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命定

字數:6530   加入書籤

A+A-




    議事大殿,眾官靜坐在席案上,隱有私語聲。目光皆是凝聚在殿階上。

    那空蕩蕩的王位。

    “桓侯到!”有禁衛報聲傳來,不多時,武桓麵露平靜地邁入這大殿中。看著殿內的一片死寂,噙著笑容信步走了起來。

    他的目光所及之處,皆是一些大武重臣。

    “哼!”他冷笑一聲,便不再理會那些沉默之人。

    越過盤坐的眾臣,他緩緩停在了那殿階之下,仰望著其上的寶座。

    “諸位。”武桓負手而立,緩緩開口道。

    “本侯知在座之人仍有心中不服者,不過也罷,既然眾官今皆匯於此,本王有一席話,還請眾卿靜聽。

    “可不知,桓侯有何話當講?”那幾位老臣猶豫片刻,率先而言。

    “嗬嗬……”武桓輕笑道,“諸位莫慮,隻是單單幾句戒訓罷了。

    “其一。”他瞳光收凝,“本王眼裏向來容不下半點沙子,有些人往後可要好好收斂下以往的放肆。”

    “其二!”武桓環視著盤坐的眾臣,聲調低沉道。“本王既身為王族之人,大武之安穩乃是首要,不可撼動,但凡若有敢犯上作亂者……”

    “鏗!”那柄通體血紅的斷龍劍猛地被拔出,一股無形的氣浪震蕩,衝擊在大殿之中。

    武桓雙手持劍,驟然向青石地麵刺去。

    斷龍劍徑直刺入地麵,激起一片龜裂,穩穩地屹立其上。

    “且與此劍相論。”他緩緩說道。

    “不過眾卿也大可觀之,本王自不會辱沒了大武先輩之基業。”

    “哈哈哈哈!”武桓突然放聲大笑幾聲,袖袍輕揮,撇下噤若寒蟬的眾臣後大步離去。

    ……

    即日,新王登基,稱為龍武元年。

    朝內鮮有反對之聲,大多為武桓的手段所震懾,憑著多年的暗中積累和過硬的手段,武桓也迅速掌控了大多朝臣,同時,亦是毫不留情地大肆清剿前朝黨羽。

    他同是知曉新登臨王位,朝野中仍有不忿之聲,地位不甚穩固,為能徹底平息,獲取百姓和大世族的支持在此刻也變得十分重要。

    而這一切,自然是恩威並施。

    威足夠,恩亦是不可少。在他的信條中,隻有利益才是為人所看中的。

    盡管衛侯之死引得有詬病之聲,他更不會為所動。

    在他看來,這隻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隻待龍運相護,大武重新製霸天下,還有誰人敢言半分不是?愚忠之人,終歸是塚中枯骨。

    因而他不予理會,他武桓誌不在此,沒有興趣去如此。

    但所謂先下手為強,不等一些密謀叛亂的將領集結手下,軍中安插的人手就早有密報,行動未有醞釀就行夭折,所有叛亂者不及反抗,都在他一封詔書下以謀逆之罪擒拿監禁。其所屬的軍兵都是在武桓的安排下重新編織整合,多數充實禁軍。

    同時設立官員下達監督。地方限糧限兵,而若錢糧有餘則盡入國庫。而王室則這般大權在握。

    自此,所有叛亂皆是一蹶不振。

    前朝黨羽盡數抄家下獄,一時間迅速敗落,衛氏全族百餘老小被囚於府中,有大批禁軍日夜在外看守,隻待武桓處理幹淨所有事務,再作處置。

    ……

    武洵靜靜地站在宮門前,看著那綠楊陰陰,微風起漣,寢殿外的假山嶙峋中,有著泉眼噴吐,淥泉潺潺,清冽怡人。

    他有些癡迷地望著那自樹葉縫隙中透過的點點光暈,更有烈日焦灼,折射在銅鏡上,猶如明星熒熒。空氣中泛著潮濕的清香,那是椒蘭焚燒。

    昨日大雨,潦水積存,那堆積的落葉尚還殘留著雨水的痕跡。

    明鏡清潭,波光粼粼,似有鳥鳴聲聲,帶來些許暖意。

    但他知曉,在這仿佛安寧的宮殿之外,則是腥風血雨。

    他的身體仍是虛弱,隻感到渾身綿軟無力,甚至站起來都有些許吃勁,這些天隻能勉強行走,近日才能在兵士的到攙扶下在花園內散散步。

    他隱隱感受到,這與他左手上刻印黑色印記脫不了幹係。每日入夢,那憤怒而狂暴的長嘯聲便時時蕩漾,時常夢中驚醒,不得安眠。

    “殿下。”

    小心翼翼的聲音響起,那是軍士在提醒他。

    “您該回去了。”

    “哦?”武洵似是忽然驚醒了一般,他打了一個激靈,四周的園林已然褪去,麵前是高大的宮牆,以及在大門口守衛森嚴的軍隊。

    他的世界就到這裏結束了,就在這高牆之內。

    環顧四周,他對著一旁顯然有些擔憂的軍士,似是夢囈般喃喃道:“我……還是這……所謂的殿下嗎……”

    軍士愣了愣,馬上變得肅穆起來,他畢恭畢敬地答道:“是!殿下,王上吩咐你在這裏一切如舊。”

    “王上。”武洵呢喃道,“他果然是王上了。那我還算什麽殿下呢?”

    “而我又……何以枉活……”他失魂般言道。

    “這……”軍士欲言又止,有些苦澀地搖了搖頭。似也不知答複。

    武洵直勾勾地看著軍士“你覺得發生了什麽事呢?”

    軍士撓了撓頭,略帶歉意地回答道“殿下,您乃是千金之軀,我們這些普通兵士怎麽曉得。”

    “……”武洵懵然地點頭。

    他在軍士的看護下走動,蹣跚著回去了。

    “我問……你…….可還知曉些外界之事!?”武洵忽然輕聲道。“快說!”

    “近時倒有件事傳得人盡皆知。”軍士思索片刻,隨後挺起了胸脯。

    “前些日子,”軍士回憶道,“忽然鬧騰地說誰謀反,結果是好像幾個姓衛的大人下了獄,然後官府就抄了衛家,男丁皆是入了死牢,近日又傳出跑了個公子,鬧得滿城都在懸賞通緝,殿下您……”

    武洵並未作聲,他隻是隱約聽到身邊軍士驚惶的呼喚聲,又看到那滄白的天空在把四周的朱紅宮牆和青灰瓦片擠了下去,最後占據了全部視野。

    他並未意識到自己在倒下。隻覺那黑暗籠罩住他的雙眼。帶著些斑斕的光暈。

    ……

    “如何?”武桓負手而立,麵露淡漠地看著麵前一位冷汗橫流的禦醫。麵前的床榻上,武洵雙目緊閉,麵色蒼白毫無血色。

    “啟稟王上……殿下隻是……”探見武桓危險的麵目,他麵露懼色,伏地叩首。

    在這殺伐成性的君王麵前,稍有不慎便是腦袋落地,他怎敢有所怠慢。

    “依……依臣之見,此事……此事應為龍運封身。”禦醫顫聲道,惶恐的麵容下,是他動蕩的心緒。

    “殿下已是虛弱之軀,又受了些衝擊,因之而致,隻需悉心調養半月即可。”戰栗的聲音斷斷續續。

    “哦?”武桓微眯雙眼,語調陡轉森寒,“本王隻想探明,此事可會影響龍運昌盛?”

    “這……”禦醫深深伏地,“恕臣才識淺薄,實乃不敢妄言。”

    “嗬嗬。”武桓笑道,似乎並未動怒,“既然不知,那本王留你何用?”

    禦醫驚恐的抬起頭,顫聲道:“王…..王上,此事…….容臣再多思略一番……定……定有定論。”

    “拉下去!”武桓淡聲道。

    “你呢?”武桓斜目向另一位深深伏地的禦醫,隨著絕望的求饒和哭喊之聲愈來愈遠,麵前禦醫的臉色已是煞白如金紙。

    “王……王上可是借斷龍之力,將……龍運……封……封結?”他壯著膽子問道。

    “不錯,”武桓淡然答道,倒也是爽快,因為他從未想過這兩人能活下來。

    當然還有所有於此事的有關之人!

    “那倒……也是無妨,此等神物是有著……鎮龍之效,但也傷不到……龍運之根,隻是時日……若長,殿下貴體怕會……因此封印而傷了根本……”他答道。

    武桓仍然是麵無表情,略有詭秘地說道:“可否影響到……”

    “呃。”那名禦醫猶疑地說道,但想到先前的那位,還是狠狠咬了咬牙。

    “王上既致意我等……處置,現在自是萬萬不可,不然強行為之隻會有損……”

    “若待殿下……殿下弱冠,龍運……龍運初具根基,再加之……加之處置,應是影響不大。”

    “但……若六年後強行為此,怕是……怕是……”

    “快說!”武桓煩躁道。

    “怕是……令殿下體魄盡毀……性命堪憂啊。”他的聲音變得無比沉重。

    武桓隻是緩緩踱著步沉吟片刻,然後緩言道。

    “吾心已明。”

    “爾等可要細心照料殿下,若要有什麽閃失……他的語氣變得陰森起來,“你該明白,此事,可是關乎我大武國運!”

    “那等後果,我想你可不欲承擔。”

    “是……是……”禦醫篩糠般顫抖著。

    “趕緊滾吧。”武桓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這名禦醫如獲大赦,幾乎是連滾帶爬的離開了此處。

    砰!

    武桓關上了大門,再次坐到那昏迷的男孩身旁,看著他蒼白但是帶有英氣的小小臉頰。

    躊躇間,一隻手撫向了自己的胡須。微微揉搓著,此刻,他麵色不再冷厲,反而湧起了一種分外複雜的神色。

    “睡吧……睡吧,”他彈指撣去錦袍上附著的灰塵,一掃煩躁,用低不可聞的聲音念叨了幾句。

    “本王,便等著那一天。”

    ……

    不知何時,武桓的身影已是離去多時,臥在床榻上的少年眼睫輕輕眨動,隨後徐徐睜開。

    幽然之色,自他仿佛變得深邃些的眸中浮現。而本應該充盈心魂的茫惑竟是淡去了許多。

    “命……嗎?”他輕聲低喃,點漆般的的眸子中,似乎攏下了兩行水痕。

    就在那一刻,他剛剛跨過自己的童年。(www.101noveL.com)