天氣這麽熱,讓我去送穀子,換一個人登記吧?”
    “換誰登記?”文新良反問,“今天送穀子的社員沒有人認識字的,怎麽換?”
    沒有辦法了。
    又過了一會兒,胡映田從上工的地方回來,問文新良:“怎麽樣?分了多少家了?”
    “分了八家家了。”
    “才分了八家,照這樣下去,恐怕天黑還分不起來。”胡映田說,“要不,我再派人幫忙分。”
    “沒有辦法,送糧食的人也忙不來,我這裏需要一點點地稱,很費時間。”文新良說,“要不,你再找人來幫忙分也好,等社員們收工了,看見家裏沒有糧食,就不好了。”
    這麽一說,胡映田就走了。不久,找來三個人,說:“就這三人了,其他的人還要趕工,其他的人都到遠地方去上工去了。要不,我來登記,叫天健去送穀子。”
    正是胡天健想要的。
    “好,我去送穀子。”胡天健笑說。
    “天健早就想去送穀子了。”文新良笑說,“現在總合乎你的意思了。”
    胡天健笑了笑。
    下一個分穀子的,是叫胡金山。胡金山一家八口,父母,四個兒女,夫妻兩人。隻有兩個勞力。一算,隻有三十三斤二兩。
    胡天健與一個叫文新根的男社員送糧食。
    因為加了人,籮筐不夠,文新根用一隻籮筐裝著,倆人抬著送去。
    兩人抬三十斤穀子,再怎麽餓,還不是很輕鬆的事情?文新根在前麵,胡天健在後麵。
    從倉庫走出,彎一個屋角,胡天健就看見,一家的屋門口站著一個老婦人,拉著兩個孩子,旁邊站著大小四個孩子。看他們那眼神,充滿了羨慕和渴望。
    “奶奶,是不是送給我們?”一個大點的孩子問。
    “也不知道,許是沒有輪到我們家呢。”老婦人回答。
    一個男孩子從土屋內走出來,做出迎接的樣子。
    可是,卻是眼巴巴地看著胡天健兩人把穀子抬著走過他的房子。
    又轉過一個屋角,從菜地的籬笆傍邊走去,來到一個比較大的屋前的空地上。這邊,有一排房子,怕是有四五家。
    這幾家的人,也像剛才一家一樣,老人帶著孩子,各自站在自家的門口,用渴望和羨慕的眼神看著胡天健倆人,似乎是看著給自己帶來救命的良藥。這種景象,讓胡天健想起大學的學生翹首等待香港天王劉德華來m市演出。
    來到這時代已經有一段時日,任何讓胡天健感到希奇的事情,現在對於胡天健也沒有什麽吸引力了。胡天健隻是默默地接受。
    “新根,我的穀子什麽時候送來?”一個男老人問。
    “等下吧,快了。”
    “快了是什麽時候?”
    “按照順序的,輪到誰,就是誰。”文新根邊說邊走。
    “不要輪到我們沒有了。”
    “不會的,這次分糧都有份的。”
    “不要到了後麵給我們不幹不飽滿的穀子。”
    ……幾個老人,你一句我一句,文新根隻是不停腳,走過去,把他們的話留下不回答。
    走過這排房子,再過相連的兩塊菜地,透過籬笆牆,胡天健又看見一家有人站在門口等待送糧食。
    文新根走過,對胡天健說:“到了,放下來吧。”
    放下籮筐,文新根對那站在門口的男老人說:“丙叔,你的穀子。”
    胡天健一看,卻有一男一女兩個老人,女老人手中抱著一個女孩子,男老人則是牽著一個三歲大小的男孩子。他們穿著灰色的、布滿布丁的衣服,臉上布滿了皺紋,聽說給自己送穀子來了,女老人連忙放下女孩子,迎接上來,不停止地說:“多謝毛主席、多謝共產黨……”
    同時,用手去摸那籮筐中的穀子。
    男老人也是鬆開牽著孩子的手,拿起早已準備好的籮筐迎接過來,說:“多謝毛主席、多謝共產黨,多謝你們倆個人。”
    文新根站在哪裏,就像是玉皇大帝派下來解救凡人的神仙,一副自豪的表情,一副沉醉的摸樣,說:“快,把穀子倒出,我還要給別家送糧呢。”
    “好好好,”倆個老人連忙把籮筐裏的穀子倒進自己的籮筐裏,把沾在籮筐中竹篾縫隙的穀粒用手抹下來。
    四個孩子則是站在旁邊漠然地看。
    稍後,文新根說:“好了,倒完了沒有?我要走了。”
    男老人用手搖了搖自己的籮筐,女老人抬起頭,說:“好了,好了,倒完了。”
    胡天健看見,女老人的眼睛一直看著那送穀子的籮筐,似乎還在尋找裏麵的穀子。
    胡天健看見,那女老人的眼睛裏禽滿了眼淚。似乎就要流下來。
    這眼淚,是對於得到糧食的喜悅,還是對於生活的困苦得到悲戚,還是嫌棄送來的穀子太少了?胡天健分辨不清楚。或許,兩者兼而有之?
    “我們走了。”看見倆位老人看著籮筐不舍得走開,似乎在希望這籮筐裏麵還出現又一個三十多斤穀子,文新根說。
    “好好,你們好走。”女老人抹著眼淚說。
    “爺爺奶奶,我們走了。”胡天健相信,自己的這句禮貌的告辭,是對於這家渴望穀子的兩位老人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