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動物問題

字數:368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我開專車遇到的那些詭異事 !
    首先,請允許lz對很久沒有更新向廣大看熱鬧不怕事兒大的看官道個歉,近段時間以來,由於有了兒子,整天忙於洗尿布、衝奶粉,所以無法及時更新帖子。而且,由於lz還和過去故事中的某些當事人因為名譽權問題扯了很長時間的皮,所以顯得lz略微木有節操,但是捏!lz今晚終於良心發現,節操滾滾而來。恰好最近各種媒體在廣泛關注網絡謠言問題,lz對此也小有感觸,從哪說起捏?還是從兩個古書上的故事起個頭吧:
    故事一:相傳唐玄宗早年從他祖母(武則天)那裏得到了一個玉龍子(一種類似與鎮紙的龍形玉器),又相傳開元年間某年全國遭遇異常的旱災,於是乎我們可愛的皇帝將這個玉龍子作為祭品投入大明宮的興慶池中(請記住這個水池子,跟故事二有關),換的了蒼天的垂青,普降甘霖。話說安史之亂,玄宗入蜀,在蜀地龍舟駐泊於江邊,玄宗的隨從太監無意間在岸邊的泥沙中拾到了這個玉龍子,於是乎君臣把玉龍子失而複得當做祥瑞,一起跪謝天恩,最終天下太平雲雲。(該故事出自古書《太平廣記》)。
    故事二:相傳唐玄宗大明宮興慶池(又是這個水池子!)中有一條五彩小龍,陪王伴架多年,突然一夜之間消失的杳無音訊。不久後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二次中槍)爆發,玄宗入蜀(你還能有點創意不?),在蜀地龍舟駐泊於江邊(果然是真的木有創意了!),這條五彩小龍突然出現在龍舟邊上的江水中,環繞龍舟數周,玄宗舉杯以美酒祭之,小龍掉尾震鬣遊向大江,於是乎天下太平雲雲。(該故事還是出自古書《太平廣記》)。
    讀了上麵兩個小故事,也許有水平高的看官就已經明白lz想說的意思了,很多的謠言在一開始僅僅是一個並不是很傳奇、魔幻、玄幻、科幻的,也許隻不過是一個情理之中、但是意料之外的普通故事,通過口耳相傳,被傳遞者在傳播過程中進行了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文學加工,就變成了十分傳奇、魔幻、玄幻、科幻的“謠言”,舉個例子:大家也許還記得《馬季下蛋》那個老相聲段子,一句上海方言,到最後被傳成了馬季下了一個恐龍蛋。也許這個例子舉的有點極端和不嚴肅,但是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是否也犯過這樣的錯誤呢?現在是網絡社會,信息的數量和傳播速度呈爆炸性發展,單說方興未艾的“微博”,也早已成為了很多人深惡痛絕謠言窩,前段時間,lz就遭遇了一個人哭笑不得事情:話說今年夏季黑龍江地區極端氣候多發,發生了一起天降鴕鳥蛋的稀奇事,這件事被lz科普過,實際上就是農墾養殖場的鴕鳥蛋被龍卷風卷到了農民家的院子裏,可是前些天lz在酒桌上還是聽到了這個故事的終極版本:一個喝大了的外縣大哥,神秘兮兮的告訴lz,他們那裏有神龍天降,某個疾風驟雨的暗夜,很多老百姓目擊了天上有龍飛過,在鎮子上空盤旋很久之後,“噗”,它下了個蛋,蛋掉到某家的院子裏,過幾天孵出了一隻小龍,又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雨夜,被她媽飛來帶走了。lz和lz的小夥伴當時就震驚了,結果最後一追問這個謠言的來源,居然是當地農墾電視台播報的一則新聞,也就是那個和龍卷風有過親密接觸的鴕鳥蛋!(鴕鳥蛋躺槍躺成了篩子)。也許有朋友要問了,網上那麽多新聞,我們怎麽確認真假呢?通過lz多年的臨床經驗,那些題目越驚人、內容越繪聲繪色的奇聞異事,它的真實性越要打折扣,至於那種找不到出處的、上不了門戶網站的、隻在論壇轉載流傳的東西,跟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以lz的經驗,一般某個驚世駭俗的消息爆出來,一般先放一放,等過幾天,我們再在收集一下相關信息,到那時候基本的真相也就爆的差不離了。至於那種傳了很多年的傳言,比如成都僵屍時間、雙魚玉佩啥的了,lz隻能表示,網絡文學藝術作品不在我們探討之列。嗬嗬!
    鑒於今天lz這麽有節操的更新,lz還想澄清一些東西:
    其一、有關對待動物態度問題,有些朋友對lz老師拿小燒、枸杞和山參“保存”眼鏡蛇“標本”的問題頗有微詞,認為這種行為很不人道,而且涉嫌違反相關法規。這裏lz要解釋一下下,執法部門罰沒的野生動物是允許作為研究教學部門的研究標本的,製作標本並沒有硬性要求是要用福爾馬林,還是要用泡酒。說的最嚴重一點,也頂多算是lz老師小小的喪失一下節操,還沒有lz斷更的問題嚴重捏!
    其二、很多朋友感慨於lz生活的豐富多彩,很羨慕lz的的見多識廣。其實不然,隻要各位朋友和lz一樣喜歡尋找生學工作中的樂趣,大家都會發現其實自己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獨一無二、充滿風景的。生活不缺少美麗,隻不過缺少發現美麗的眼睛。
    其三、至於lz那些內部消息的來源。請各位朋友放心,lz所提到的那些“內部”消息都是可以說的,有些也是經過lz技術處理過的,不存在泄密的問題,不過lz在這裏還是想說,有時候我們普通人真的不了解相關部門和機構做的工作,有時候事情的真相比我們傳說的那些“謠言”還要精彩、還要神奇!至於怎麽個精彩法、神奇法,請各位自行腦補,lz什麽也不知道!嗬嗬。
    其三,讀書是一個很好的習慣,有朋友評價lz很有文采,在這裏,lz要說,並不是lz本人多麽有才學,lz的寫作能力和相關知識也是通過ing是多讀書,多看報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建議朋友們從閱讀名家散文開始,逐步培養隻記得閱讀習慣。共勉之。
    最後,lz通過邏輯思維,把這回提到的故事的本來麵貌進行一下科學的還原:
    話說當年唐玄宗有一個貼身小太監,趁著皇帝祭天求雨的機會,偷偷把投進興慶池的一個玉龍子藏了起來,由於找不到銷贓的地方,就一直佩戴在身邊,正好趕上安史之亂,叛軍打進長安,宮裏上至皇帝下到燒火的丫頭,集體細軟跑。這個小太監跟皇帝跑到四川,某一天這個小玉龍子被別人發現,為了脫罪,小太監編了一個失而複得的謊話來搪塞,慌亂之中的皇帝正好需要一個神奇的故事來振奮逃難中的眾人的士氣,於是將錯就錯,這個故事就流傳開來,於是乎,越傳越神,一個鴕鳥蛋變龍蛋的故事就誕生了(實際上lz也很沒創意的)!吼吼吼!
    話說距離lz最後一次更新差不多已經有一年了吧?期間有無數的朋友威逼利誘lz填這個萬年大坑,但lz不為所動,依然堅持過著洗尿布、衝奶粉的幸福生活,恰逢今天lz單位值班,可以暫時脫離“奶爸”生活,於是乎,lz之節操如浩浩江水,一發而不可收拾。說了這麽些廢話,lz要表達的意思就是:lz回來鳥,節操又一次充值成功,繼續潑冷水。今天八點啥子捏?就從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熱點問題開始吧:
    事件一:話說前天(10月22日),英國肯特郡惠特斯特布爾(whitstable)港口附近水域日出現了“巨型螃蟹”的身影,據說差點米西掉倆釣螃蟹熊孩子。昨天,網上又爆出更牛逼的照片,不隻是衛星照還是遙感照,一隻長達15米的大螃蟹(lz寫到這有點餓了,因為今年螃蟹價格便宜,lz老媽已經給lz弄了好幾天的清蒸螃蟹了,吃得嘴都麻了)赫然出現在港口附近。
    事件二:這事兒本來應該不算是啥新聞,話說網上一個跟樓主學一個專業的打假鬥士和一個小品演的挺好但睡眠不咋好的主持人為了一個叫做“轉基因”的學術問題鬧得很“囂”(魯迅先生語),本來lz認為這本來就是一個很小眾的話題,這些大v們鬧一鬧,博一些眼球也就會過去,可是經過近一年的發酵,這個話題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在網絡間掀起陣陣腥風血雨,大有從人民內部矛盾上升到敵我矛盾的趨勢。
    事件三,說實話,lz寫這第三個事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湊篇幅,但是這件事兒影響很壞,昨天晚上lz百無聊賴翻微信(絕對不是搖妹子),lz的一個長輩(某技術高超的醫生)轉發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新聞:話說杭州已經發現埃博拉病毒患者,據說埃博拉病毒已經變種,能把人變成類似活死人一樣的喪屍,這種活死人攻擊性非常強,病毒感染的速度很快(寫到這,lz決定去下個老版《生化危機》去玩玩了)。
    最近有很多朋友跟lz提到這三個目前網絡間傳得很火的大新聞,問lz怎麽看?怎麽辦?lz統一回答是:用眼睛看,涼拌(又想死是不是?)哦!不對,是辯證看,務實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