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最大動物
字數:353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我開專車遇到的那些詭異事 !
第二、我們再來聊一聊現今的捕鯨業,由於輿論的壓力和環境保護的要求,目前全球隻剩下挪威和日本這兩個臭不要臉的國家還在進行(或者變相進行)商業捕鯨,而且現代捕鯨技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有的專業捕鯨船的噸位甚至達到了萬噸級別,各種攻擊防禦設施甚至超過了某些國家的海軍,大型金屬捕鯨船利用船頭部署的大口徑捕鯨炮發射帶有爆炸彈頭的捕鯨槍對鯨魚進行一擊必殺式的獵殺,船上獵殺、處理、貯存流水線對獵獲的鯨魚直接進行精細加工,而且當今捕鯨業的目標再以此反哺歸真,從獲取工業粗產品回歸到了獲取高檔肉類食材。
最後,lz還想聊聊捕鯨的商業價值問題,除了最古老的對動物性蛋白質食物的需求之外,曆史上,鯨油曾經是重要的照明和工業用油脂,鯨魚身上所能提供的原材料幾乎滿足了從原始社會到工業革命前期手工業對原材料的需求,首先,油脂的鯨油是各種以油脂為原材料的工業產業的優質原料,可用於製革工業,也用於回火浴(煉鋼用)和用作潤滑劑(早期航空航天潤滑油用的也是鯨油)等。氫化後可作食用和製造肥皂、蠟燭、化妝品等的原料。鯨骨更是各種手工業的寵兒,與象牙並稱各種手工製成品的寵兒,相傳古代瑞典某位國王的王座就是用整頭的獨角鯨骨拚接雕刻而成,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文藝複興之後風靡歐洲的女士塑身衣也是用鯨魚脆骨製成的。值得一提的是,抹香鯨胃內分泌的龍涎香更是比麝香還要貴重的香料和藥材原料。
lz之所以科普這麽多有的沒的關於捕鯨的知識,就是想給吐槽《78年我的捉妖經曆》(以下簡稱《經曆》)中《魔鯨》那段各種讓lz這種“經典學院派”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嬸不可忍的各種bug做鋪墊:
吐槽一:關於《經曆》一書中捕鯨技術的bug。作為大陸國家,中國的捕鯨量曆來很少,從古至今中國的捕鯨技術一直局限在近岸獵殺的範圍內,曆史上很少有遠洋捕鯨的記載,清代《廣東新語》中曾記述“以長繩係槍飛刺之”的捕鯨方法,也隻是對近岸鯨類的獵捕。中國現代捕鯨發端於1949年建國以後,建立在從蘇聯等當時的友好國家進口的大型鐵殼捕鯨炮捕鯨船的基礎之上,可以說,捕鯨船是對當時可憐、無奈的人民海軍海防的更加可憐、無奈的補充(某些情況下捕鯨船還要充當與某些敵對勢力艦艇和海上執法船隻對峙的主力)。直到1963年,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元龍號”捕鯨船才開始試生產,而且1981年中國(包括大陸和台灣)就已經完全停止了捕鯨活動。而《經曆》一書中我國直到80年代中期還在進行捕鯨活動,而且所用的技術居然還是19世紀那種大型木船搭載小艇依靠人力進行近距離標槍刺殺的技術,這不禁讓lz有一種時空穿越感,就好比現在的美軍在伊拉克與isis武裝人員用前膛裝填滑膛槍玩排隊槍斃式的的方式打仗玩一般荒誕離奇。
吐槽二:關於《經曆》一書中對獵殺鯨魚種類的bug。該書中敘述的是某漁業公司的捕鯨船在遠洋獵殺須鯨的過程中意外招惹了一條變異虎鯨的故事,且不說由於受當時國際政治、外交、軍事形勢影響,我國幾乎從沒開展過真正意義上的遠洋捕鯨活動,咱就說那條魔鯨(變異虎鯨),據說這條魔鯨是事發那片海域的一霸,但是據lz了解,我國周邊海域極少有虎鯨活動,反倒是相對纖細的偽虎鯨倒是有不少目擊記錄,更何況,雖然目前我們對虎鯨是否有洄遊現象還沒有確切定論,但是虎鯨的活動範圍極其廣大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那種在我國傳統漁業海域用守株待兔的方式獵殺一條變異虎鯨的故事不異於在廁所裏麵釣鯊魚。
吐槽三:關於《經曆》一書中對魔鯨攻擊力描述的bug。話說該書中的那條魔鯨先後擊沉了4條捕鯨大船,最後船員不得不采取同歸於盡的方式消滅了那頭變異虎鯨。但是,據lz所知,自從采取現代捕鯨技術以來,人類對鯨魚已經建立起絕對的優勢,除非極個別、極極端的情況下,鯨魚對獵殺他的捕鯨人意境你跟沒有反抗的能力,咱就不說那條隻能稱為大號海豚的虎鯨,就算是鯨魚中的巨無霸——抹香鯨,在麵對裝備精良的大型捕鯨船的時候也隻有逃跑的份了,甚至能不能成功逃脫都已經成問題了,就算不考慮帶有裝甲帶的重型裝甲戰艦,就算是所謂軟皮船的現代船隻在鯨魚的眼中也是身包重甲的金甲武士(時速100多公裏的旗魚、劍魚這些妖孽般的存在我們可以不考慮),你讓那些肉滾滾的鯨魚攻擊鐵包肉的大船,簡直揍是以卵擊石,甚至是軟殼蛋擊花崗岩!總之,lz並不想苛責某些網絡文學讀物,但是廣大讀者在閱讀之前,應該確立一個基本的理念:文學讀物並不等同於是科學讀物,文學作品有時候並沒有科普的功能,所以我們這些讀者切莫唯書本論,犯了本本主義的錯誤,拿那些文學描述當科學有時候會貽笑大方滴!
ps:lz在這裏還要提一下我們那個一直堅持捕鯨的不受人待見的東亞鄰國,甭管他們說的神馬科學研究、保護傳統飲食習慣、保證相關產業就業啥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們隻要記得作為一個一直以來的戰敗國和被閹割過的非正常國家國家,其最高統治者到普通國民都有個一種變態般對維護自身自尊的虛妄的代償心理(或者可以說這種心態完全出自於一種極端危險狹隘的民族性)。據說,古代的太監對諸如竹筍之類那種堅挺直立的東西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癡迷,也許我們可以從這些太監的不正常心理推斷出我們的鄰邦國民到底是咋想的!
因為工作實際的的原因,每年這個時候和年終歲尾都是lz加班加點幹活的時期,今年也不例外,年前人代會的報告剛告一段落,各種衛生計生、城建城管、社會事業、經濟招商、教科文衛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會議講話稿子應接不暇,本沒有啥閑暇來更這個萬年大坑,不過lz有感於各位看官朋友的不離不棄,恰好趁今天單位值班的機會,小小的更一下下,以饗各位讀者。更點啥呢,咱就從新年剛過就在網絡上掀起一陣腥風血雨的某位央視女主持人自費拍環保紀錄片說起吧。
首先,咱們說說這部紀錄片,話說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由於時間有限和網絡資源的原因,lz也是最近才有短暫的時間浮光掠影的看了這個紀錄片,再加上網絡上正反兩麵的相關評論,也算是對這部有關霧霾的紀錄片有了一定的認識。紀錄片的具體內容請允許lz不再贅述,總之就是將目前廣大人民群眾關注度很高的重度霧霾問題的現狀、症結所和問題成因(或者說是攝製者們認為的成因)以及解決方案(這點lz一會要好好說道說道)用擺事實、講道理等各種方式展現給了大家。
其次,lz想講一個當年lz複習考研的時候做過的一段英文閱讀理解裏麵講過的一個小故事,話說有一天,某一位國外科普專欄作家在街上閑逛的時候,在繁華的商業區遇見一位打著宣傳標語的白發蒼蒼、麵目慈祥的老奶奶,該老奶奶在想路過的行人大聲宣傳著保護動物福利、廢除科研動物體試驗的內容,該作家出於對老年人的尊敬與老奶奶進行了一番攀談,當被問到如果徹底廢除科研動物體試驗,一些醫藥、遺傳和生態研究要怎麽進行下去的問題時,老奶奶告訴作家:相信科學家們會用計算機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作為生物專業畢業的lz表示:我去!~~~~~~~~~~~~~~~~)
最後,lz還想給大家講一個今年陪媳婦兒回她姥姥(也就是俺兒子的太姥姥)家,在酒桌上聽長輩講過的一個故事,話說這位長輩當年參加過坦讚鐵路建設,當時,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有感於非洲大陸的貧瘠落後以及人民生活的艱難困苦,紛紛向非洲國家提供了各種高富帥援建項目,比如大型運動場館、多功能的高等教育教學機構、設備完備的各種大型娛樂旅遊設施,當咱們土鱉哈哈的中國人打算為歡樂多的黑蜀黍援建同樣土鱉哈哈的鐵路線路開工建設的時候,這些高大上的西方慈善家的眼裏充滿了鄙夷和不屑,甚至還出現了破壞當地自然風光、影響當地人民原生態生活等等奇談怪論。
熟悉lz說話路數的朋友們看完lz上麵講的內容也許就會猜到lz對這部紀錄片以及由這部紀錄片引申出來的一些人和事兒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現在lz就把這些看法好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