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野外知識
字數:394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我開專車遇到的那些詭異事 !
話說在堂堂的綜合型大學裏麵,唯一能讓體院、藝院、人文學院對生物、地理這些小專業羨慕的眼睛放藍光的就是那豐富多彩的各種野外實習,但是在lz看來,你們羨慕嫉妒恨個pp啊,讓那些學藝術學文史哲的小資們鑽山溝裏十天半拉月看不見一個活人,晚上睡的木屋子能看看見天上星星,半夜起來在露天wc上廁所被各種小綠燈般的眼睛圍觀,一個月不洗臉洗澡的話,估摸在牛x的徐誌摩都淫不出“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詩性來的。
好了,閑話不提,竊聽lz說幾個野外實習的段子:
其一,蝗蟲的傳說。話說lz本科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全年級規模的野外植物實習,怎麽說呢,簡直是是幾位老師和研究生帶領100多條女狼和30多條公狼對當地自然生態和村民生活的一次嚴重摧殘,簡直就跟皇軍進村一般,就舉一個例子,lz和同學住在一個朝鮮族村裏麵,村子民風淳樸,特別是各家各戶用來當籬笆可是一叢叢掛著鮮紅果實的櫻桃(地產櫻桃,個頭不大但是非常甜),於是乎,100多隻“蝗蟲”傾巢出動,從村東頭平推到西頭,再從西頭平推回東頭,這麽說吧,村村所有籬笆上的櫻桃果一夜之間被掃蕩一空,就連綠色的果實都木有了。這還不算,後來房東大叔非常之鬱悶,女生宿舍也就算了,男生宿舍的褥子居然也出現一些紅色的汙跡,難到師範類院校的男生也每個月都有那麽幾天了?難道還都集中發生了?(lz就不說某些男生居然在床上櫻桃就酒小酌到天明)
其二,廉價的跑龍套的。話說lz某年進行野外實習的事後,住在某個影視城(除了旅遊季節和有劇組拍攝之外就跟鬼城一般寂靜)的某個叫做“五合樓”(某《林海雪原》影城)的賓館,恰巧某av6頻道某個叫《遠東**隊》的電視電影劇組在那裏拍攝,於是乎廉價的龍套就有了,多個男同學被臨時征召進了“大關東軍”,穿上髒的不能再髒的日本軍大衣,扣上解放軍70年代的鋼盔,端起用黑色絕緣膠帶纏著刺刀的美製m1步齤槍(沒辦法,槍和鋼盔是從武裝部借的,好在是遠景裏龍套用不著特寫,近景的武行可是標準關東軍裝備啊!),打蘇聯裝備的抗聯小分隊的埋伏,結果被反埋伏。lz也終於有了第二次上電影的機會(電影《五月之戀》裏麵有lz半拉後腦勺),而且還有兩句台詞:“嗨!”(跳下卡車聽軍官下命令),“啊!~~~~~~~~~”(踩地雷了)。
其三,蒙古大夫。話說北方的森林裏有一種吸血的蟲子,學名叫全溝硬蜱,俗稱草爬子,極易傳播森林腦炎(這種病可以在短時間致命,而且後遺症很嚴重)。某位lz的男同學無意中被這種蟲子叮了(這種蟲子咬完人不離開,直接把頭鑽進倒黴蛋的皮膚下麵玩寄生),等到了晚上才發現,於是乎,該同學同寢室的十餘位漢子使用手掌拍、拳頭打、煙頭燙、針挑(不知道用過多少回的解剖針),刀割(不知道用過多少回的生鏽的解剖刀),於是乎,各種慘叫、浪齤叫、淫齤叫、不似人聲的怪叫響徹鬼城的每個角落,總之,當老師趕到的時候,該男同學腰上米粒大的傷口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缺2兩肉的大坑,等第二天給同學從醫院回來之後,整個人都斯巴達了!
其四,何以解憂,唯有“福爾馬林”。話說lz大學期間最舒服的一回實習就是大連的海生動物實習,終於在大城市實習而且還能住招待所,就不說星海公園、老虎灘、黑石礁了,單說趕上大連一年一度的啤酒節,簡直是舒服死了,這麽說吧,在大連的半個月裏麵,大家醉眼朦朧的上山,醉眼朦朧的下海,醉眼朦朧的上街,連帶隊的老師都感慨,醉醺醺的居然沒出人身傷亡事故,簡直是奇跡!但是,最後到底出事兒了,結束實習的倒數第二天,大家照例進行了會餐,一頓胡吃海喝到了半夜,等宴席散會,那一對對的都出去曬月亮,lz這個光杆司令貓在招待所門口大燈照不到的黑暗角落孤獨的醒酒(lz有當時遷的潛質吧),突然間,lz發現好些同學從招待所裏跑進跑出,從超市買回大量的生雞蛋、牛奶,再後來好幾個猛男跟拽死豬一樣吧某個男同學抬出來送上汽車開走了,後來,lz才知道,該男同學喝多了就回房間休息了,後半夜起床找水喝,誤把泡螃蟹標本的福爾馬林給喝了,好在同屋的同學發現得早,把已經不能說話的他給送去了醫院,第二天lz在火車上觀察該男同學,除了嘴唇有潰瘍,就基本沒什麽問題了!
在這裏,lz還想強調幾點:
一是,野外實習有一定危險性,一定要聽從帶隊老師和向導的指揮(lz當年認識一位老向導,過去是獵戶,槍法嘛,lz是相當的鄙視,但是老人家用匕齤首麵對麵解決過一直大野豬)
二是,老師也有賣萌的時候,某植物老師曾經跟lz說:實習的時候之所以要走在前麵,主要目的是在同學發問之前,把他不認識的植物通通踩死。
三是,拍電影就那麽回事兒,屏幕上看的熱熱鬧鬧,實際上卻很無趣,一桶汽油+一個破輪胎在電影裏就能代表好幾十門大炮了。
四是,遇到緊急傷病一定要及時送到醫生等專業人士那裏處理,千萬不能自作主張,這可是血的教訓啊!
五是,泡標本的福爾馬林瓶子一定要放在衣櫃上麵,飲用的純淨水要放在床頭,兩者絕對不能放錯!
最後,給各位苦逼的生學同學們爆個秘方,在用解剖鏡(不是顯微鏡)解剖細小實驗素材的時候,可以用膠水取代純淨水,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鏡頭笑細小顆粒亂跑的問題了。(這可是秘訣,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好了,今天就暴到這裏,下次再見。
一不小心更新到第十期了,話說lz的節操還是很多的哈!言歸正傳,繼續8點啥捏?lz有意思的故事也快8幹淨了,這回爆點啥捏?lz尋思了很久,覺得總爆那些歡樂多的故事偶爾也要換一下風格,今天爆一點嚴肅的故事吧!
那就讓lz慢慢娓娓道來吧:
故事一,令人怨念的“紀念”。知道生物物種命名的筒子們都知道林奈的雙名法命名,也即是說每個物種學名的由兩個部分構成:屬名和種加詞(種小名),並於其後附上命名者(作者,author(s),但在動物學名引用時常省略作者)。但是令lz這樣的生物學學生怨念的是,很多我們華夏大地的動植物物種的名字裏麵卻是洋人的名字,這種問題在東北地區尤其突出,幾乎70%以上的物種後綴基本都是俄國人或者日本人的名字,雖然這在客觀上紀念了發現者的功績,但是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華夏近200年來的落後和所遭受的侵略壓榨。我就是願意管我們的古老植物叫銀杏,壓根不知道你們那些“金果”是神馬東西。
故事二,不安分的“朋友”。lz參加過多次野外的實習考察,不經意間,多次在深山老林間遇見過遠足的“國際友人”(有歐美的,但是還是以跟我們有過節的東邊海島上的鄰居還有現在火藥味挺濃的半島的南半拉的朋友居多)。這些國際友人待人接物非常熱情,通常會很殷勤和lz的老師進行“學術交流”,詳細地“盤問”相關學術資料,在那個野外遠足還不是很流行的年代,這些“友人”的裝備簡直被lz驚為天人,軍用級別的gps,電子地圖,可以用衛星無線上網的移動電腦,這些東西在土哈哈的內地學生麵前簡直就是星球大戰了。不過,lz的老師對這些“友人”的態度非常冷淡,還警告同學們不要跟他們接觸(lz就認識一個南高麗“友人”,一開始很熱情,後來知道lz一個小本科生木有研究課題就再也沒出現,答應送給lz的望遠鏡也沒了下文,怨念中……)。
故事三,謎一樣的“揭秘”。這個故事是lz的一個工作特殊的老前輩講給度是一個神奇的唯獨,蘊含著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等很多世界未解之謎。著這樣一個說法,在北緯30度,均勻的分布著“老外”(地區外麵的外)留下的各種金字塔,包括經典埃及的金字塔、日本石山金字塔,瑪雅金塔很多很多,據說中國也有,於是乎,在上世紀80年代中美蜜月期的時候,一個接受與cia有關的某個外國基金會資助的,拿著nasa的高清衛星圖片的草台班子調查小組(一個攝影師,一個紀錄片導演,一個所謂神秘學(也可以稱之為玄學)專家,一個暢銷書作家還有一個不知道幹什麽的人)向有關部門申請到中國西北地區的某些地域(包括很多敏感地域)找中國的金字塔。在官方申請碰壁之後,這個小組到底找到了國內某些神秘事件的“粉絲”配合進行民間調查,按照衛星圖片發現的第一座金字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臨潼,保存的非常完整,非常宏偉壯觀,當地人還給起了一個非常v587的名字——“秦始皇陵”。當調查小組打算一鼓作氣向更西部進軍(就是60年代咱們種大蘑菇的大致區域)探尋更大的秘密的時候,有關部門及時的阻止了他們,那幾個國內的“粉絲”也有幸被請“喝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