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兩百裏

字數:518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禦寵小蠻妃 !
    第201章:兩百裏
    牆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如今錦親王府還沒有倒,不過是因為顧慈暫且後退兩百裏罷了,朝堂之中就有了這麽多非議,這種議論自然也傳到了顧王爺的耳朵裏麵,他本來打算再也不理會政事,隻是如今,該是他重出江湖的時候了。
    否則錦親王府還不是任人打壓?
    顧王爺相信,顧慈之所以會後退,肯定有他的無可奈何,至於其中的詳情,他雖然不知道,不過憑著顧王爺對自己兒子的了解,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是不會這樣做的。
    後退兩百裏,等於將這兩百裏拱手讓給南嶽,顧慈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厲害,由此看來,顧慈在邊境的處境實在是為難。
    顧慈與十四皇子鳳玉檀的關係並不為人所知,可這並不代表鳳玉檀的心裏麵不為顧慈擔憂,並非是擔憂他的個人安危,隻是若顧慈有了任何意外,那麽他的大計要如何繼續下去?
    隻是,鳳玉檀是個聰明人,如今輿論一邊倒,他若是替顧慈說上一句話,難免會引起皇上的懷疑,認為他和顧慈有所勾結,事到如今,鳳玉檀也隻好將希望放在了顧王爺的身上,想來他定是不會看著自己的兒子蒙受不白之冤的。
    而洗清這種冤屈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將失去的兩百裏給奪回來!
    這件事情也正好給了常如昔機會,她耳目眾多,自然早早地聽說了這個消息,恰好這個時候她正在與鳳玉朔在一處,心思一動,不禁有了別的想法,“八皇子,依你之見,顧慈是真的要謀反嗎?”
    鳳玉朔原本沒有將顧慈的事情放在心上,他是父皇的人,按說父皇很信任他,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淌這趟渾水,免得父皇會對他起了猜疑。
    隻是常如昔這樣問起來,鳳玉朔就此事仔細想了想,“按說是不會的,顧小王爺遠在邊境,可是錦親王府卻還在金陵,他不會有這麽大的膽子。”
    鳳玉朔的話有理,不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如今常如昔就想著要如何推波助瀾,讓錦親王府的罪名坐實,到時候不管是顧慈還是沈凝香,統統都逃不了了。
    至於錦親王府那些無辜的人,常如昔才不會管呢。
    “昔妃娘娘想如何?”
    鳳玉朔與常如昔相處的時間久了,越發領教常如昔的蛇蠍心腸,想來她定是盯上了顧慈後退兩百裏的這件事情,因此想要用此事大做文章。
    隻是,常如昔和錦親王府什麽仇什麽怨,竟是想要打擊報複呢?
    當年在錦親王府的細情,鳳玉朔自是不了解的,不過他是個聰明人,從常如昔眼裏麵的算計就可以知道,常如昔與錦親王府定是有過節的。
    起碼是和顧慈有過節的。
    也罷,反正顧慈不是自己的人,就算是折了錦親王府,對鳳玉朔來說亦是無關痛癢,若是能因此讓常如昔在父皇的麵前美言幾句,那麽鳳玉朔的收獲就更大了。
    “在本宮看來,顧慈定是想要謀反,否則如何會將兩百裏拱手相讓?隻是不知道皇上會不會相信,上次二皇子也說過顧慈要謀反,奈何皇上似乎不太相信呢。”
    常如昔對鳳玉淩的事情再了解不過了,因為她曾經是鳳玉淩的女人,隻可惜那件事情終究還是隻除掉了鳳玉淩,沒能將顧慈和沈凝香這對狗男女除掉。
    謀反?
    鳳玉朔對常如昔和顧慈之間的過節更加感興趣了,要知道謀反可是大罪,一旦坐實了,那麽整個錦親王府都要跟著陪葬,說不定會連將軍府也折進去。
    到底是什麽原因,竟然讓常如昔下了這樣的毒手?
    “八皇子可否願意助本宮一臂之力?事成之後,本宮自然不會虧待你的,在皇上的心裏麵,你會是最好的太子人選。”
    自始至終,誘惑鳳玉朔的不是別的,正是太子之位,廢黜太子不是難事,可是讓皇上將他立為太子卻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既然常如昔這樣說,想必是有了把握,沉吟片刻,鳳玉朔點點頭,“顧小王爺竟然退兵兩百裏,實在是人神共憤,此時,我們該向父皇進言才好。”
    朝堂之上,鳳玉朔一開口,立刻就有許多大臣也跟著眾說紛紜,隻是從來都沒有人敢提過謀反這樣的字樣,如今這句話卻是被鳳玉朔說出來了。
    “你可有何證據證明顧慈是要謀反?”
    皇帝的臉色陰沉,說他心裏麵不懷疑算是假的,自從上次鳳玉淩之事後,他對錦親王府,對顧慈的信任已經大大降低了,時刻在尋找機會削弱錦親王府和將軍府的勢力,而此次將他們派到邊境去,也正有這層意思。
    難道,鳳玉朔竟然看出了自己的心思?
    如果說在鳳玉淩之事的時候,皇帝的心裏麵更加傾向於顧慈的話,那麽現在那顆種在皇帝心裏麵懷疑的種子已經發芽,顧慈遠在邊境,有許多消息都是他不能得到的,或許,顧慈真的有了謀反之心也未可知。
    隻是,他怎麽敢!錦親王府的一幹人等都尚在金陵,以皇帝對顧慈的了解,他是萬萬做不出這等不孝之事的。
    難不成,顧慈的心裏麵隻有沈凝香和顧合頤?皇帝是知道沈凝香母女去了邊境的,當時卻也不以為意,隻當是女人想念自己的丈夫了,如今看來,此事卻大有文章。
    “兒臣的確沒有實質性的證據,可是如今顧小王爺手握重兵,卻後退兩百裏,這不就是最好的證據嗎?試問,若是為了國家社稷,那麽即使拚盡自己的最後一滴血,顧小王爺也該在戰場上殺敵才是,而不是不動一兵一卒地退後!”
    鳳玉朔說的句句在理,這也是皇帝心裏麵最疑惑的地方,他之所以派顧慈前去,不但是為了牽製錦親王府的力量,更是覺得顧慈有這個能力可以平定邊境之亂。
    如今的情勢,實在是大大地超過了皇帝的預料,因此他的心裏麵有些焦躁,片刻之後,皇帝拍了下龍椅,“傳朕旨意,令顧慈速速拿回失去的兩百裏,另外,派人看著錦親王府的動靜,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向朕匯報!”
    雖然說皇帝明麵上並沒有處置錦親王府,可是他卻下了令讓人監視錦親王府的一舉一動,也就是說明,他是懷疑顧慈,懷疑錦親王府的。
    畢竟,若是顧氏一族拚死謀反,那麽也是要血洗皇室的,因此皇帝不得不防,若是顧慈能夠拿回那兩百裏倒還好說,若是不能,那麽就不要怪他用錦親王府的人來威脅顧慈了。
    他就不相信,顧慈會不顧及這幾百口人的性命!
    消息傳回邊境的時候,顧慈不由得心裏麵一涼,果真不出他的所料,皇帝知曉此事之後龍顏大怒,竟然派人監視他的家人,如此罪名,竟是說不清楚了,枉費自己在邊境替他賣命,可是皇帝居然懷疑他的忠誠!
    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顧慈早已經想到皇帝不會放任自己後退兩百裏,隻是倘若自己一日不行動,那麽遠在金陵的親人就一日得不到真正的安全。
    他的父王,他的母妃都在金陵,要顧慈如何能夠放心得下來?此刻,顧慈甚至有些慶幸沈凝香和顧合頤不在金陵了,否則,又會讓他多擔心一分,她們在寧盛天的手裏麵,起碼是沒有性命之憂的。
    寧盛天雖然混蛋,卻不會對沈凝香下手,感情是個奇妙的東西,明明得不到,卻又放不下,說的就是寧盛天這樣的人。
    寧盛天帶著沈凝香和顧合頤日夜兼程,不出幾日就趕到了南嶽的皇宮,將沈凝香和顧合頤安置在東宮的一個偏殿之中,寧盛天便起身離開,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那些想要自己儲位的人,寧盛天絕對不會放過!
    沈凝香到處打量著房間,可以看出寧盛天是一個很有品位的人,即使這裏不過是個偏殿,依然有些古色古香的風情,很得沈凝香的心思。
    倒是香兒和梨兒一起回來的,隻不過她們並不是回來伺候沈凝香和顧合頤的,而是迅速地跑到了東宮的正殿去,那裏有她們真正的主子。
    太子妃蕭若晴是南嶽丞相之女,嫁給寧盛天自是享了太子妃一位,她眼高於頂,自認為這天底下所有的女子都不如她。
    也難怪蕭若晴有這樣的自信,因為她不但出身高貴,詩詞歌賦樣樣精通,樣貌更是百裏挑一,尋常男人隻要看了她一眼,就會立刻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隻是蕭若晴有一個不為人知的隱跡,那就是她的右臉上有一塊小小的胎記,破壞了整張臉的美感。
    為此,蕭若晴每日總是拿厚厚的脂粉遮蓋住那塊胎記,生怕被旁人看到,最重要的是,不能被寧盛天看到。
    寧盛天本是清心寡欲之人,隻有在麵對沈凝香的時候才會把持不住自己,而麵對這位美若天仙的太子妃,寧盛天也不過是曲意迎合罷了,畢竟,蕭若晴是丞相之女,於自己登基是大有好處的。
    可是此次不知為何,竟然連蕭相都沒能鎮壓得住局麵,因此寧盛天難免心中不滿,他娶了蕭若晴,可不就是為了取得丞相的支持麽?因此,寧盛天對蕭家的忠誠產生了一定懷疑,當然,也僅限於懷疑罷了,畢竟如今他的處境岌岌可危,能夠幫助自己的還要數蕭家。
    “奴婢見過太子妃!”
    香兒和梨兒跪倒在地,這些日子隨軍打仗,她們的麵龐也清瘦了不少,如果不是此次寧盛天回宮,她們還不能跟著回來呢。
    “太子回來了?”
    蕭若晴此前並沒有得到寧盛天要回來的消息,不過看到香兒和梨兒,就代表寧盛天應是回來了。
    香兒點點頭,“回太子妃的話,太子的確回來了,隻是最近宮裏麵出了些事兒,因此太子先去拜見皇上了,想必過一會兒就能到太子妃這裏了。”
    蕭若晴喜笑顏開,她等了許久,終於等到寧盛天回來了,“快替我梳妝打扮,免得在太子的麵前失了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