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洛邑之約

字數:316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我的冥婚老公 !
    “魏國……很遠吧?”好久,她才說。她知道魏國都城在大梁,也知道魏國國力遠強於韓國,但這些僅僅隻是知道而已,她從來沒有出遠門的機會。
    魏瓏回她,“並沒有很遠,但與新鄭風光也有很大不同,他日若有機會,你可去大梁看看。”
    她垂下頭來,小聲道:“我大概沒什麽機會吧……”  出王宮尚且艱難,更何況出韓國?她能想到的唯一可能離開韓國的方式就是遠嫁他國了,要去大梁,除非父王將她婚配給魏國的某個人……這樣想的時候,她覺得臉有些發燙,怕被看出心事,立刻強迫
    自己將想法打住。
    若說婚配,那也是三四年之後的事吧,而且那個時候他都快二十了,應該早就大婚了……
    這一次,她的臉更燙了。  魏瓏也沉默著,過了一會兒突然說道:“也許你可以去洛邑,每年立春之時各國諸侯會前往洛邑覲見周天子,同時某些公子大臣也會隨同,明年我也會隨我父王前往,而父王已經答應了要帶我某個姐姐
    去,她如今正在苦學雅言。”
    她頓時覺得興奮不已,眼中都要冒出金光來,一動不動看著他,心裏滿滿想著的都是洛邑、周天子、以及在那裏可能會見到自魏國而來的魏瓏。
    原來還是有機會的……既然魏王肯帶魏國的公主過去,那她求一求父王,應該也是有機會過去的。
    就在她準備回話時,一陣低低的呼喚聲響起,喊著“公子”,似乎是魏瓏身邊的護衛找來了,要尋魏瓏。
    魏瓏往聲音傳來的方向看了看,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著她。
    她突然說道:“我也會去洛邑的!”
    魏瓏露出一抹微笑來,直到又一聲呼喚響起他才緩緩站起身來,好久,略有些艱難道:“我先走了。”
    她也站起身來,不知所措地看著他。
    遠處護衛已經看到了這邊站起身來的魏瓏,立刻朝這邊走來,就在兩人默默無言時,護衛在後麵叫道:“公子,要回宴會了。”
    不能再耽擱,魏瓏終於後退兩步,轉身朝護衛走去,而她一言不發,靜靜地看著他。
    她大概不會再回宴會了,所以這是她見他最後一麵了吧。  此時她才想起她也不會雅言,而且還不到十五歲,父王是不會帶她出門的,更何況是洛邑。父王一向不會理會小孩子的要求,而不到十二歲的她在父王眼裏就是小孩子,除非她到了十五歲,父王才會
    認真考慮她的請求。
    而她要到十五歲,還有至少三年,所以那唯一的渺茫的見麵機會,也是在三年之後。
    月光下,他身姿那樣高大挺拔,他往前走著走著,突然停了下來,然後回過頭來。
    她心中一緊。
    隨後他快步走過來,站到她麵前道:“周將軍從魏國帶了兩隻信鴿過來,明天我讓他留一隻在宮中,托人交給你,你可以用它給我寫信。”
    她腦中嗡嗡的,無法回過神來,竟什麽話都沒說,直到他再次轉身離開她才回過神來,想立刻回答“好”,卻怕太大聲了被別人聽到。
    魏瓏隨護衛離開花園回到了宴會,到第二天,他又隨魏國使臣一起離開韓國回了魏國。
    在他離開那一天的下午,有侍從找到她,將一隻裝在籠中的鴿子交給她,說是魏公子留下的。
    那之後,她寫了很多信,但沒有一封信是有寄出去的,要麽覺得自己的字醜,要麽覺得自己說的話很無趣,但那些信她又舍不得扔,隻好全都自己留下。
    直到第二年秋天,她從哥哥們口中得知魏王封了公子瓏為太子。她這才覺得有了一個頂好的理由,於是寫下一封自認為得體的祝賀信綁在了信鴿身上,讓它送往魏國大梁。
    小小的信鴿並不能帶很多東西,她所謂的信也隻有短短幾句話而已,況且看著遠飛的信鴿,她不由擔心它會有什麽意外,比如下雨,比如信鴿生病,比如它可能被某些愛打鳥的人打下來……
    幸運的是半個月後,信鴿回來了,歇在了她窗台前。
    是他的回信,謝謝她,並問她是否安好。
    她於是趕緊又寄出一封信,告訴她自己很好,並且在學雅言,而且父王答應她如果在她滿十五歲時學會了雅言,就考慮帶她一起去洛邑。
    這一次遲遲沒有回信,就在她失落時,又在男人們的聊天中得到了一些消息:魏國和某個國家發生了爭戰。
    韓國也和人打過仗,那段時間她幾乎就沒看見過父王和太子哥哥,他們一整天都是忙著的,於是她知道了他沒回信的原因,隻能在心裏替他祈禱。
    直到大半年,接近十個月後,她才又收到了回信,是他對她的祝賀,並告訴了她某些學雅言的方法。
    字跡很雄渾,說話更加簡明清晰,單單從信裏就能看出他更大了,也更成熟了,也許……他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男人,未來的國之霸主。
    這一次她沒有馬上回信,直到兩個月後,聽說魏國在爭戰中得勝,才又寫信,再次祝賀,並告知自己學雅言的情況。
    而他的回信也僅僅在十天後。
    這樣通信兩年,直到某一天,她飛出去的信鴿再也沒飛回來。
    她不知道是他沒回她的信,還是信鴿中途出了什麽意外,隻是她覺得應該是後者,然而卻沒有任何辦法證實——除非她能去洛邑,能在那裏再次見到魏瓏。  十四歲,她的雅言已經學得很好;十五歲,父王沒有帶她去洛邑,倒是母後開始為她安排婚事;十六歲,她成功的堅持沒有出嫁;而在十七歲那年,父王終於允諾帶她一起前往洛邑,因為她相貌不錯,舉止得體,父王在想,也許可以讓她因此而結識某個公子或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