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彈劾上官家

字數:391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棄後重生:邪帝乖乖入局 !
    “我聽你的話,守了他一下午,餓得直發暈。”素顏喝一口水,這才緩過勁來,“對了阿靖,你的事辦得怎麽樣了?”
    她一笑,“那就看明日揭榜,就知道我能否如願以償。”
    素顏撇撇嘴,“又賣關子。”
    “我爹……沒有聽出你的聲音?”上官靖羽稍稍蹙眉。
    聞言,素顏放下手中的燒雞,“你想說什麽?”
    “你處處避開我爹,是有什麽緣故吧!有仇還是有恨?”她問。
    “為何非要仇恨,才可避開?”素顏冷了臉。
    上官靖羽深吸一口氣,緩緩起身,“因為我爹不是什麽善男信女,但凡跟上官家有關的,不是有仇就是有恨。而那些自詡有恩的,都隻是貪慕榮華。你不屑融化,那麽隻剩下最後一種,仇恨。”
    語罷,她回眸看著素顏臉上稍瞬即逝的寒意。
    “我說過,你不必問,我也不會說。”素顏起身,直接走到軟榻處躺著,繼而一語不發。
    “我們的賭約還算數嗎?”她問。
    素顏頷首,“一言九鼎,豈能食言而肥。”
    上官靖羽點頭,“那就好。”
    “阿靖!”素顏坐起身來,“你為何不跟你爹一條心?不都說,父女連心嗎?”
    她笑了笑,眼底泛著薄霧般的氤氳,“是父女連心,隻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罷了。他要的是大權在握,我要的是闔家平安。”
    素顏搖頭,“不懂。”
    她輕歎,“我也想跟你一樣,什麽都不懂,就什麽都不必放在心上。”
    “你把我師兄放在心上便是,其他的,都放在他肩上。”素顏笑盈盈的盯著她。
    上官靖羽轉身,避開她的視線,隻是睨一眼窗戶口緩緩落下的信鴿,唇角笑意清淺。
    “喏,說曹操,曹操就到。準時準點,一日都不敢怠慢。”素顏打著趣。
    她瞪了素顏一眼,繼而解下鴿子腿上的信件,小心翼翼的打開。
    “這次又是什麽?”素顏探著腦袋問。
    上官靖羽抿唇,就是不許她瞧見半分。她歪著腦袋,打量著素顏不甘的模樣,“想知道嗎?”
    素顏點頭。
    她戳了戳案上的燒雞,“三日不沾葷腥,而後沐浴焚香,我再告訴你!”
    音落,素顏瞪大眸子,直挺挺躺在軟榻上,極度鄙夷的嘴角直抽抽。
    讓她沐浴焚香倒也可行,隻是這三日不沾葷腥……她是肉食動物,一天不吃肉就渾身不舒坦,三天不吃肉……還是拿著麵條上吊來得更幹脆。
    上官靖羽嫣然輕笑,眸光溫和。
    明日揭榜,孰勝孰負,自有定數。
    抬頭望月,月明星稀。
    三王府內,蕭東離端坐輪椅,望著皎潔的明月,眼底的光柔和至極。
    “爺就不擔心?”青墨道,“如今朝中百官,表麵上恭謹,實則內地裏暗潮湧動。這次科舉,隻怕沒那麽簡單。主考官入了相府,想必這頭名……非上官致遠莫屬。”
    “又得了什麽消息?”蕭東離扭頭,淡淡的問。
    青墨垂眸,“太子爺那頭已經開始準備,若然上官致遠得中頭名,就會聯名參奏,彈劾丞相上官鳳以權謀私之責。就算上官鳳巧言辯解,然則皇上那裏,定然也會起疑心。君臣不同心,早晚……”
    蕭東離抬手,示意他不用繼續說下去。
    低眉,卻是淡淡的笑著,掌心捏著一張折疊得極好的小紙條。
    額角的金飾在月光下,泛著琉璃般的光芒,璀璨奪目。那張如刀斧雕刻的臉,襯著精致無雙的五官,溢開柔和的臉部輪廓,教人隻一眼,便再也挪不開視線。
    “她壓根沒打算讓她父親如願以償。”他抬頭,漫不經心的睇了青墨一眼,“她若要做,自然做得天衣無縫。否則就不用如此大費周章,勞心勞力了。”
    青墨長長吐出一口氣,“隻怕做不到天衣無縫。”
    “隻需做好她的天衣無縫即可,至於我們……若然都無縫,旁人怎能見縫插針?”蕭東離輕笑兩聲,解下腰間的玉簫。月色極好,他這心情也是極好的。
    月下玉簫聲聲起,可付清風至何處?
    一曲簫音起,輾轉到天明。
    “二皇子那頭……”青墨遲疑了一下。
    蕭東離放下手中的玉簫,“他若想與大哥相互製衡,就必須依靠上官家。”
    “那麽二王府與相府的婚事,隻怕也就退不得了。”青墨輕歎一聲。
    指節分明的手,陡然握緊手中的玉簫,長而濃密的睫毛瞬時揚起,眼底掠過一閃即逝的寒意,“皇命難違,卻不知天意更難違。”
    長長吐出一口氣,月色如練,冷然入骨。
    冬節降至,又是舉家團圓的日子。
    她……
    不知道今年的冬節,會不會下雪呢?
    大街上熙熙攘攘,六部衙門前,張貼著六部精挑細選才列出來的前三甲名單。
    首當其衝,頭名狀元竟然是名不經傳的海潤,教人大跌眼鏡不說,更是一掃當初疑心丞相府考場舞弊的陰霾。
    上官致遠位列第二,第三名亦是名動東都的才子。
    上官鳳早在揭榜的那一刻,已經怒不可遏。奈何,這三卷文章,皆是匿名遞往宮中,最後又由皇帝點頭,才算定了三甲之名。
    海潤之作,字字珠璣,堪稱民生大計,皇帝自然是一眼就看中。
    如此良才,埋沒荒野,真乃朝堂之失。
    朝堂之上,百官議論紛紛。
    點堂太監一聲喊,皇帝蕭盛緩緩步入金殿,掃一眼一殿眾臣,四下瞬時噤若寒蟬。
    蕭盛端坐龍椅,眾臣隨即下跪,高聲齊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音落,蕭盛道,“今日乃揭榜之日,明朝便是冬節,正好雙喜臨門。六部為朝堂選能,委實辛苦。”
    六部官員瞬時上前,躬身行禮,皆異口同聲道,“為皇上盡忠,為皇上分憂,乃臣等本分,不敢言苦。吾皇萬歲萬萬歲。”
    百官再次行禮,“皇上乃天下明君,太能下有才之士,聚而歸之,乃天意所歸。”蕭盛點頭,“都起來吧!諸位愛卿都是朝之棟梁,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